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震跑鞋别瞎买,双11清单我帮你做好了,盘点超性价比的优质跑鞋
发布时间:2025-09-16 23:02 浏览量:1
一说到缓震跑鞋,很多人都想着往贵了买。因为大家觉得,好像价格越高就代表缓震越好。
这种说法当然没大错,比较一分钱一分货。市场上很多名气大的缓震跑鞋,都是几百上千的。
但是,好的缓震跑鞋就一定那么贵吗?以前或许是,但当中国制造入场以后,市场就变天了。
作为一个跑烂过几十双跑鞋的跑步爱好者,老魏用亲身经验告诉你:三百到五百这个价位段,藏着不少被严重低估的缓震好鞋。
今天应粉丝要求,老魏来做一期双11的缓震跑鞋清单。大家按需对号入座。接下来,还会有“训练鞋清单”、“稳定支撑跑鞋清单”和“碳板跑鞋清单”。
作为顶级缓震定位的千里系列,千里1上市的时候就大受好评,也是非常令人意外的一双好鞋。即便面对国外的顶级缓震跑鞋,千里也丝毫不落下风。
千里2在千里1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节优化,这双鞋我觉得是很稳当的选择,没什么毛病。
鞋面更轻薄透气,颜值比起1代帅气了不少,而且滚动省力感更加明显了,每一步都要比上一代更丝滑。
脚感方面也更加软弹,中底厚了2mm,缓震能力更优秀。对于大体重的朋友(140斤往上)来说,千里2代依旧有不错的抗衰减和缓震表现,符合“顶级缓震”的身份。
总体来说,千里2不挑脚,而且拥有顶级缓震的同时还有优秀的足弓支撑,能给人很好的体验感,是难得一见的好鞋。
远征者系列一直是必迈的明星系列,不过迭代到现在的远征者6,整个系列的定位已经从原本的“长距离训练”,变成了如今的“缓震舒适”。
如果说5代还是能兼顾缓震需求的“综合训练鞋”,那么6代就一双完全的“缓震慢跑鞋”。
Boomfly中底脚感轻弹,长距离下的衰减也很好。前掌27.5mm,后掌35mm,7.5mm坡差适合大部分人的落地习惯。
平时通勤穿着也很合适,跑步适合6-8分配的速度区间,单次15公里以上也具有良好的反馈表现。
如果觉得有磨脚的情况,可以换一张鞋垫(绝大部分磨脚的问题,换一张鞋垫都可以解决)
非常好的一双顶级缓震跑鞋,超厚底设计带来的不仅仅是“力大飞砖”的直接效果,还有极为舒适的脚感体验。全掌CQT材质,前掌32.5mm,后掌38.5mm,前后6mm坡差。
很多朋友看到爆沫5的超厚底会担心,这么高的鞋不会容易崴脚吧?
首先,爆沫5是一双慢跑鞋。不是松糕鞋、增高鞋。任何正经的慢跑鞋,都会考虑稳定的问题。
爆沫5采用超厚底的设计,是为了得到更强劲的缓震表现,不是为了增高后的视觉效果。
这就好比在传统观念里,我们知道一根木头扔水里可以浮起来,所以用木头可以做船。但一根铁棍扔水里它只会沉下去,难道金属就不能做船了吗?现在用金属做的远洋货轮比比皆是。
亚瑟士的Nimbus系列,应该是最早引出“踩屎感”概念的跑鞋了。虽然各大品牌开启“材料竞赛”这么多年了,Nimbus系列在顶级缓震的赛道上始终没有落伍。
Nimbus 27对比前代,不仅加厚了中底进一步提升了脚感,而且还做到了减重。40.5码单只重量是270g,现在已经不能再吐槽亚瑟士鞋重了。
缓震非常好,我160斤的朋友都表示深不见底。脚感也很柔韧,在目前所有的顶级缓震跑鞋中,我个人感觉只有NB的1080脚感比它更软一些。不过老魏个人不喜欢太软的鞋,所以Nimbus的脚感对我来说就是顶级。
推荐的使用场景为:通勤、散步、户外轻运动、日常慢跑和一些严肃跑者的赛后恢复。
如果说让我推荐一双缓震很好,对宽脚也很好,对全年龄段也很好,可以兼顾日常大量走路而且还不重的一脚蹬(不费力就能穿进去)百搭鞋,我大概率会推荐你驭途18。因为这双鞋,实在是太万金油了。
41码单只重量240g,常规版是工程网布,SE版本换了个更透气一点的鞋面。中底是Pwrrun+,脚感偏向软弹风格,还有一张7mm厚的同材料鞋垫。
驭途 18是宽楦设计,老魏是正常脚,正码选择我都觉得空间有富裕。所以大宽脚的朋友即便不放心,也最多大个0.5码去选就够了。
只要不是严重外翻的朋友,你也可以选驭途 18跑步。它在足弓和后跟内填充的地方做了一个上顶的设计,整双鞋的稳定性是在线的。如果是日常使用的话,我觉得绝大部分人都没问题。
*不要觉得驭途 17现在便宜了就去买!它更硬核,是偏向于严肃跑者的选择。记住,驭途 18和它是两双不同的鞋。
暂且就到这里吧,先介绍这么多。
篇幅所限,精力所限,有机会我们再说一些其他的好鞋。
我是老魏,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关注多多支持。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请评论或私信,老魏一定会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