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循环用一次性拖鞋,“节约”不能突破卫生底线

发布时间:2025-09-24 23:25  浏览量:3

近日,某知名酒店的住客发现一次性拖鞋起球粘睫毛,质疑其被循环使用。涉事酒店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出于环保考量,该酒店拖鞋经消毒清洗后会循环使用2-3次。事件曝光后,当地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迅速介入,核查该酒店拖鞋是否属一次性用品及清洗消毒流程是否合规。

“一客一换”是酒店对一次性用品的卫生承诺,也是消费者对住宿卫生安全的基本期待。拖鞋、牙刷等一次性用品的“一次性”属性,直接关系居住安心度,且其成本与卫生保障服务本就包含在酒店收费中。酒店循环使用一次性拖鞋,省的是小额成本,却触碰了卫生安全红线。消费者选择酒店,不仅是购买床位使用权,更是换取放心居住环境。上述隐性“减配服务”,最终透支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有人提出“一次性拖鞋用一次就扔太浪费”,此说法看似合理,实则混淆“节约”与“违规”的边界。卫生监管部门早已明确,界定为一次性用品的均禁止重复使用。倡导节约、减少浪费,绝不能突破卫生底线,更不能牺牲消费者健康。真正的节约应在源头设计与规范引导上发力,比如选用可降解材质、区分一次性与可清洗拖鞋供选择、鼓励住客自带拖鞋等,而非在“一次性”定义上擅动心思。酒店若真心想减少浪费,可透明告知、让消费者自愿选择,偷偷重复使用既违背规定,又让消费者面临健康风险,实属舍本逐末。

一次性拖鞋循环使用并非个例,而是部分酒店卫生乱象的缩影。近年来,从五星酒店用脏浴巾擦杯具、混用抹布,到床单不换、马桶清洁不到位等问题,屡屡挑战消费者信任底线。背后是部分酒店“重效益轻卫生”的短视思维,在成本压力下压缩卫生投入、减少清洁配置、放松标准检查,将“卫生合规”视作负担。但干净卫生是酒店立身之本,无卫生保障,再豪华的装修、贴心的服务都是空中楼阁,卫生口碑一旦崩塌,挽回信任难如登天。

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迅速介入给消费者吃了“定心丸”,但后续依规处罚与督促整改需落到实处。一方面,加大对一次性用品使用情况的日常抽查与突击检查力度,明确判定标准,避免监管漏洞;另一方面,建立长效惩戒机制,将卫生违规与酒店评级、信用记录挂钩,对拒不改正者依法罚款,情节严重的纳入行业黑名单,提高违规成本。同时,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鼓励公众监督,形成共治格局。

一次性拖鞋虽小,却是酒店卫生服务的“试金石”,更是行业责任与诚信的直观体现。当前,消费者对住宿卫生要求不断提升,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持续加大。对酒店而言,与其在一次性用品上“抠成本”,不如专注规范服务与绿色创新,做好清洁消毒,守好卫生标准,通过合规路径践行环保理念。毕竟,没有消费者愿为不安全住宿买单,也没有行业能靠“违规节约”长久发展。

卫生无小事,细节见真章。希望涉事酒店能成为行业警示,让其他酒店从业者清醒认识到,卫生底线是行业生命线。唯有坚守合规准则,兼顾卫生安全与绿色发展,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推动酒店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住客都能住得放心、安心。

文字:孔德淇;

主编:杨燕玲;

监制: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