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脚踏消毒盘在防控禽流感中真的有效吗?
发布时间:2025-09-13 07:39 浏览量:2
脚浴槽的摆放疏忽、未能预先清除靴子上的有机物以及浸泡时间不足,都可能使这种生物安全工具失效。
2025年9月11日
在保护家禽免受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感染的生物安全工具中,脚浴槽是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但蒙特利尔大学兽医学院教授让-皮埃尔·瓦扬古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巴西伊瓜苏举办的"共同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论坛上指出,脚浴槽的实际效果可能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理想。
瓦扬古表示,研究表明脚浴槽在技术上能够消除通过人员鞋靴传播的病毒,"但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脚浴槽的摆放位置
瓦扬古指出,仅摆放位置不当就足以导致脚浴槽失效。"当你前往养殖场时,经常会看到脚浴槽紧贴围栏或墙壁摆放,这样人员无法在浸泡后直接前进,只能后退。而一旦后退,就会再次踩踏污染区。"
2.杂物与有机物
若鞋靴或脚浴槽内存在有机物等杂质,脚浴槽的消毒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脚浴槽中存在有机物,几乎所有消毒剂都会大幅失效。必须在使用前用水和清洁剂配合刷子彻底清除鞋靴上所有可见有机物。"
3.浸泡时长
瓦扬古强调,为充分发挥消毒剂作用,鞋靴应在脚浴槽中浸泡90秒至5分钟。虽然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声称可将浸泡时间缩短至20秒的新型消毒产品,但他怀疑很少有人会愿意配合:"现实中很难找到养殖人员愿意站在脚浴槽里等待20秒
----人生苦短,农场还有那么多活儿要干"。
气候变化如何加剧禽流感防控困境
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强降雨使曾经干旱的地区成为可能携带病毒的野生鸟类的新湿地。
虽然气候变化并非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讨论中的常见话题,但它确实对保护禽群免受病毒侵袭具有重要影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教授、兽医罗宾·奥尔德斯在描述澳大利亚现状时阐述了这一观点。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9月9-11日在巴西伊瓜苏举办的"共同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论坛发言人之一,她指出:直至2024年5月前成功避免禽流感爆发的澳大利亚,最终仍有一个禽群感染H7N9变种,四个感染H7N8,七个感染H7N3。
奥尔德斯认为,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使家禽养殖者更难防范可能携带病毒的野生鸟类。"现代大规模养殖企业通常非常注重将养殖场与湿地隔离,但澳大利亚面临的挑战在于——随着极端天气频发,连续丰雨年会改变鸟类认定的湿地范围。当适宜栖息湿地面积扩大时,野生鸟类的分布格局也会发生改变。"
持续监测不可或缺
迪莱奥内指出,基于对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观测,主动监测"确实需要持续开展"。
她表示,野生鸭、鹅和岸禽等禽类宿主仍是HPAI传播的主要载体,而猛禽、鹪鹩及哺乳动物等物种则更像是"终端宿主"。因此,监测重点应持续关注已被确定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物种,而非聚焦于终端宿主体内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动物。
她同时强调,由于数据显示病毒持续变异,主动监测有助于精准把握病毒演化趋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疫情应对方案以及疫苗毒株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