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到10个月学会走路,奶奶很高兴,医生却说会害了娃
发布时间:2025-09-17 12:20 浏览量:1
姐妹们,孩子早走路真的未必是好事!
经常在后台收到宝妈咨询:“小书虫妈妈,我家娃9个月还不会站,是不是落后了?”“隔壁娃10个月会走了,我家12个月还爬,急死我了!”
其实我特懂这种焦虑 !走路是娃第一个 “大技能”,谁都想自己的孩子 “学得快、走得稳”。
但前阵子同事家的事,给我敲了个警钟。
同事的孩子叫杰杰,这孩子 “发育神速”:6个月就坐学步车,在车里窜来窜去;不到10个月,已经能自己晃着走了。
杰杰奶奶天天抱着娃在小区炫耀:“我们家娃真是聪明!比别家娃早走4 个月呢!”
结果10个月体检,医生一看杰杰走路的样子,直接说:“别高兴太早,这么早走路,反而会害了娃。”
医生说,孩子的大运动发育,是有 “顺序” 的 :先翻身、再坐、再爬、然后站、最后走。
就像我们盖房子,先打地基,再砌墙,最后盖顶。少一步,或者一步没做稳就跳下一步,房子可能就会塌。
医生说,爬行这一步尤其重要。因为爬的时候,娃的手、脚、腰得一起用力,能练平衡、练协调。
我家小书虫爬了快3个月,后来学站的时候,腿特别稳,很少晃。
娃的骨头跟我们大人不一样,胶质多、钙少,软得像刚煮的面条。
早走路的话,全身重量都压在腿上。时间长了,腿很容易弯, 要么容易变成O形腿,要么容易变成X形腿。
我小区还有个娃,8个月就被家长扶着走,现在1岁多,走路总踮脚,去医院查,说是跟腱被扯得太短了,得做康复训练。
娃的脚底板,还没长好足弓,脚容易出现问题。
早走路的话,脚天天扛着娃的体重,足弓很容易塌,变成扁平足。
我闺蜜家娃就是这样,也是不到10个月开始走路,现在3岁多,走两步就喊脚疼,跑也跑不快。医生说,就是小时候早走路,足弓没发育好。
你没看错,早走路跟眼睛也有关系!娃刚出生时,视力没长全,远一点的东西看不清。
要是早走路,娃为了看清前方,会使劲眯眼、调焦距。时间长了,眼睛累得慌,很容易近视。
我看了《儿科学报》的一篇研究说:走路早的娃,长大以后跟走路晚的比,没啥优势!不会更聪明,也不会更灵活。反而早走的娃,腿变形、近视的概率更高。
你看,早走路不仅没好处,还可能给娃带来各种隐患。我们可别为了 “比别人快”,让娃遭罪。
那到底啥时候学走路才对?医生给的答案是:10-18 个月。
早别早过10 个月,晚别晚过18 个月。
我家小书虫是14个月才学会走的。之前我也急过,跟身边一些“牛娃”比,总觉得自己的孩子 “慢半拍”。
有次跟儿科医生朋友聊天,她说:“你看你家娃爬得多快?能躲过玩具、能自己爬上玩具车,这说明他平衡和肌力都够。等他自己想站了,自然就会走。”
真的,没过多久,我家孩子就自己扶着沙发站起来,晃了两步。说实话, 那天我激动得差点哭了。
还有个粉丝朋友跟我分享:她家娃17个月才会走,当时她怕得不行,还去查了智商。结果现在娃上小学,跑跳比谁都灵,经常数学考全班第一。
姐妹们,真别慌!15个月、16 个月会走,都很正常。只要18个月前能走,就不用瞎担心。
等娃有了走路的信号,我们要做的不是 “教”,是 “帮”:
(1)选对学步鞋,别踩我之前的坑
我刚开始给我家小书虫买的学步鞋,鞋底特别硬,他穿了总摔跤。后来看书才知道,好的学步鞋要满足 3 个条件:
1.鞋底软但有弹性(用手能掰弯,但不会一折就断)
2.鞋帮高过脚踝(能护住脚,不容易崴)
3.码数大半个码(娃的脚长得快,太紧会挤得疼)
后来,我给他换了双对的学步鞋,孩子走得稳多了。
(2)护具要备好,别让娃摔怕了
娃学走路时,摔倒是常事。但要是摔疼了,他会怕,就不敢再走了。
我给孩子备了护膝和护肘 ,选那种软乎乎的,摔的时候能缓冲。还有次带他去户外,我还给他戴了小头盔(怕他摔着头)。
有了护具,他摔了也不哭,爬起来接着走,很开心。
(3)别催,陪他慢慢 “试”
如果是娃胆小,不敢自己走,别硬拽。我们别总催他,要陪娃慢慢试,慢慢学。
我当时的办法是:蹲在离他1米远的地方,手里拿个他爱吃的小饼干,说:“宝宝,过来找妈妈,给你吃饼干。”
他刚开始会扶着沙发挪,挪到一半没力气了,我就伸手递一根手指,让他牵着走。
慢慢地,他敢松开手,自己走两步了!那天他走过来扑进我怀里,我眼泪都快下来了。
小书虫妈妈育儿感悟:
娃的成长,别赶时间,每个娃都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种的小番茄,有的苗长得快,有的长得慢。但只要浇水、晒太阳,到了时间,都能结出甜果子。
娃也一样。
10个月走也好,18个月走也罢,只要他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爬、慢慢站、慢慢走,就是最好的。
别催,别慌。
陪他多爬一会儿,多站一会儿,多摔几次(有护具的那种)。等他自己准备好,自然会张开小手,朝你跑过来。
在那一刻,你会觉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
你家娃是多大学会走路的?在学走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欢迎你一起到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