361度把运动员当一次性流量耗材,用完即弃?
发布时间:2025-09-04 05:03 浏览量:1
当“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被361度火速解约后,舆论潮水瞬间转向品牌本身:有人质问“当初蹭流量时怎么不先做背调”,有人嘲讽“361度转身比跑鞋还快”。品牌方一句“发展路径调整”的公关辞令,暴露了当下体育营销的通病——把运动员当一次性流量耗材,用完即弃。
361度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反面案例:签约前只看成绩标签,不顾职业身份可能触发的伦理争议;舆情爆发后,没有承担沟通与疏导责任,而是第一时间切割自保。这种“网红式营销”逻辑,本质上是把运动员降格为可替换的KOL,把品牌价值观押注在转瞬即逝的热搜上。当张水华哽咽说出“不额外请假”时,品牌本应意识到,这句话背后是整个基层医疗体系的疲惫,是无数打工人对“调休”二字的敏感。然而361度既没预案,也无共情,只剩下流量反噬时的仓皇撤退。
更令人警惕的是,这种“短平快”玩法正在侵蚀体育精神的根基。真正的体育代言,应当挖掘运动员长期坚持的故事,与品牌内核形成共生关系。而网红式营销追求的不是价值观,而是15秒短视频里的尖叫数据。当361度们把“护士冠军”简化为一句口号,实则是把复杂的社会议题粗暴消费,最终反噬品牌公信力。
运动员不是移动广告牌,马拉松也不该沦为流量秀场。如果品牌继续沉迷于“签约—翻车—解约”的循环,那么体育营销将永远停留在低水平的“蹭热点”阶段。361度此次解约,不该是句号,而应成为行业反思的起点:网红式营销可以休矣,体育需要慢一点、深一点、真一点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