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来了! 深圳:上班可穿拖鞋,伞放门外! 城市更抗造
发布时间:2025-09-23 00:20 浏览量:1
深圳的台风天,总能让打工人们深刻理解什么叫“同风不同命”。
作为一名资深深圳打工人,我已经掌握了判断台风真假期的终极标准——看看香港挂没挂八号风球。如果挂了,那么香港朋友开始欢度“台风假”,而我们深圳打工人,则一边羡慕嫉妒恨,一边检查手机里有没有收到老板的“明天正常上班”通知。
这不,超强台风“桦加沙”来了,深圳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都停课两天,孩子们在家欢呼雀跃。而我们这些成年人,却还在默默祈祷:明天早上起床,会不会看到停工通知?
01 深圳人的台风觉悟
说实话,深圳人面对台风的心理素质,绝对是全国顶尖的。当我们看到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发布时,第一反应不是“要不要放假”,而是“明天要不要提前出门,免得迟到”。
瞧瞧这次台风“桦加沙”,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气势汹汹。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处处长王常效都说了,这可能是自2018年“山竹”之后影响深圳最强的台风。
按照这个架势,要是放在别的城市,恐怕早就严阵以待了。但深圳打工人关心的却是:“明天地铁不会停运吧?打车会不会加价?”
这就是我们的台风觉悟——放假随缘,上班必须准时。
02 香港的八号风球,深圳人的“比惨”大会
每次台风来袭,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看看香港朋友们是如何欢度“八号风球假”的。他们晒美食、晒追剧、晒睡觉,而深圳人只能晒一晒自己冒雨上班的“英勇身影”。
为什么香港八号风球就全港放假?其实这背后有深刻的历史原因。香港饱受台风困扰,最强台风所到之处曾一片惨烈。
而深圳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更注重防台风设计,使得在台风来临时,城市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应对。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城市更抗造!
不过,我有个大胆的猜想:香港打工人放假时,是不是也偶尔会想起对岸的我们,然后带着一丝愧疚感,多追一集剧?
03 台风天的职场哲学
在深圳摸爬滚打多年,我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台风天职场哲学。
当台风预警信号达到黄色级别时,托儿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停课,但用人单位只是“可以”根据工作情况安排停工。这个“可以”二字,真是博大精深啊。
当预警升级到红色,用人单位(特殊行业除外)才应“适时停工”。但什么是“适时”?这又要考验HR的语文水平了。
说实话,深圳老板们对台风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安全第一,今天远程办公”;另一种是“这点风浪算什么,当年我创业的时候…”
宝子们,你们遇到的是哪一种呢?不妨对号入座。
04 “五停”才是终极梦想
对于深圳打工人来说,传说中的“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才是终极梦想。不过这座城市启动“五停”的条件极为苛刻,历史上只在2023年超强台风“苏拉”来袭时实施过一次。
想想那是什么概念?整个城市按下暂停键,不用远程办公,不用开视频会议,真正意义上的“台风假”。那天,老深圳人都能回忆起当时的盛况:街上空无一人,只有风声雨声,大家安心在家囤物资、追剧、睡觉。
不过这种机会,比中彩票还难。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得乖乖上班。毕竟深圳速度嘛,台风也挡不住。
05 深圳式防台的智慧
话说回来,深圳之所以不像香港那样动辄放假,也是有底气的。这座城市在防台风方面确实有一套成熟的应对体系。
深圳的建筑物都有防风标准,道路和排水系统也有防涝措施,电力和通信网络也有应急预案。再加上我们高度电子化的交易系统,就算银行和证券公司不开门,只要交易所和证券公司的IT系统正常运营,大家照样可以交易。
难怪深交所在台风天常常照常开业,而港交所则要休市。这种差异,背后是两套不同的城市运行逻辑。
不过,当我冒着大雨赶到公司,发现香港客户因为八号风球而放假时,内心还是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过——今天的活,又干不成了!
所以,下次当你在台风天撑着被吹变形的伞,裤脚湿透地走进办公室时,记得对前台小姐姐笑一笑:“香港同胞放假,我们为深交所保驾护航,这波不亏!”
深圳:上班可以穿拖鞋,伞要放门外! 现在,我只想问屏幕前的你一个问题:明天这场台风,你是在家办公,还是已冒着风雨到岗?不妨在评论区晒出你的“台风天上班打卡照”,看看谁是深圳最拼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