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真正的危机,其实才刚刚开始

发布时间:2025-09-24 20:21  浏览量:3

文 | 李川

西贝最危险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昨晚临睡前刷微博,看到好几个人说:

西贝店里顾客大减,以前晚饭高峰期都要排队,现在只稀稀拉拉的坐了几桌。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一点都不夸张,西贝只用了不到7天的时间。

西贝老板贾志龙现在的心态,我估计是既又窝火后悔:窝火是被老罗“打”了,后悔是自己就不该理他。

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他现在吃掉满满一把了。

我认为:

西贝现在进入了很危险的境地,很可能是创业以来最危险的时候。(注意是:个人观点。)

为什么这么说?

西贝事件爆发之初,我说过:很多事无关对错是非,最怕的是被人贴上标签,一旦这个标签占领了用户的心智,那就很难洗掉了。

比如拿手机领域来说,我们一提到苹果,就会认为高端、时尚。一提到华为,就想到国货、民族、爱国。一提到三星就是电池爆炸。

但小米呢?曾经有很长时间,一提到它就认为是屌丝、性价比。后来,小米花了多少代价,想了多少办法,就是为了洗掉这个印象啊。

餐饮也一样。在罗永浩跟西贝撕扯的这几天里,在西贝一连串昏招之下,现在顾客心智中普遍形成了什么样的印象:

西贝贵。西贝全是预制菜。西贝的儿童餐很坑人。西贝的老板是个老登,土皇帝。西贝不讲理。西贝是智商税。

上面的印象,对不对,是事实吗?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没有那个耐心,也没有那个专业能力去分辨,去科普。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你是支持西贝的?你敢大声公开说出来吗?

但现在呢?你走进商场里,看到西贝,本来你还挺喜欢吃的,但现在你一想到“预制菜”三个字,你还愿意进去吗?

你看到他冷冷清清,你犹犹豫豫之下,可能就去其他店了。有时候还觉得,这样进去,会有点不好意思,怕别人笑话。

比如我,此前我是西贝的忠实消费者,最近几年陆陆续续大概充过七八千块钱了。

我有个朋友说得更“过分”,他说:现在去西贝的都是充值的会员,害怕他倒闭,赶紧去用掉充值金的。我被他吓得也查了一下会员卡,还剩七百多。

这种从众的心理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这就好像我一再举的极端例子:

在一个村里,只要你是破鞋的谣言传开,那你是不是真的破鞋就已经不重要了,就算你拿出证据了,你打官司赢了,但大家私底下还是会说“事出有因”,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蛋、口口相传里,你还是个破鞋。

这种情况下,你还敢跟“破鞋”谈恋爱吗?天下那么多女人,干嘛就非她不娶?

当一个标签贴上了身,从众心理之下,很多看起来固若金汤、牛逼哄哄的品牌,很可能短短几天、数月就溃不成军了。

(更何况现在老罗还在持续发帖,虽然没有直接再拿西贝说事了。但懂得都懂。那种含沙射影的拿捏其实会让你更难受。)

如果一家餐饮店的客流持续下滑,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是:

现金流萎缩、员工收入降低、门店亏损、服务品质下降、负面新闻接连爆出来、更多的门店关闭……

当初跟老罗撕扯,那只是短兵相接,局势很混乱,大家在看热闹。现在是双方休战之后,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了。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一场战争,最危险,最考验人的时候,不是你冲锋的那一刻,而往往是战后各种后遗症、漫长的重建。

现在,西贝要做哪些才能扭转颓势?重新让顾客走进来,树立信心?

说老实话,我想不到大招。

也没有那种吃一粒立即见效的灵丹妙药。可能还是必须多管齐下,而且要花很久才能见效了。

比如说:

全部现做?大降价?推新品?搞更大力度的充值活动?邀请顾客体验?花大把钱请大V发帖?科普预制菜?

危在机前,危大于机。接下来的三五个月,才是真正的大考。可能说生死存亡,都不为过。

到底有没有效?他们会出哪些招?拭目以待吧。我是希望他们活下来的,毕竟有几万员工。也是真的想多吃点现炒现烧的,不然我干嘛不去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