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阿牛穷没娶妻,老树托梦:三天后去石桥,捡鞋得媳妇
发布时间:2025-09-09 01:30 浏览量:2
民国初年,咱们县东边有条河,叫青溪河。河边住着个村子,叫陈家村。村里有个后生,姓陈,叫阿牛。
陈阿牛爹娘走得早,就剩他一个人,守着河边三分薄田,再靠每天去河里打两条鱼换点油盐钱,日子过得不算富裕,倒也安稳。
阿牛这年二十出头,长得浓眉大眼,身板结实,干活也勤快。村里的婶子大娘们都喜欢他,常说“阿牛这孩子,要是能娶个好媳妇,日子准能过得红火”。
可阿牛心里犯愁啊,他没爹没娘,家底薄,虽说有人帮着介绍过两个姑娘,要么是嫌弃他家穷,要么是觉得他没人帮衬,最后都没成。
阿牛也不气馁,照旧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傍晚扛着锄头回来,路过村口那棵老柳树时,总喜欢停下来歇会儿,靠在树干上喘口气,看看河水流淌,心里也能舒坦点。
那棵老柳树可有年头了,听村里最老的王爷爷说,他小时候这树就这么粗,如今树干得两个壮汉手拉手才能抱住。树枝长得特别茂盛,像一把撑开的大绿伞,夏天能遮住大半个村口,村里人都爱在树下乘凉。
树干中间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树洞,孩子们总爱往里面塞石子、放野果,阿牛小时候也干过这事。树底下的泥土踩得实实的,周围还摆着几块石头,是村里人乘凉时坐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年夏天特别热,太阳跟火球似的挂在天上,晒得地面发烫,连河里的水都透着股热气。
阿牛在田里割稻子,割了一上午,汗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淌,后背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晌午头,他实在撑不住了,扛起镰刀,沿着田埂往村里走。走到村口老柳树下,他把镰刀往石头上一放,解下身上的粗布蓑衣铺在地上,一屁股坐下去,又往后一仰,靠在树干上,没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
迷迷糊糊间,阿牛觉得有股凉风往脸上吹,不像夏天的热风,倒像春天刚发芽时的清风,带着点青草的香味。
他眼皮沉得很,想睁却睁不开,就听见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不是村里人的声音,软乎乎的,像树叶沙沙响,又像河水轻轻流:“后生,后生,醒醒哩。”
阿牛心里纳闷,谁在叫我?他使劲眨了眨眼,终于睁开了点缝,看见眼前的老柳树树干上,树影晃啊晃,那声音好像就是从树影里发出来的。
他以为是自己累糊涂了,揉了揉眼睛,又听见那声音说:“后生,别怕,我是这棵老柳树。看你孤零零的,心里怪疼的,想帮你个忙。”
阿牛吓得一下子坐了起来,瞪着老柳树,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他活了二十多年,只听说过老人们讲的精怪故事,从没见过真的树会说话。他往后缩了缩,手紧紧攥着蓑衣,声音有点发颤:“树……树仙?您……您真能说话?”
老柳树的枝叶轻轻晃了晃,那声音又响起来:“算不得仙,就是在这儿长了几百年,沾了点人气,能说几句话。我看你心善,干活勤快,不该没个伴。三天后的早上,你去镇上的青石板桥边等着,约莫辰时三刻,会有个穿蓝布短衫、梳着双丫髻的姑娘从桥上走过,她手里会提着个竹篮子,里面装着红丝线。到时候她会不小心把篮子里的绣花鞋掉一只到桥下,你赶紧下去帮她捡上来,那姑娘就是你的良缘。”
阿牛听得眼睛都亮了,忘了害怕,赶紧问:“树仙,您说的是真的?那姑娘……她能愿意跟我吗?”
老柳树笑了,声音里带着暖意:“放心,那姑娘心好,你们俩有缘分。你只要照着我说的做,准没错。记住,捡到鞋后,别多话,就说‘姑娘,你的鞋掉了’,她要是谢你,你就说‘举手之劳,不用客气’,别的不用多说。”
话音刚落,阿牛就觉得脸上一热,太阳的光晒得他有点疼。他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还靠在老柳树下,刚才的一切像是个梦。
他摸了摸树干,还是凉丝丝的,枝叶在风里沙沙响,跟平时没两样。他站起身,看了看天,日头已经偏西,刚才睡得竟有小半个时辰。
阿牛心里犯嘀咕,这到底是真的还是梦啊?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了看老柳树,想起刚才那温和的声音,还有说得明明白白的时间、穿着,不像是瞎编的。他咬了咬牙,不管是真是假,三天后去镇上看看就知道了。
接下来的两天,阿牛干活都没心思,心里总想着老柳树说的话。第二天晚上,他特意把自己那件洗得最干净的蓝布褂子找出来,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又把鞋子刷了刷,晾干了摆在旁边。
早上天刚亮,他就起来了,煮了个玉米饼子,揣在怀里,又去河里打了两条新鲜的鲤鱼,用草绳串着,想着要是真遇到姑娘,说不定能给她带回去。
吃完早饭,阿牛穿上干净褂子,扛着鱼,往镇上走。从陈家村到镇上有十里地,平时他得走一个时辰,这天他走得快,半个多时辰就到了。
镇上可热闹了,卖包子的铺子冒着热气,香味飘得老远;打铁的铺子“叮叮当当”响,火星子溅出来;还有挑着担子卖菜的、推着小车卖糖人的,人来人往,吵吵嚷嚷。
阿牛没心思看这些,径直往青石板桥走去。那桥在镇子东头,是用青石板铺的,有两丈长,一丈宽,桥两边有石栏杆,平时走的人不少。
阿牛走到桥边,找了个不显眼的地方站着,怀里揣着的玉米饼子都被体温焐热了。他时不时抬头看天,心里数着时辰,又往桥那头望,生怕错过姑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等了约莫有一炷香的功夫,阿牛听见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桥那头传来。他赶紧抬头,就看见一个姑娘走了过来。
那姑娘穿着件蓝布短衫,梳着双丫髻,发髻上还别着朵小小的白茉莉花,手里提着个竹篮子,篮子上盖着块花布。可不就是老柳树说的模样嘛!
阿牛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手心都冒了汗,他赶紧低下头,又偷偷抬眼瞅。那姑娘走得挺慢,眼睛看着脚下的石板路。
走到桥中间时,不知怎么的,脚底下一滑,“哎呀”一声,手里的竹篮子歪了一下,一只绣着粉桃花的绣花鞋从篮子里掉了出来,顺着桥边的缝隙,“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
那鞋在水里漂了一下,就往下游飘去。姑娘急了,趴在桥栏杆上往下看,眼圈都红了:“我的鞋……”
阿牛一看,赶紧跑过去,一边跑一边脱鞋,鞋刚脱下来,他就“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夏天的河水不深,刚到他的腰,他几下就游到了绣花鞋旁边,伸手把鞋捞了上来,又赶紧游回岸边,爬了上来。
他手里拿着湿漉漉的绣花鞋,走到姑娘面前,脸上有点红,结结巴巴地说:“姑娘,你的鞋掉了。”
姑娘看见阿牛浑身湿透,手里拿着自己的鞋,赶紧从怀里掏出手帕递过去:“多谢大哥,让你受累了,还弄湿了衣服。”
阿牛接过手帕,没敢擦脸,只擦了擦手上的水,又把鞋递给姑娘:“举手之劳,不用客气。”
姑娘接过鞋,低着头,小声说:“我叫林秀芝,是邻村林家庄的,来镇上买针线,没想到把鞋掉了。大哥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儿啊?”
“我叫陈阿牛,家在陈家村,就在河边。”阿牛赶紧回答,生怕说慢了。
两人站在桥边说了几句话,秀芝说要赶紧回家,不然娘该担心了。阿牛看着秀芝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想起自己怀里的鱼,还有身上湿透的衣服。他这才觉得有点冷,赶紧穿上鞋,扛着鱼往家走。
回到家,阿牛赶紧换了身干衣服,又把鱼收拾干净,心里却一直想着秀芝。他觉得这肯定是老柳树帮的忙,当天傍晚,他特意买了点香烛,去了老柳树下,把香烛点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树仙,谢谢您,我真遇到秀芝姑娘了。”
香烛烧完,他又靠在树干上歇了会儿,觉得树枝沙沙响,像是在跟他说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了两天,阿牛托村里的王婶去林家庄提亲。王婶是个热心肠,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秀芝家。秀芝的爹娘听说是陈阿牛,一开始还犹豫,说“陈阿牛是个好孩子,就是家里太单薄了,怕秀芝嫁过去受苦”。
可秀芝一听是阿牛,就跟爹娘说:“阿牛大哥是个好人,那天在桥上,他还跳河帮我捡鞋,这样的人,我愿意跟他过日子。”
秀芝的爹娘见女儿愿意,又听王婶说阿牛勤快、老实,就答应了。没过几天,两家就定了亲,选了个好日子,就在下个月成亲。
阿牛高兴坏了,每天除了干活,就去镇上买布料、打家具,村里的人都来帮忙,有的帮着劈柴,有的帮着收拾屋子,都说阿牛有福气,娶了个好媳妇。
阿牛也没忘了老柳树,他特意买了块红布,挂在老柳树的树枝上,还在树下摆了些水果、点心,算是谢礼。
可没几天,出了点事。邻村有个恶霸,姓赵,叫赵三,平时横行霸道,抢东西、欺负人,没人敢惹。他听说林家庄的林秀芝长得好看,还定了亲,就带着几个手下,去了秀芝家,说要娶秀芝做老婆,要是不答应,就把秀芝家的房子拆了。
秀芝的爹娘吓得不行,赶紧派人去陈家村告诉阿牛。阿牛一听,急得直跺脚,他就一个人,赵三有好几个手下,手里还拿着棍子,他根本打不过。
他想起老柳树,赶紧往村口跑,到了老柳树下,他蹲在地上,对着树干说:“树仙,求您帮帮我,赵三要抢秀芝,我该怎么办啊?”
他说了半天,也没听见声音,可心里却慢慢平静下来。天黑的时候,他回到家,晚上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又梦见了老柳树。老柳树的声音又响起来:“后生,别慌。赵三明天会从你们村河边的窄桥过,那桥是用木头搭的,中间有块木板松了,你明天一早去,把那块木板再撬松点,不用太厉害,只要他踩上去,木板就会歪,他会掉下去,不会伤着,就是会摔一身泥,他那人最讲究,摔了泥就会觉得晦气,不敢再找事了。”
阿牛一下子醒了,看了看窗外,天还没亮。他赶紧起来,拿着锄头往河边的窄桥走去。那桥是村里人平时走的,木头板确实有点松,阿牛找到中间那块板,用锄头撬了撬,让它更松了点,又把周围的草拔了拔,看着跟平时一样。
第二天上午,阿牛就在家里等着,心里有点紧张。没过多久,就听见外面有人喊:“赵三来了!”阿牛赶紧跑出去,远远看见赵三带着几个手下,大摇大摆地往窄桥走去。
赵三走在最前面,刚踏上窄桥中间那块木板,就听见“嘎吱”一声,木板一下子歪了,赵三没站稳,“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那河虽然不深,可底下全是泥,赵三爬起来的时候,浑身都是泥,头发上还沾着水草,样子狼狈极了。
他的手下赶紧把他拉上来,赵三气得骂骂咧咧,可看着自己一身泥,又觉得晦气,狠狠瞪了一眼陈家村的方向,说:“晦气!这媳妇我不要了!”说完,就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村里人都笑了,说赵三是活该。秀芝的爹娘也松了口气,赶紧派人告诉阿牛,让他放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快就到了成亲的日子。那天,陈家村可热闹了,村里的人都来帮忙,有的贴红喜字,有的烧菜,有的去接亲。阿牛穿着新做的红褂子,骑着借来的毛驴,去林家庄接秀芝。秀芝穿着红嫁衣,盖着红盖头,被阿牛接回了家。
拜堂的时候,阿牛特意带着秀芝去了老柳树下,对着柳树拜了三拜。秀芝有点纳闷,阿牛就把老柳树帮他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秀芝。秀芝听了,也对着柳树拜了拜,说:“多谢树仙帮忙。”
婚后,阿牛和秀芝过得很和睦。秀芝勤快又能干,每天帮着阿牛下地干活,还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阿牛也更勤快了,除了种庄稼、打渔,还跟村里的人学了编竹筐,编好的竹筐拿到镇上卖,能换不少钱。
没两年,他们就攒了点钱,把原来的土坯房拆了,盖了两间砖瓦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后来,秀芝生了个儿子,阿牛给儿子取名叫陈念柳,意思是惦记着老柳树的恩情。念柳长到三四岁的时候,就爱去老柳树下玩,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小零食塞进树洞里,说:“树仙爷爷,给你吃。”
村里的人也都更敬重老柳树了,逢年过节,都会有人去树下摆点水果、点心,烧柱香,求个平安。有人家孩子生病了,也会去树下拜拜,说也奇怪,有时候孩子真的就好了。其实啊,不是树仙真的能治病,是那些人家本来就没什么大病,加上心里踏实了,孩子也就好得快了。
阿牛慢慢老了,头发也白了,可他还是每天都会去老柳树下走一趟,有时候坐在石头上,看着河水,想着年轻时的事。秀芝也老了,会陪着阿牛一起去,两人坐在树下,说着话,像年轻时一样。
念柳长大后,娶了媳妇,生了孩子,阿牛就给孙子孙女讲老柳树的故事,说:“要是没有老柳树帮忙,爷爷就遇不上奶奶,也没有咱们这一大家子。做人啊,要懂得感恩,还要心善,心善的人,总有好报。”
直到现在,陈家村村口的老柳树还在,枝繁叶茂,每年春天都会发芽,夏天都会撑开大绿伞。村里的人还是会去树下乘凉、聊天,逢年过节也会去祭拜。
有人问起这树的来历,老人们就会讲起陈阿牛和林秀芝的故事,讲老柳树帮忙牵线的事,听得孩子们眼睛都亮了,说:“树仙爷爷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