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惊现“拖鞋珍珠”!00后员工第一天上班就作妖,警方已行拘

发布时间:2025-09-20 20:28  浏览量:3

2025年9月17日,广东深圳龙华区一家小吃店的后厨内,一名新入职的员工竟将脚上的拖鞋脱下,直接扔进装有珍珠奶茶配料的盆中,随后徒手搅拌并分装到奶茶杯里。整个过程被该员工自己拍摄并上传网络,瞬间引爆全网愤怒。

图片来自网络

涉事门店店长回应称,该员工年仅十七八岁,是通过线上求职平台招聘的,事发时是其入职第一天,上班仅40分钟就做出如此恶劣行为。发现视频后,门店立即报警,该员工被警方带走。

9月18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局通报:

- 涉事员工已被行政拘留(具体拘留天数未公开);

- 门店立即停业整改,销毁所有被污染食材及器具;

- 市监局当场行政处罚,责令彻底清洁并规范操作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该店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员工也有健康证,但依然未能阻止人为恶意污染事件的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

1. 行政责任:

该员工的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第34条“禁止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规定,同时涉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寻衅滋事”,故被行政拘留。

2. 民事责任:

门店可向员工索赔!该员工故意污染食物导致门店停业、商誉受损,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参考2025年3月“海底捞小便门”事件,涉案未成年人父母被判赔220万元天价赔偿。

3. 刑事责任门槛:

若该行为造成消费者严重健康损害(如中毒、死亡),可能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最高可判死刑。但本案因发现及时,未造成实际危害,故未刑拘。

犯罪心理分析:

- 报复社会型:对工作不满,通过极端行为发泄;

- 博眼球型:拍摄视频求关注,忽视法律后果;

- 无知侥幸型:认为“只是恶作剧,不算犯罪”。

“拖鞋珍珠”事件虽是个例,却暴露了餐饮行业的管理漏洞和法律意识的薄弱。唯有严惩作恶者、强化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喝上“放心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