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啊!福建知名鞋厂传出全员降薪!总部员工下调30%,直营腰斩50%
发布时间:2025-09-18 06:54 浏览量:3
传匹克“全员降薪”,再次IPO遥遥无期?
匹克再一次被推到舆论场中央。一份流出的降薪通知,揭开了泉州民营经济光环下的挑战。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在内部会议确认,前七个月直营业务亏损达1.3亿元,公司决定对高薪岗位实施降薪——5000元至1万元降10%,1万至2万降20%,2万元以上降30%,亏损部门部分车间降幅高达50%。
近日蓝鲨消费拿到的一份通知截图显示,9月16日匹克实行“全员降薪”:总部员工按档位下调10%到30%,直营销售体系甚至腰斩50%,绩效奖金也被取消。幅度之大,在运动服饰行业实属罕见。
匹克成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福建晋江,专注运动鞋、服装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匹克通过扩张零售网点和强化分销网络快速铺开市场,2009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上市后,匹克业绩逐年下降,2011年-2013年营收分别为46.47亿、29.03亿、26.13亿,净利润7.78亿、3.11亿、2.44亿。2014年和2015年的年营收、利润有所回升——28.41亿和31.08亿,净利润为3.21亿和3.92亿。
可惜,2016年,匹克私有化退市了。2021年9月26日,匹克宣布获得15亿元的投资,由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战略领投,其他联合战略投资伙伴包括建信信托及其子公司建信(北京)投资等多家国有基金公司和多家市场化投资公司。
随着这轮融资的落定,随之传出匹克体育将于2022年提交A股上市申请的消息。实际上,这并不是近年匹克第一次传出冲刺IPO,2020年的时候,匹克董事长许景南曾公开表示,匹克进行重组,积极准备重回A股,打算用三年的时间成功在A股上市。
到了2025年,匹克没有迎来再次IPO的钟声,却传出全员降薪。
据界面新闻报道,9月17日上午,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再次举办了内部高层会议,并发言称“这次不是全员降薪,是针对负能量的、高薪的这两部分”。
许景南在该会议上表示,其自2025年5月起酝酿调整,重点针对直营亏损部门和部分高薪岗位,“比如5000元到1万元的,我们调整10%;1万元到2万元的,调整20%;2万元以上的,调整30%。亏损部门里,有的车间调整幅度达到50%。”
他同时指出,绩效奖金制度仍将保留,整体降薪幅度还不到10%,相关决议内容已向工会和公安备案。
事实上,匹克面临经营压力并不是个例。
李宁2025年上半年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3.3%,但净利润下滑近11%;安踏上半年营收385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却同比下降8.9%,库存周转天数拉长到136天;361°虽然营收同比增长11%,但增速创下五年新低。
匹克“全员降薪”,短期内这确实能缓解现金压力;长期来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把产品和渠道做精。对于员工而言,收入缩水会直接打击积极性;对于市场而言,这样的消息会让渠道和消费者质疑品牌的未来。如果不能及时拿出新的产品力和营销亮点,降薪可能只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匹克的降薪决策,只是泉州民营经济调整的一个缩影。当地政府正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可穿戴、功能性运动鞋服等关键技术攻关。
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等经济强县正在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创造的转型阵痛。泉州民营经济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成功拥抱新经济模式。
2025年1—4月,泉州市九大千亿级产业中,鞋业仍实现了12.9%的增长。这说明只要能够主动求变,传统产业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8月,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7%、5.8%、16.9%。显然,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依然很高(16.9%),说明市场需求在,不过需要体育用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产品、渠道等的调整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