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人物】他只有149的身高,却跑赢全国99.99%的男人

发布时间:2025-09-18 10:40  浏览量:1

大家好,我是爱跑步的洛敷,现如今国内的跑马拉松事业发展的非常的好,跑马拉松的人与日俱增,在这些跑马拉松人群中,有一类处境非常尴尬,他们的成绩说好吧,谈不上国家健将级的,说不好也是本地的领军式人物,参加赛事站不了台,不跑吧又不甘心,我今天讲的就是这样人群中的一个,身高149公分,却能跑出246的成,人称亚洲小钢炮,万洲的小孩哥小尤。

重庆马拉松的赛道上,一个身高刚过1米4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蓝色运动服裹着精瘦的身子,特步160X3Pro跑鞋踩出轻快的节奏,跑过补给站时顺手抓过一瓶水,仰头灌下的动作利落又坚定。他就是跑圈里人称“亚洲小钢炮”的万县小尤,旁人总笑着喊他“小孩哥”,不仅因为他看着比同龄跑者娇小,更因为谁也没料到,这个“小个子”能在42.195公里的全马赛道上,跑出2小时46分的好成绩。

小尤和马拉松的缘分,始于5年前万州本地的一场5公里测试赛。那时候他刚成年,因为身高总有些自卑,朋友拉他去跑步“散心”。起初他跑几百米就喘得直扶腰,看着身边头发花白的大爷都能轻松超越自己,脸涨得通红。可当他咬着牙挪到终点线,志愿者递来一瓶冰镇矿泉水,笑着说“小伙子第一次跑就能完赛,厉害”时,他攥着冰凉的瓶子,突然觉得“原来我也能做到一件‘不容易’的事”。从那以后,万州的滨江路多了个雷打不动的晨跑者:天还没亮,小尤就穿着旧跑鞋出门,从5公里到10公里,从跟着别人跑到自己定配速,跑步成了他对抗自卑的“武器”,也慢慢变成了刻进骨子里的热爱。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跑全马的,是2022年贵阳马拉松的一次“意外”。当时他本来只报了半马,可跑到18公里时,身边一位跑友突然对他说:“小兄弟,你步频稳,不如试试冲全马?我带你跑。”小尤一时热血上头,真就跟着改了参赛项目。可跑到35公里“撞墙期”时,他的跑鞋里进了颗小石子,硌得脚掌生疼,每跑一步都像踩在钉子上。他蹲在路边脱鞋倒石子,看着身边的跑者一个个超过自己,心里直打退堂鼓。这时那位陌生跑友又折了回来,递给他一根备用鞋带:“我之前跑马也遇过这事,系紧点就不晃了,咱一起冲!”那天他踩着“救命鞋带”,硬生生以2小时51分跑完了人生第一个全马。冲线时他瘫在地上,眼泪混着汗水往下流,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突然明白:马拉松从不是一个人的赛道,也从不是“高个子的游戏”。

之后的日子里,小尤的马拉松生涯多了不少“带着温度”的轶事。2024年重庆铁山坪森林半马,他第一次冲击冠军。比赛前一天晚上,他紧张得翻来覆去,反复检查跑鞋的碳板有没有磨损,甚至把第二天要穿的运动袜叠了三遍。赛道多坡道,跑到15公里时他小腿突然发紧,正想放慢速度,路边突然传来一声稚嫩的喊:“小叔叔加油!你跑得比我爸爸还快!”原来是个跟着家长观赛的小朋友,举着自制的“加油牌”冲他挥手。那声加油像股热流涌进心里,小尤攥紧拳头调整呼吸,步频不知不觉提了上来,最终以1小时19分拿下年龄组冠军。站在领奖台上,他捧着奖牌笑出了褶:“以前总觉得自己矮,跑不过别人,现在才知道,赛道上的输赢,从来和身高没关系。”

今年的重庆马拉松,小尤把目标定在了2小时40分。跑到30公里时,他的体力几乎耗尽,眼前的赛道好像被太阳晒得扭曲,耳边的加油声也变得模糊。他想起上个月亚高原训练的场景:当时他跑25公里时腿突然抽筋,坐在路边揉腿时,教练尤实东递来一瓶电解质水,说“你不是想证明‘小孩哥’也能跑好全马吗?再坚持3公里,就离目标近一步”。那天他咬着牙走完了1公里,又慢慢跑起来,最后竟完成了30公里训练。此刻赛道上的“撞墙期”,和当时的抽筋比起来好像也没那么难——小尤深吸一口气,把补给站递来的能量胶塞进嘴里,脚步又稳了下来。最终他以2小时46分26秒完赛,虽然没达成目标,却比上次快了5分钟。冲线时他对着镜头比了个“耶”,汗水顺着脸颊流进衣领,眼里却亮得像有星星。

如今的小尤,抖音账号里存满了训练日常:凌晨5点的滨江路、磨破鞋底的跑鞋、训练后湿透的运动服,还有粉丝留言里的“加油”。有人问他为什么坚持叫“亚洲小钢炮”,他笑着说:“不是说我有多强,是想告诉自己,再小的个子,也能有大力量。”从万州滨江路的晨跑者,到赛道上被人熟知的“小孩哥”,小尤用42.195公里的距离证明:马拉松最动人的从不是速度,而是明知难仍向前的勇气。就像他常说的:“只要脚下不停,‘小孩哥’也能在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