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我提干排长,探亲时给嫂子 100 块钱,嫂子说我懂事了

发布时间:2025-09-16 21:18  浏览量:1

1979 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营房后墙的桃树刚冒芽,李建军就收到了团里的提干通知。他攥着那张盖着红章的纸,手指在 “排长” 两个字上蹭了又蹭,鼻尖突然就酸了 —— 从农村兵到干部,这五年的汗没白流。

月底发了第一笔干部工资,加上补助一共 82 块 5 毛,李建军揣着钱在服务社转了三圈,最后买了两斤水果糖,又扯了块的确良布料,剩下的钱一分没动,全塞进了贴身的布袋里。他跟连长请了探亲假,归心似箭,绿皮火车晃了三十多个小时,终于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停了脚。

“建军?” 挑着水的嫂子秀兰愣了一下,水桶 “哐当” 搁在井台上,围裙在衣襟上擦了又擦,“你咋回来了?也不捎个信!”

李建军把军挎包往肩上紧了紧,咧嘴笑:“给你和哥个惊喜。” 他跟着秀兰往家走,院里的鸡扑腾着翅膀跑,三间土坯房的烟囱正冒着烟,一股贴饼子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哥哥建国从屋里迎出来,腰里还系着干活的麻绳,看见他就往屋里拽:“快进来,你嫂子今早还念叨你呢。” 炕桌上摆着一碟腌萝卜,两碗玉米糊糊冒着热气,秀兰转身要去杀鸡,被李建军按住了。

“嫂子,别忙活,我这次回来能待十天呢。” 他解开挎包,把水果糖倒在粗瓷碗里,又把的确良布料递过去,“这布颜色正,给你做件褂子穿。”

秀兰瞅着那水红色的布料,脸一下子红了:“你这孩子,刚挣工资就乱花钱。” 嘴上说着,手指却轻轻摩挲着布料的纹路,眼里亮闪闪的。

晚饭时,建国喝了两盅老白干,话渐渐多了起来。他说家里的三亩地种了棉花,秋天能多换点钱;说建军寄回来的钱给爹抓了药,现在能下地了;还说秀兰前阵子去镇上缝补,攒了五块钱给他买了双新布鞋。

李建军听着听着,悄悄摸出那个布袋,把里面的钱数了数,连工资带之前攒的,正好一百块。他趁秀兰收拾碗筷的功夫,把钱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里。

“嫂子,” 他压低声音,“这钱你拿着。”

秀兰手一抖,碗差点掉地上。她掏出来一看,十张崭新的大团结躺在掌心里,惊得脸都白了:“建军!你这是干啥?这钱太多了,嫂子不能要!”

“你拿着。” 李建军按住她往回塞的手,掌心的茧子蹭着她的皮肤,“我现在提干了,工资比以前多,以后家里有啥难处,我能顶上。以前我在部队,哥身体不好,家里里外外全靠你,这钱是我该给的。”

秀兰眼圈红了,扭头看了眼里屋,建国已经靠着墙睡着了。她抹了把眼角,声音带着哽咽:“你刚去部队那年才十七,穿的还是带补丁的裤子,临走时我给你煮的鸡蛋,你揣在怀里舍不得吃,全给了同村的小兵。”

“那时候小,不懂事。” 李建军挠挠头。

“现在懂事了。” 秀兰把钱重新折好,塞进贴身的布兜里,拍了拍,像是怕它长翅膀飞了,“这钱我先替你存着,等你将来成家娶媳妇,嫂子再给你拿出来。”

李建军没再推辞,他知道嫂子的脾气,说一不二。接下来的几天,他跟着哥哥去地里施肥,帮着嫂子挑水劈柴,傍晚就坐在炕头听爹讲过去的事。秀兰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玉米饼子掺了白面,红薯粥里加了红枣,连腌萝卜都切得格外细。

临走前一天,秀兰把缝好的布鞋塞进他包里,鞋面上还绣了朵小梅花。“路上穿,合脚。” 她叮嘱道,“到了部队好好干,别惦记家里,你哥的腰好利索了,我也能下地,啥都不用愁。”

火车开动时,李建军看见嫂子站在月台上,红布褂子在风里飘,像朵盛开的花。他摸了摸包里的布鞋,又摸了摸胸口,那里好像还留着嫂子掌心的温度。

那一百块钱后来成了家里的压箱底钱,秋收时买了新化肥,开春时给建国治了腰,剩下的全换成了零钱,一分一分攒着。多年后李建军转业回家,秀兰翻开那个褪色的布兜,指着里面的存折笑:“你看,这都是你当年那一百块钱生出来的。”

李建军望着鬓角斑白的嫂子,突然明白,有些东西比钱更金贵 —— 是嫂子围裙上的饭香,是布鞋上的梅花,是那句 “懂事了” 里藏着的,比山还重的亲情。

感谢鉴赏,多谢关注

[注:本文为虚构故事,旨在展现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非真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