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到了十万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网友:真的身上有钱说啥都有底气
发布时间:2025-09-13 08:23 浏览量:2
“十万块存款,现在连病都不敢生。
”
刷到这条评论时,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身边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物价像打了鸡血,工资却像树懒。
楼下早餐店的豆浆从两块涨到三块五,只用了一年;公司楼下便利店的三明治,悄悄缩了一圈,价格还涨了20%。
钱包没鼓,肚子先瘪了。
有人算了笔账:现在存十万块,按现在的通胀速度,五年后购买力只剩七万出头。
听起来像段子,但银行短信不会骗人。
更扎心的是,年轻人发现,光靠死工资根本跑不赢通胀。
台湾那边的新闻说,时薪族排班20天就能月入三万,比很多坐办公室的还高。
听起来像逆袭,但别忘了,那是“月休10天”换来的——身体换钱,钱再被物价吃掉,闭环了。
于是大家开始“八仙过海”:
有人白天上班,晚上跑外卖,周末接家教;有人把存款扔进基金,结果绿得发光;还有人干脆躺平,反正“拼爹”才是终极外挂。
亲戚群里,借钱凑首付的戏码年年上演,谁家有房,谁就是隐形富豪。
但最惨的是中间那拨人:
没房、没矿、没副业,只有一份死工资和一颗想躺平又不敢的心。
他们开始抠到极致:外卖只点满减,奶茶戒掉,连视频会员都蹭朋友的。
不是不想消费,是真不敢。
毕竟,一场小病就能让存款“腰斩”,一次裁员就能让信用卡爆炸。
央行也不是没动作,降准、调利率,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物价还是“稳中带涨”。
专家说这是“温和通胀”,可温和到普通人身上,就是每月多掏几百块生活费,一年下来少存几千块。
数字不大,但足够让人失眠。
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
“存钱不如存本事,攒钱不如攒资产。
”
有人开始学理财,有人研究副业,还有人干脆回老家,至少房租省了。
不是不想留在大城市,是留不起了。
说到底,通胀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把“钱不值钱”这件事,赤裸裸地摆在每个人面前。
以前觉得十万块是安全感,现在发现,真正的安全感是:
哪怕明天失业,也能靠技能吃上饭;哪怕物价再涨,也有副业兜底。
至于那些还在纠结“十万块算不算穷人”的,别问了——
在通胀面前,谁都跑不掉,只是有人穿了跑鞋,有人还光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