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员工把拖鞋放入小料盆 故意录视频炫耀 已被警方带走 监管介入

发布时间:2025-09-18 18:33  浏览量:1

9月18日,深圳一家奶茶店闹得沸沸扬扬,上了热搜,员工第一天上班仅仅40分钟,居然干出将拖鞋放进小料盆这样的事,还录视频传了出来。

食品安全本就敏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大家都会格外关注。而且,这还是发生在奶茶店,一个大家日常消费的饮品,问题就更严重了。

相信不少人一开始听说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这是真的吗?这人脑子怎么想的?”

拖鞋虽说平时穿着跟我们关系密切,但它毕竟属于个人用品,还经常跟脚汗打交道。硬生生把拖鞋放小料盆里,也太离谱了吧!

从事件的整个脉络来看,真让人失望。9月18日,广东深圳的这家奶茶店员工上班第一天,仅工作40分钟,就干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他脱下拖鞋,直接放进了奶茶小料盆里,场面简直让人无语。最离谱的是,他居然还从盆里抓了一把小料,分装到几个奶茶杯里去。这种操作,就算不考虑卫生问题,光是看着,就让人直觉上觉得恶心。

奶茶店店长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这员工是个新人,入职第一天就犯下如此大错。店长的回应倒是挺及时,但说实话,这种解释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新人上手确实会带来一些管理上的难题,但把拖鞋放进小料盆,这可不是新不新能解释的。这是店员的职业素养问题,也是门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出了大问题。

好在事件曝光后,店家和监管部门的反应还算迅速。涉事奶茶店已经停业,所有奶茶材料也都被扔掉,涉事员工被警方带走。

监管部门也介入调查,事情正在核查中。对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至少说明相关部门在发现问题后没有选择回避,而是积极采取行动。

事件网上一传,很多人以为是“东方贡茶”店出的事儿,结果9月18日下午东方贡茶赶紧发声明:“贡茶是品类词,不是商标,涉事店不是我们家!”他们还强调,广东那边压根没他们加盟店。

近期的广东拖鞋珍珠奶茶并不是我们家的,请大家理性一点,不是所有贡茶都是我们的,涉事地区广东并没有我们的加盟商,我公司运营贡茶项目为:“东方贡茶”及“眷寮贡茶”,贡茶+前缀或后缀则为完整的品牌名或商标名,例如XX麻辣烫,并不是所有麻辣烫都归属一个公司运营。

近年来,奶茶行业竞争激烈,各种网红奶茶层出不穷。消费者对奶茶的热爱,也让不少商家把重心放在了营销和包装上,而忽视了食品安全这个根本问题。

奶茶店的员工流动性大,新人普遍缺乏严格的职业培训和规范意识,这就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现在这个事件已经引发了广泛关注,接下来就是大家期待一个全面、公正的调查结果了。

如果查实是管理漏洞,那就得好好整改;如果是个人行为,那也得加强教育和管理。毕竟,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这不是开玩笑的。

作为消费者来说,以后买奶茶还得多留个心眼。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奶茶里会不会藏着什么“惊喜”。

还有不少人看到这件事后想起来之前海底捞被小便的事情,两件事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处。

今年2月24日凌晨,上海外滩海底捞门店两名17岁的少年唐某和吴某在包间内醉酒后,竟站立向四宫格火锅内小便,还将视频发布朋友圈,引发全网哗然。

3月8日,上海警方通报对两名涉案的17岁未成年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海底捞作为知名的餐饮品牌,一直以来都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就餐环境吸引着众多顾客。然而,这次事件曝光后,其品牌形象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为了应对危机,海底捞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立即更换涉事门店全部锅具餐具;进行“搬家式”清洁消毒;向2月24日至3月8日期间在该店用餐的4109单顾客全额退费,并支付10倍现金补偿。这些措施虽然代价高昂,但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

然而,这些补救措施并未能完全平息公众的愤怒和质疑。法院最终判决两名当事人及其监护人需向海底捞赔偿220万元,其中包括餐具损耗和清洗费13万元、经营和商誉损失200万元、维权开支7万元。

这一赔偿金额不仅对两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更是对所有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行为的有力警示。

这两起事件都暴露了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无论是奶茶店员工将拖鞋放入小料盆,还是顾客在海底捞火锅内小便,都反映出餐饮行业在人员管理、道德教育以及危机应对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整个餐饮行业提个醒,别只顾着赚钱,食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员工培训不是走过场,卫生检查更不是摆设。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事件的呢?要是你碰到这样的奶茶店,会怎么处理?

本文来源于观威海、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