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必看!毁掉孩子学习主动性的3个习惯,第3个几乎家家都中招!

发布时间:2025-09-16 06:05  浏览量:1

前几天跟闺蜜聊天,她特别焦虑地问我:

为啥我拼命给孩子报班、盯着写作业,娃反而越来越不爱学了?”

我反问她:“你是不是老在孩子写作业时坐旁边,一会儿说‘这个字写歪了’,一会儿又说‘那道题怎么又错了’?”

她一愣:“对啊,不盯着不行啊,不然他就偷懒!”

我笑了笑。太多家长正用这种“尽心尽责”的方式,不知不觉把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给浇灭了。

下面这3个习惯,尤其是第3个,几乎每家都踩过坑!

怕迟到,直接帮他穿衣服收书包;

怕弄脏,追着喂饭;就连选支笔、搭个积木,我们都忍不住插手:“该这么做才对!”

时间一长,孩子就觉得:“反正有人帮我搞定”,慢慢就不肯动手、不愿动脑。

你想想,要是连鞋带都没自己系过,哪来的勇气面对更难的挑战?

其实孩子真比我们想的能干,多给点尝试的机会,哪怕慢一点、做得不够好,那也是实实在在长本事!

“你看小明又考了第一”“你表姐都拿绘画奖了,你连画都坐不住”……这些话听着熟不?

我们说的时候可能觉得是激励,但孩子听到的是:“我怎么努力都不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数学强,有的表达好。

拿别人长处比自家娃的短处,就像拿苹果跟橘子比甜度——完全没意义。

不如多看看孩子的进步:哪怕比上次多做对一道题、主动开口说一句话,都值得被看见。

孩子有信心,才愿意往前冲。

孩子兴冲冲展示作品,你第一句:“这颜色涂错了吧?”;

考试进步了,你却说:“怎么没考满分?

我们总盯着“还没好的部分”,却忘了夸赞“已经做得很棒的部分”。

孩子只有被肯定的时候,才会愿意继续努力。

试试每天找一件具体的事夸他:“今天你自己收拾书桌,真负责!”“刚刚你对妹妹好温柔,妈妈看了好感动~”

真正的改变,是从信任开始

我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有时候,爱的方式比爱得多不多更重要。

放下一点焦虑,减少一点控制,多给点空间和信任。

慢慢你会发现,孩子比咱们想象中更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