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耐克杀手,现在为何不火了?(锐步)
发布时间:2025-09-09 20:11 浏览量:1
关店,打折,查无此鞋,提起全球运动品牌巨头,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谁呢?耐克还是阿迪达斯?
今天的主角,曾经一度超过这两位,坐上过全球运动品牌第一的宝座,它就是锐步。对00后来说,锐步这个品牌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不少8090后的NBA球迷来说,锐步一定曾经是他们梦想中的篮球鞋之一。
巅峰时期,在1987年,锐步便实现了全年营收14亿美元,超越耐克,一双Pump充气鞋更是全美爆品。
但是在2005年,被阿迪收购后,锐步就开始一蹶不振,营收一路下滑。2021年以25亿美元被阿迪卖身给了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BG。最近,又有消息传出,安踏即将完成对锐步的收购,但双方都是一副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的否认态度。不管最终结局如何,如今的锐步混得很惨却是真的。
本期内容我们就来聊聊锐步,它当初是怎么成为全球运动品牌第一的?后来又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如果被安踏收购,锐步还能借此机会重生吗?
01
锐步的诞生,比阿迪达斯早25年,比耐克更是早了69年。1895年,在英国博尔顿镇上,有一位叫约瑟夫·威廉·福斯特的鞋匠。他很爱跑步,但是一直苦恼于买不到合适的跑鞋,于是他决定亲自制作一双跑鞋。世界上第一双带钉跑鞋,著名的“福斯特跑鞋”就此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斯特跑鞋”几乎是跑步运动员的标配,著名的英国短跑名将哈罗德·亚伯拉罕斯就是穿着“福斯特跑鞋”在19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上赢得了100m金牌。在跑鞋上取得成功后,福斯特家族又将运动鞋品类延伸到了足球鞋和橄榄球球鞋,曼联、利物浦等足球俱乐部都曾是福斯特球鞋的忠实用户。
到了1958年,“福斯特跑鞋”的第三代继承人乔·福斯特和杰夫·福斯特决定离开家族企业,出来单干,成立了新的跑鞋公司,也就是锐步。
但问题随之而来,“福斯特跑鞋”虽然在英国卖得好,在全世界知名度却很低。兄弟俩尝试将鞋子售往美国,结果并没有人买账。加上当时锐步的产品并不多,且大多是纯手工制作,每年的产能也仅有几百双,锐步在美国市场并没有激起什么火花。
转折点发生在1979年。在芝加哥国际运动鞋贸易展上,美国商人保罗·费尔曼注意到了锐步,并且拿下了锐步在美国的分销权。但在当时的美国运动市场,有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大巨头,锐步想要杀出重围,并不容易。
怎么办呢?它想到了三招。
第一招是瞄准女性市场。20世纪80年代初,北美出现了一股新潮流,健美操。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女性对在家里跟着健身节目一起跳操充满热情。可整个市场上都找不到一双针对女性设计的健美鞋。深知机不可失的锐步秉持着“人无我有”的原则,推出了第一双女性运动鞋——Reebok Freestyle。
这双鞋在上市之后有多受欢迎呢?仅发布的第一个月,它就卖出了30000双。同年,锐步的销售额从1981年的150万美元上涨到1.5亿美元,整整翻了100倍。
锐步的黄金时代也由此开始,1987年锐步以14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过Nike成为全球第一运动品牌;1991年,锐步的年销售额上涨到27亿美元。
第二招是创新。在健美鞋领域大获成功后,锐步没有做过多流连,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篮球鞋。彼时篮球鞋市场最火的黑科技是耐克的Air Max,主打把空气踩在脚底。锐步呢也研究出了自己的黑科技,pump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鞋面和鞋舌里装上气囊,通过充气和放气来控制鞋子的包裹性。
1991年,NBA的全明星扣篮大赛中,球星迪·布朗穿着Pump球鞋,以遮眼扣篮的动作击败巅峰时期的乔丹一举成名,锐步的Pump球鞋也跟着卖脱销了。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创下了月销售400万双、营收5亿美元的行业纪录。之后,锐步又推出了Hexalite蜂巢缓震技术,与Nike Air并称两大缓震黑科技。
技术上有了依靠,接下来就是传播。首先要借助明星效应。多米尼克·威尔金斯,丹尼斯·罗德曼,网球大满贯得主张德培,以及“大鲨鱼”奥尼尔等,都曾是锐步的代言人。还有艾弗森,姚明。1996年,锐步签下艾弗森,推出个人签名篮球鞋“question”,然后又推出“answer”系列,吸引了不少球迷买单。2003年,锐步又签约姚明,借助姚明在NBA的影响力和在中国的超高人气,锐步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度翻倍。
同样是千禧年前后,锐步先后与美国橄榄球职业联赛(NFL),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BA),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HL)达成合作。在三大联盟及球星代言的“保驾护航”下,锐步一时风头无两,长期占据着美国运动市场份额第三的位置,与耐克和阿迪达斯三足鼎立。
但如今,这些辉煌早已成了过去式。
2003年,小皇帝詹姆斯进入NBA,锐步果断出击,据说直接给了詹姆斯一张千万的支票。但詹姆斯最终还是签给了心仪已久的耐克,锐步的衰落也由此埋下伏笔。
随着詹姆斯的成长、统治NBA多年,为耐克带了无数的销量与知名度。错过了詹姆斯的锐步不只错过了几个亿,其品牌势能也被耐克逐渐抢走。不过,当时的锐步虽然业绩有所下滑,但还是保留着市场第三的位置。
直到被阿迪达斯并购,成为锐步衰落的开始。
02
2006年,阿迪达斯以38亿美元的高价收购锐步,本以为是老二和老三结盟对抗老大,实际却是阿迪达斯牺牲锐步来为自己补血。
比如在篮球领域,2001年,锐步曾和NBA签订了长达十年的合约。在阿迪收购锐步后,似乎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零六年,阿迪立刻和NBA重新签订了一个十一年的合约,不止NBA,2015年,阿迪又取代锐步成为美国国家冰球联盟的赞助商,而后者一度占据了锐步总营收的三分之二。
此后,阿迪和锐步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从2006年到2018年,阿迪的销量从六十六亿美元上涨到一百九十九亿,而锐步则从二十九亿跌到十七亿。
当然,阿迪也曾帮锐步寻求过转型,包括但不限于把锐步原来的商标改成这个丑丑的三角形logo,让锐步回归健身领域等,看起来是想为锐步找到一条可以深耕的细分赛道,但后续却没有在开发新品,战略定位上去长期投资,导致这些改变并没能掀起什么水花。
数据显示,2006年锐步被阿迪达斯收购时,其销售额约占集团的20%;2020年,这一数字下降至6.7%。十多年间,锐步在阿迪累计亏损28亿美元。
到了2021年,阿迪达斯决定甩掉锐步,以25亿美元的价格把锐步出售给了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BG。
ABG是干啥的呢?典型的“品牌倒爷”,自己不生产不销售,不开门店,靠品牌授权吃饭。
买下锐步这个IP,然后把名字租给别人生产销售,自己躺着收品牌授权费。2022年,ABG给锐步找了个二房东,联亚集团,负责锐步在大陆及港澳台的运营。
联亚也真金白银砸了3.97亿港元下去,但结果并不美丽,2024年,锐步收入又同比掉了19%。在财报中,联亚表示:要重新考虑策略,可能调整合作方式,甚至缩短经营期限。
之后就有了安踏要接盘的传闻。而如果安踏真的接盘,锐步会有重生的希望吗?
03
我们先来看安踏这几年的经营策略啊,简单来说就是财大气粗,买买买。
2009年,安踏花了6亿港元拿下FILA在大中华地区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彼时的FILA年亏损超3900万港元,而安踏一顿操作猛如虎,重塑品牌高端运动时尚基因,在2014年将FILA扭亏为盈。此后,FILA成了安踏的现金奶牛,贡献了安踏营收的半壁江山。
之后,尝到甜头的安踏,2015年收购斯潘迪,2016年收购迪桑特,2017年收购可隆,2019年,组团收购了有着始祖鸟、萨洛蒙等知名户外运动品牌的亚玛芬体育,今年,又斥资2.9亿拿下了德国狼爪……
可以说安踏的野心很明显了,想要打造一个覆盖所有人群的运动帝国。
对锐步来说,如果安踏成为新东家,一方面,安踏可以利用自身供应链、渠道和营销优势,为锐步赋能。锐步这边呢,则有安踏想要的女性故事,欧美渠道和篮球情怀。奥尼尔,艾弗森,姚明,pump鞋,每一个拎出来,都能搞一波情怀杀,也能帮助耐克进击一下篮球鞋市场。
不过问题同样也不少,两次卖身,让锐步的品牌力持续流失,曾经的辉煌巅峰多停留在80、90后的记忆里,00后对于锐步的认知度趋近于零。且安踏旗下品牌众多,锐步可能在品牌矩阵中难以突出重围,只能成为一个小众玩家。
但不管怎么说,锐步曾经的全球第一是真的,如今在消费者心中查无此鞋也是真的,未来的锐步,究竟是会成为时代的眼泪,还是新的潮流风尚,答案或许只能交给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