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脱鞋搭桌板,大姐的“放松”,为何让全网不淡定了?

发布时间:2025-09-10 09:20  浏览量:2

前阵子刷到条新闻,江苏一趟高铁上,一位五十来岁的大姐把鞋一脱,直接把脚搭在前方小桌板上,还慢悠悠举着腿“做操”,一两分钟的功夫,邻座没人好意思劝阻,这事很快就成了热议话题。

说实话,看到这画面,不少人心里都有点膈应——公共空间里,光脚的样子本就容易让人不适,再把脚往大家吃饭放东西的小桌板上搭,确实少了点分寸。有人说她是想放松,有人猜是在练瑜伽,可不管怎么说,众目睽睽之下这么做,总让人忍不住想:她没觉得有点不妥吗?

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爸妈总念叨“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外要是敢跷二郎腿晃悠,准得被敲手背;街坊邻居见了面,老远就热络地喊“吃了没”,赶大集时买块糖都能跟摊主唠半天,大家都在意“口碑”,生怕自己的举动让别人不舒服。

刚有高铁那几年,车厢里更是透着股“互相体谅”的劲儿——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的声音,大家说话都压着嗓子,吃泡面都得找角落,还会特意问邻座“介意味儿不”,生怕坏了这份公共空间的“精致”。

可慢慢的,高铁成了家常出行工具,车厢里的“烟火气”倒是浓了,可那份“你帮我搭把手,我顾你一点”的分寸感,好像悄悄淡了。现在出门,大家要么盯着手机各顾各的,要么偶尔忘了控制音量,连邻座递个水杯都客气得有点生分;就像这位大姐,或许真没坏心眼,只是旅途累了想放松,却忘了公共空间的“自由”,得带着点“顾及”——就像家里再舒服,也不会当着客人的面随意脱鞋一样。

其实咱们都懂,谁出门都想舒坦点,但公共空间就像个“大家庭”,你体谅我脚边的行李,我顾及你身边的孩子,互相让一步,才不辜负那份“出门在外,彼此搭伴”的暖。要是都只想着自己方便,那原本该舒服的旅途,可不就变了味嘛。你说,这份“互相惦记”的礼貌,咱们可别慢慢弄丢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