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像走路,不需要准备好了才动手,只要迈出第一步,

发布时间:2025-09-29 07:20  浏览量:2

总有人把写作比作登山,说它需要俯瞰全局的谋略与攀登高峰的毅力。

可于我而言,写作更像走路——不必等把跑鞋擦亮、路线规划完美。你踉跄迈出的第一步,远比坐在原地空想一百次更有意义。

之前我曾困在“准备”的泥沼里许久。为了写一篇关于老街的散文,我提前一周搜集资料:从老街的建置年份到名人足迹,从青石板的材质到巷口老树的品种,笔记记了满满三页,却在打开文档时盯着空白屏幕两小时,一个字也敲不出来。

后来某天路过老街,看见卖糖画的老人正用勺子在石板上勾出游龙,糖浆在凝固的脆响里混着孩童的笑,我突然掏出手机,凭着当下的悸动敲下第一段话。其实文章素材就在生活里。

那些曾被我视作“必备”的资料,反倒成了后续润色的点缀,真正让文字活起来的,是我迈出“记录”这一步时,心头那阵滚烫的真实。

这像极了学走路的经历。没有哪个孩子是先学会力学原理再起身迈步的,都是在大人的搀扶下,先晃悠悠抬起一只脚,哪怕下一秒就摔坐在地,也会咯咯笑着再试一次。

我孙女学走路时,总爱盯着自己的小鞋子发呆,仿佛要研究透鞋底纹路才肯动。直到某天她看见远处的玩具车,突然挣脱大人的手,跌跌撞撞冲过去——那一步没有“准备”,只有“想要”,却让她从此解锁了行走的快乐。

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你担心用词不精准、结构不完整,可若不先把脑海里的碎片落在纸上,那些精妙的想法只会像指间的风,吹过就没了痕迹。

见过太多人把“等准备好”挂在嘴边。有人想写小说,说要先读完百部经典再动笔;有人想写随笔,说要等生活有了“值得写的故事”再开始。

可经典永远读不完,生活的“精彩”也没有标准答案。就像走路时不必等路上没有石子再出发,写作也无需等所有条件完美再动笔。

你写的第一句话可能笨拙,第一段可能杂乱,但就像走路时的每一步都在调整平衡,那些“不完美”的文字,其实都在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如今我写东西,再不会执着于“准备充分”。想到某个选题,就立刻写下标题和三个核心观点;有了某个感悟,就随手记在备忘录里。这些零散的“第一步”,渐渐拼凑出一篇篇完整的文章。就像走路时,你不会记得自己走了多少步,但每一步都带你离目的地更近。

写作从来不是一场需要精密筹备的战役,而是一段始于足下的旅程。别再等“准备好”的那天,此刻就拿起笔或打开文档,写下第一句话——就像你当年第一次迈开腿那样,勇敢一点,你会发现,走下去,路自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