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鞋子被爆出,伤身又致癌!这4种鞋子别买,免费送也不要!

发布时间:2025-09-25 11:38  浏览量:1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上升,现在的人,在穿衣打扮方面也非常讲究,以鞋子为例,不光要穿的舒服,更要讲究款式和搭配。

而随着需求的上涨,如今市面上的鞋子各式各样,甚至分出了各种功能。

但很多时候,人们却忽略了鞋子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安全。

那些看着漂亮,穿着舒服的鞋子,有的却暗藏风险,严重的甚至有致癌风险。

早在2019年,就有一场让人震惊的抽检结果公开,青岛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40批次老人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34款含有危险化学成分。

部分样品甚至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而这种物质早已被认定为强致癌物。

2021年,央视再次出手,调查了40款老人鞋,发现8款不合格,其中一款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标高达302倍。

这种物质不仅威胁老年人健康,还有可能通过皮肤吸收,长期积累造成肝功能损害,甚至诱发肝癌。

这些鞋子打着养生防摔的旗号,实则在用最劣质的材料伤害最脆弱的人群。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些老人鞋并不便宜,价格从一两百到四五百不等,很多老年人省吃俭用买来健康鞋,却不知脚下踩着的是慢性毒药。

2020年长沙曾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一名3岁的男童穿着洞洞鞋乘坐电梯时,鞋子被卷入缝隙,一半脚趾被截断,骨头和神经全部断裂。

因为这种鞋子因为是EVA或PVC材质,柔软易变形,跟电梯摩擦力极大,一旦卷入,几乎无法挣脱。

而且这种鞋子不仅危险性高,化学安全问题也极其严重,2023年6月,环保组织无毒先锋对五大电商平台上的50双PVC材质童鞋进行抽检,结果显示,41双邻苯二甲酸酯超标,最高超标805倍。

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对儿童健康的严重威胁,长期穿这种鞋,可能导致性早熟、发育异常、内分泌紊乱。

特别是儿童穿洞洞鞋活动量大,出汗多,鞋子透气性差,容易滋生细菌,诱发脚气和皮肤病。

而且这种鞋支撑力差,孩子脚型未定形成,长期穿着会造成扁平足、足弓塌陷、走路内八字,对身体发育极其不利。

如果说洞洞鞋是隐形炸弹,那踩屎感拖鞋就是慢性杀手,这种软底拖鞋近年来被大量推广,广告称走路像踩在云朵上,但实际上,鞋底软到毫无支撑力。

脚部缺乏支撑,长时间穿着容易造成足底神经压迫、足弓变形、脚肿腿酸、甚至脊柱侧弯。

特别对儿童而言,踩屎感拖鞋更是绝对不能穿的鞋,儿童骨骼尚未发育完全,长期穿这种鞋走路,会导致功能性扁平足、走路不稳、足部畸形等问题。

即使是成年人,穿这种鞋在湿滑地面上也极易摔倒,毫无安全保障。

有些人喜欢在家里长时间穿这种软底鞋,觉得舒服,其实是在慢慢伤害自己的身体结构,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任何错误的支撑都会影响全身健康。

劣质雪地靴

雪地靴的危险,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这种看起来温暖厚实的鞋子,其实因其内部空间过大、包裹性差,穿着的时候脚掌根本没有支撑。

为了不让鞋子掉,脚趾需要用力抓地,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脚趾肿胀、甲沟炎。

儿童穿雪地靴问题更大,会影响足部肌肉发育,容易形成八字脚,甚至走路外翻内旋,成人穿雪地靴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选择合脚、支撑性强的款式,否则穿着走远路,脚底疲劳感会非常明显。

更要注意的是,雪地靴内部材质很多都使用回收棉、劣质布料,容易滋生细菌,穿久了脚臭、脚癣接踵而至。

很多消费者在网购时容易被价格和外观吸引,忽视了鞋子的真正安全问题,有些三无产品甚至连厂名厂址都没有,执行标准模糊,售后服务更是空谈,穿上这样的鞋子,不仅得不到保障,还可能落下病根。

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这类人群,对鞋子的依赖更大、身体抵抗力更弱,选择错误后果更严重。

消费者在选鞋时,一定要注意几个关键细节,比如选鞋时间建议安排在下午,这时候脚部略微肿胀,更接近日常状态。

试鞋时要两只脚同时试穿,避免左右尺寸不一的问题,鞋底要选前1/3可自然弯曲、鞋头鞋跟有适度硬度的款式。

材质方面要尽量避免PVC、回收塑料,优先选择EVA、布面、真皮等透气性和支撑性好的材质。

购买时要看清产品是否标注执行标准(如GB30585-2014)、是否有三包凭证,网购建议选择有运费险的店铺,收到后第一时间查验标签和气味。

面对这些毒鞋子的频频曝光,监管部门也在逐步加大整治力度,但要真正从源头杜绝问题,还需要企业有良心,不能用软便宜做噱头,牺牲消费者的健康,更不能为了利润降低安全标准。

消费者也要提高识别能力,不能再只看价格和外观,穿错一双鞋,付出的可能是健康的代价,免费的也不能要,毕竟你不知道这双鞋子背后藏着多少化学危险。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