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姥姥的“享福”路
发布时间:2025-09-10 04:46 浏览量:2
我又站在了姥姥家的老院门口。朱红色的木门掉了漆,门环上的铜绿蹭在指尖,像掐住了一段发潮的时光。推开时“吱呀”一声,惊飞了院角老槐树上的麻雀,也撞开了我心里那扇满是回忆的门——树下的石磨还在,磨盘缝里藏着当年没清干净的玉米面;窗台上的搪瓷缸子裂了道纹,缸底印着的“劳动最光
荣”还能看清,那是姥姥年轻时的物件。
姥姥叫秀兰,是1948年生的。我妈总说,姥姥这辈子,就没享过一天闲福。
一、年轻时的苦,是浸在骨子里的
姥姥嫁给姥爷那年,才十八岁。姥爷家穷,三间土坯房,连个像样的衣柜都没有。新婚第二天,姥姥就跟着婆婆下地了。那时候没有拖拉机,耕地靠牛,播种靠手,姥姥个子不高,扛着锄头走在田埂上,像株被风压弯的谷子,却硬是直着腰,跟男人们干一样的活。
我见过姥姥年轻时的照片,是张黑白色的,她穿着的确良衬衫,梳着两条麻花辫,眼睛亮得像星星。可后来我再看姥姥的手,却怎么也跟照片里的姑娘联系起来——那双手布满老茧,指关节肿得粗大,冬天冻裂的口子结了痂,春天又裂开,年复一年,就像老树皮上的纹路。姥姥说,那是年轻时搓玉米搓的。那时候秋收,一家五口人的玉米要靠她一个人搓,白天下地,晚上坐在煤油灯底下搓,搓到手指发麻,沾着煤油的玉米须子粘在手上,洗都洗不掉。
姥爷三十岁那年得了肺病,干不了重活,家里的担子全压在了姥姥身上。她不仅要种地,还要喂猪、养鸡,拉扯着三个孩子——我大舅、我妈,还有我小姨。那时候粮食不够吃,姥姥总是把窝窝头掰给孩子们,自己就着咸菜喝稀粥。有一次,我大舅偷偷把窝窝头掰了一块塞给姥姥,姥姥却又塞了回去,说:“娘不饿,你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多吃点。”
冬天是最难熬的。土坯房不保暖,夜里冷得能看见哈气。姥姥怕孩子们冻着,把三个孩子都搂在自己被窝里,自己却裹着薄被子,后背贴着冰冷的墙。早上天不亮,她就要去村头的井里挑水,井沿结了冰,她走一步滑一步,有一次摔在地上,水桶里的水洒了一身,她爬起来先顾着把剩下的水拎回家,怕孩子们早上没水洗脸。
我妈说,她小时候最盼着过年,不是因为有新衣服穿,是因为过年时姥姥会蒸白面馒头。姥姥把馒头蒸好,先给每个孩子掰一块,自己却啃着掺了红薯的窝头。有一年过年,我小姨拿着馒头哭了,说:“娘,你也吃一口。”姥姥笑着擦了擦小姨的眼泪,说:“娘不爱吃白面,就爱吃红薯的。等以后日子好了,娘天天给你们蒸白面馒头,到时候娘再跟你们一起吃。”
那时候姥姥常跟孩子们说:“等你们长大了,娘就享福了。”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姥姥就笑着揉了揉他们的头,眼里满是盼头。
二、儿女成家时,她是最忙的人
大舅先成家的。那年大舅二十五岁,要盖新房,姥姥把这些年攒的钱全拿了出来,还不够,就去跟亲戚借。白天她帮着盖房的工人递砖、和泥,晚上就坐在灯下缝被子,给大舅和大舅妈做新被褥。有一次,她缝到后半夜,眼皮直打架,针扎在了手指上,血珠渗出来,她只是含在嘴里吮了吮,又接着缝。
新房盖好那天,大舅拉着姥姥的手说:“娘,您辛苦了。”姥姥笑着说:“不辛苦,看着你成家,娘高兴。等以后你有了孩子,娘帮你带,到时候娘就享福了。”
接着是我妈。我妈嫁给我爸那年,姥姥给她准备了嫁妆——一床新棉被,一个木箱,还有她攒了半年的鸡蛋,让我妈带着去婆家。我妈走的那天,姥姥送了一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她拉着我妈的手说:“到了婆家要好好过日子,别惦记娘。等你生了孩子,娘就去看你,帮你带孩子,到时候娘就享福了。”
最后是小姨。小姨远嫁,去了邻县。姥姥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给小姨做了好几双布鞋,还腌了小姨爱吃的咸菜。送小姨走的时候,姥姥站在车站,看着火车开走,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家的路上,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跟邻居说:“闺女走了,以后见面就少了。不过没关系,等她有了孩子,我去看她,帮她带孩子,到时候就能跟闺女常见面了,也能享福了。”
儿女们都成家了,姥姥本该歇一歇,可她却更忙了。大舅家在村里,她每天都要去大舅家帮着做饭、喂猪;我家在镇上,她每个月都要坐公交车来,给我带些鸡蛋、蔬菜,帮我妈做家务;小姨家远,她每年都要去一次,住上一两个月,帮小姨带孩子、干农活。
有一次,我妈让姥姥别这么累,在家歇着。姥姥却说:“我不累,看着你们过得好,我心里高兴。等孩子们都有了孩子,我帮你们带大,到时候我就真的能享福了。”
那时候,姥姥的脸上总是带着笑。每到过年,一大家子人聚在姥姥家,姥姥忙前忙后,做一大桌子菜,看着孩子们吃,自己却很少动筷子。孩子们让她吃,她就说:“我不饿,你们吃,多吃点。”吃完饭,她坐在炕头,看着孩子们打闹,听着儿女们聊天,嘴角的笑意就没断过。那时候的姥姥,虽然累,却满眼都是幸福。
三、带孙辈的日子,是累并快乐着
大舅家先有了孩子,是个男孩,我叫表哥。表哥出生那天,姥姥高兴得一夜没合眼,守在医院里,给表哥换尿布、喂奶,比大舅妈还忙。表哥满月后,姥姥就把表哥接到了自己家,白天带表哥,晚上还要给表哥缝衣服、做辅食。
表哥小时候爱哭,尤其是夜里,一哭就是大半夜。姥姥抱着表哥在屋里来回走,哼着摇篮曲,直到表哥睡着。有一次,表哥发烧,烧到39度,姥姥背着表哥就往村卫生室跑,那时候是冬天,雪下得很大,姥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摔倒了好几次,却紧紧护着表哥,生怕表哥冻着。到了卫生室,医生说幸好来得及时,不然就危险了。姥姥看着表哥输液,一夜没合眼,直到表哥退烧,她才松了口气,自己却累得病倒了。
后来,我出生了。我妈上班忙,姥姥就来镇上帮着带我。我小时候挑食,只爱吃姥姥做的鸡蛋羹。姥姥每天早上都要给我蒸鸡蛋羹,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嫩得像豆腐。有一次,家里没鸡蛋了,姥姥天不亮就去村里买,走了好几里路,回来时鸡蛋还带着温度,她赶紧给我蒸上,看着我吃完,才满意地笑了。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都是姥姥送我。早上她牵着我的手,走在镇上的小路上,给我讲故事;下午她早早地就等在幼儿园门口,手里拿着我爱吃的糖。有一次,我在幼儿园跟小朋友打架,把人家的脸抓伤了。老师把姥姥叫去,姥姥一个劲地给人家道歉,还买了水果去看那个小朋友。回家的路上,我以为姥姥会说我,可她却只是摸了摸我的头,说:“以后不许跟小朋友打架了,有事情要跟老师说,知道吗?”我点点头,姥姥又说:“娘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打人是不对的,以后要乖。”
再后来,小姨家也有了孩子,是个女孩,我叫表妹。表妹出生后,姥姥更忙了,一会儿在大舅家,一会儿在我家,一会儿又去小姨家。有时候刚从大舅家回来,小姨一个电话,她又赶紧坐车去小姨家。儿女们都说让她别这么跑,她却说:“没事,我身子骨还硬朗,能跑动。看着你们的孩子长大,我心里高兴。等他们都长大了,我就享福了。”
带孙辈的日子,姥姥很累,可她却总是很快乐。夏天的晚上,她坐在院子里,给我们扇扇子,讲她年轻时的故事;秋天,她带着我们去地里摘棉花,教我们辨认庄稼;冬天,她给我们做棉鞋,让我们穿着暖和的棉鞋在雪地里玩;春天,她带着我们去挖野菜,做野菜包子给我们吃。
那时候,我们三个孩子总围着姥姥转,叫着“姥姥”“姥姥”,姥姥就笑着答应,给我们分糖吃。有一次,我们问姥姥:“姥姥,您什么时候才能享福啊?”姥姥笑着说:“等你们都长大了,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姥姥就享福了。”我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心里盼着自己快点长大,让姥姥享福。
四、孙辈长大了,她却等不到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三个孩子都长大了。表哥考上了大学,去了外地;我也考上了高中,住在学校里;表妹也上了初中,不用姥姥再接送了。
姥姥终于不用那么忙了,可她却老了。她的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走路也慢了,以前能扛着几十斤的粮食走,现在走几步就要歇一歇。她的腿也不好,一到阴雨天就疼,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却从来不给儿女们说,怕他们担心。
儿女们都让姥姥跟他们一起住,可姥姥不愿意,说:“我在老房子住惯了,不想麻烦你们。再说,我在这儿还能帮你们看看家。”其实我们都知道,姥姥是怕给儿女们添麻烦。
虽然不忙了,可姥姥还是惦记着我们。表哥在外地工作,姥姥每天都要问大舅:“你哥今天打电话了吗?吃没吃饭?”我放假回家,姥姥总是提前给我准备好我爱吃的东西,坐在门口等我;表妹考试,姥姥就去庙里烧香,保佑表妹考个好成绩。
有一次,我回家看姥姥,姥姥拉着我的手,给我塞了一个布包,里面是她攒的零钱,都是一块、五块的。她说:“你在学校别舍不得花钱,买点好吃的,别饿着自己。”我看着那些零钱,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说:“姥姥,我有钱,您自己留着花吧。”姥姥却说:“我不用钱,你拿着,听话。”
那时候,我总跟姥姥说:“姥姥,等我以后挣钱了,就带你去旅游,带你吃好吃的,让你好好享福。”姥姥笑着说:“好,姥姥等着。”
可姥姥却没等到那一天。
去年冬天,姥姥突然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医生说,姥姥的身体太虚弱了,器官都衰竭了。儿女们都赶回来了,守在医院里。我接到电话,赶紧从学校往回赶,到医院的时候,姥姥已经不太清醒了,却还在念叨着我们的名字:“小明(表哥的小名)回来了吗?小芳(我的小名)饿不饿?小红(表妹的小名)考试怎么样了?”
我们围着姥姥,拉着她的手,哭着说:“姥姥,我们都回来了,您别担心,您会好起来的,我们还没带您去享福呢。”姥姥看着我们,想笑,却没力气,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上,姥姥走了。走的时候,她的手还紧紧地拉着我妈的手,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好像在说:“我不遗憾,看着你们过得好,我就满足了。”
姥姥走后,我们整理她的遗物,在她的木箱里发现了一个本子,上面记着我们三个孩子的生日、爱好,还有我们小时候说过的话。本子的最后一页,是姥姥写的一句话:“孩子们都长大了,我该享福了。”
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哭了。我们才明白,姥姥这辈子,说过无数次“等我老了就享福了”,可她的“享福”,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看着我们健康长大,看着儿女们过得幸福。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却从来没为自己活过一天。
现在,我每次回老院,都会坐在老槐树下,好像还能看见姥姥的身影——她坐在树下,给我们扇扇子,讲她年轻时的故事;她站在灶台前,给我们做鸡蛋羹;她牵着我的手,走在镇上的小路上,给我讲故事。
姥姥虽然走了,可她的爱却一直都在。她的“享福”路,虽然没有走到最后,可她用一辈子的付出,给了我们最温暖的幸福。我想,姥姥在天上一定能看到我们,看到我们过得很好,她一定在笑着,因为她知道,她的孩子们,都记着她的爱,都在好好地生活。
姥姥,您知道吗?我们都长大了,都过得很好。您不用再担心我们了,您在天上,就好好地歇一歇,好好地享享福吧。我们永远都爱您,永远都不会忘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