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髦

发布时间:2025-09-14 11:49  浏览量:2

我的大半生都在艰难贫困中度过,但也很想赶时髦。

1958年,我离开随他们生活了三年的族祖父(爹爹),当时,爹爹给了我两角钱,婆婆给了一元钱,这就是三年的工钱(还有两套单衣)。不久,我用一元一角五分钱买了一本《铁道游击队》,仅剩五分钱,一直留到1959年正式学徒,月工资十四元,我高兴死了,终于我有钱了,可以自由支配。

看到当年年青人穿着时髦的有色裤子(有红的蓝的)侧边缝两条白布条子,觉得非常好看,可惜工资除了生活,还得学会刷牙,用肥皂,买书(那时规定每个工人要订一份报纸,我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我已满十八岁,个头才像个孩子。到了1960年,工资加到了10余元,决定去买一条有白条布的红短裤赶时髦,哪知个子太小,短裤穿成长裤,不伦不类,只好晚上偷偷穿上过过瘾。

因后来又认了一个(干姐姐)姓谢,她要接我去她家玩,她家住在京山宋河镇石人山。我得去做一条新裤子,就买了几尺月蓝布,请裁缝做。可能我个子小,又戴着帽子,因没被太阳哂,师傅竟给我做了一条女式裤子,使我哭笑不得。只得穿着此裤子赶了一回时髦。

1966年,年青人爱穿黄裤子、白衬衣,我也想赶时髦,就买了几尺白布做了一条裤子,去染房染成黄的,比买黄布便宜。恰遇老婆病了,同她到京山去治病,临时又做了一件白衬衣。如是将白衬底扎在黄裤子里,还像那么回亊。

那天很热,到了了京山,就将衬衣从裤子中扯出来透气。哪知染的黄色容易褪色,结果将白衬衣搞得黄一块,白一块,非常尴尬。本想赶时髦,却大出其丑。

那时师傅们除了做活外,休息、上街都是穿的皮鞋,衣服也光鲜。我好羡慕。后买了一双旧皮鞋,用鞋油一打,揩得光亮,很高兴。休息天回坪坝,穿上皮鞋,人好像高了一截。哪知天不作美,下了雨,我只好穿着皮鞋回厂。旧皮鞋嘬水,回到厂,鞋子都泡涨了。我索性一洗,放到灶里一烘,哪知热气大了,皮鞋皮子炕一厚了,穿不进,索性用锤子一锤,全裂了。这回赶一大时髦。

总之,闹了许多笑话,现在回想起来,仍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