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3大类常见隐患及具体表现
发布时间:2025-09-15 16:01 浏览量:1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而精准排查隐患是防范事故的关键。在日常安全检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是三类最普遍的事故隐患,企业需重点关注并及时整改。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人为诱因”
这类隐患是导致事故的主要直接原因,常见有11类表现:比如操作时忽视安全警告,凭经验违规操作;为图方便故意关闭安全防护装置,导致设备保护失效;使用已老化、无安全标识的不合格设备;图省事用手直接抓取物料、清理机器,代替专用工具;物料随意堆放,占用消防通道或遮挡安全设施;未确认安全就冒险进入受限空间、高空作业区域;攀爬设备护栏、坐在机床边缘等不安全位置;作业时接打电话、与他人闲聊,分散注意力;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或防护服穿戴不规范;穿着宽松衣物、佩戴首饰上岗,易卷入设备;接触易燃易爆物料时,违规操作引发风险。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的“硬件漏洞”
设备、设施的隐患是事故的重要导火索,主要有 4 类表现: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比如机床无急停按钮、配电箱无绝缘保护;设备本身存在缺陷,如电机异响、管道泄漏、工具刃口磨损;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足,或防护面罩、绝缘鞋等已过期失效;作业场地环境差,比如地面油污打滑、车间照明不足、通风不良导致有害气体积聚。
三、管理上的缺陷:事故的“根源短板”
管理漏洞会间接放大安全风险,常见 7 类问题:技术设计不合理,比如生产线布局未考虑安全距离;安全生产培训流于形式,新员工未掌握操作规范就上岗;劳动排班不合理,导致员工疲劳作业;现场检查流于表面,对违规操作未及时纠正;未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或制度形同虚设;缺乏事故应急预案,或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发现隐患后未及时整改,也未投入专项经费治理。
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时,需对照这三类隐患逐项排查,从“人、物、管” 三方面堵住漏洞,才能筑牢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