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年我考上军校,探亲遇老师,一句话勾起回忆:棉鞋情,记得吗?

发布时间:2025-09-27 11:15  浏览量:1

81 年我考上军校,探亲遇老师,一句话勾起回忆:棉鞋情,记得吗?

1981 年冬天,北风跟小刀子似的刮脸,李建国揣着军校录取通知书,坐了三个小时绿皮火车,终于回到了老家靠山屯。他身上穿的还是入伍时缝的蓝布棉袄,袖口磨得发毛,可胸前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 胸章亮得晃眼 —— 这是全村第一个考上军校的娃,走到哪儿都有人笑着打招呼。

“建国!可算回来了!” 村头小卖部的王婶探出头,手里还攥着给孙子织的毛衣,“你妈昨天就来问了八回,说火车是不是晚点了。”

李建国笑着应着,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刚拐过老槐树,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蹲在墙根下,正给自行车补胎。灰扑扑的棉袄,戴着顶洗得发白的蓝帽子,侧脸的皱纹里还沾着点黑泥 —— 是他的初中班主任,张福生老师。

“张老师!” 李建国喊了一声,快步走过去。

张老师回过头,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笑了,手里的胶水刷子都差点掉地上:“是建国啊!都长这么高了,穿上军装更精神了!” 他拍了拍李建国的胳膊,掌心的老茧蹭得人发暖,“这是放假探亲?”

“嗯,刚到村口。” 李建国蹲下来帮着递工具,看着老师冻得通红的手指,心里忽然一热,“您怎么还自己补胎?天这么冷,等暖和点再弄呗。”

张老师摆了摆手,往车胎上抹着胶水:“不碍事,这点活儿算啥。对了,你还记得不?当年你冬天总穿双单鞋,脚趾头冻得跟红萝卜似的,上课老往桌子底下缩。”

这话一出口,李建国的眼睛瞬间就热了。三十多年前的事儿,像老电影似的在脑子里转了起来。

那时候他上初二,家里穷得叮当响。爹早逝,娘一个人拉扯他和妹妹,冬天能有件不露棉絮的棉袄就不错了,更别说棉鞋。每到数九寒天,他就穿着娘纳的单布鞋上学,雪水渗进鞋里,脚冻得又麻又疼,下课不敢跑,上课不敢动,生怕一使劲就把冻僵的脚趾头蹭破。

有一回早读,他正低着头搓脚,张老师悄悄走到他身边,把一双旧棉鞋放在了他桌底下。那鞋是深蓝色的灯芯绒面,鞋帮上缝着两道补丁,鞋底是厚厚的千层底,摸上去软乎乎的,还带着点淡淡的肥皂香。

“穿上吧,我儿子去年穿小的,还能凑活穿。” 张老师声音压得低,怕别的同学看见伤他自尊,“别冻坏了脚,耽误上课。”

李建国当时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他捧着那双棉鞋,大小正合脚,暖乎乎的热气从鞋里钻出来,顺着脚底板一直暖到心里。后来他才知道,那根本不是张老师儿子穿小的鞋 —— 张老师就一个女儿,那鞋是他爱人连夜赶做的,鞋面是攒了半个月的布票买的灯芯绒,鞋底纳了整整三个晚上。

“怎么能不记得?” 李建国声音有点发哑,“那鞋我穿了两年,后来妹妹上学,我又改小了给她穿,鞋帮补了又补,最后实在不能穿了,娘还舍不得扔,说留着做个念想。”

张老师笑了,把补好的车胎打气,拍了拍:“你这孩子,当年就实诚。我记得你穿了棉鞋之后,上课腰板都直了,期末考试还考了全班第三。” 他顿了顿,擦了擦手上的灰,“后来听说你去当兵,我就知道你准有出息 —— 肯吃苦,又懂事,到哪儿都差不了。”

李建国心里暖烘烘的,想起临走前娘塞给他的布包:“张老师,我娘让我给您带了点东西。” 他打开包,里面是一坛腌好的芥菜疙瘩,还有一双新纳的布鞋,“我娘说,您冬天骑车冷,这鞋底子厚,穿着暖和。芥菜是自家腌的,您尝尝。”

张老师愣了一下,接过布鞋摸了摸,眼眶有点红:“你娘也太客气了。这么多年了,还记着我这点小事。”

“这可不是小事。” 李建国认真地说,“当年要是没有您那双棉鞋,我冬天上课都坐不住,哪能有后来的成绩。我到了部队,总想起您说的话 —— 做人要踏实,做事要认真。现在考上军校,我更得好好学,将来报效国家,也不辜负您的期望。”

张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好,好啊。看到你们这些学生有出息,比我自己涨工资还高兴。” 他看了看天,“快回家吧,你娘该等急了。有空来家里坐坐,我给你泡你爱喝的茉莉花茶。”

李建国点了点头,帮着把自行车扶起来,看着张老师骑车走远,才转身往家走。北风还在刮,可他一点都不觉得冷了 —— 想起那双带着肥皂香的棉鞋,想起老师当年的眼神,心里就像揣着个小火炉,暖得发烫。

回到家,娘看见他,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李建国把遇到张老师的事儿说了,娘抹了抹眼角:“你张老师是个好人啊。当年他知道咱家难,不光给你棉鞋,还偷偷塞给我五块钱,说是学校的补助,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他自己的工资。”

李建国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拿出自己第一个月的津贴,塞给娘:“娘,等我放假回来,咱们买些营养品去看张老师。以后我有能力了,一定好好孝敬他。”

娘笑着点了点头,眼眶里闪着光:“好,好。娘就知道,我儿子没白养。”

那天晚上,李建国躺在炕上,看着窗外的月亮,又想起了那双棉鞋。那不仅仅是一双鞋,是老师的心意,是长辈的关怀,更是他人生路上最温暖的光。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这份情,不能忘了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后来,李建国在军校成绩优异,毕业后分配到了部队,成了一名优秀的军官。每年探亲,他都会带着礼物去看张老师,陪他聊聊天,说说部队的事儿。而那双补了又补的棉鞋,娘一直留着,放在衣柜最底层,成了家里最珍贵的念想。

感谢鉴赏,多谢关注

[注:本文为虚构故事,旨在展现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非真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