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防摔倒,这些细节要注意!做好 5 点,在家出门都安心

发布时间:2025-09-28 17:27  浏览量:1

叔叔阿姨们,咱们年纪大了,腿脚不如年轻时灵活,一次不小心的摔倒,可能要躺好久才能恢复。其实很多摔倒不是 “突然发生” 的,而是家里的环境、穿的鞋子、出门的习惯没注意细节。今天就跟大家说 5 个 “防摔倒关键细节”,不用花大钱,日常多留意,就能减少风险,在家出门都踏实!

家里是最容易摔倒的地方 —— 地毯卷边、电线乱拉、地面有水,都可能让人不小心滑倒。我邻居张阿姨之前就因为客厅地毯没铺平,晚上起夜时被绊了一下,崴了脚踝,养了一个月才好。其实花半小时整理下,就能让家变安全。

怎么做:重点查 3 个地方 ——

地面:卫生间、厨房地面要保持干燥,洗完澡用防滑地垫(选带吸盘的,别用薄款容易滑),洒了水马上用干拖把拖干;别在走路的过道放杂物,比如门口别堆鞋盒,客厅别摆小凳子,避免走路时 “绕不开”。家具:沙发、椅子高度要合适,坐下时脚能完全踩地,站起来不用 “使劲撑”(可以在椅子腿下垫木块调高度);床旁边放个矮柜,晚上起夜时能扶一把,避免直接起身站不稳。照明:走廊、卫生间、卧室门口要装 “感应灯”,晚上起来不用摸黑找开关;台灯选 “暖光灯”,光线别太暗,尤其看报纸、找东西时,别让眼睛看不清路。

别踩坑:别用 “太滑的拖鞋”!家里的拖鞋选带纹路的防滑款,别穿塑料底、光面的拖鞋,洗澡时穿专门的浴室防滑拖,去年我爸穿光面拖鞋在卫生间滑了一下,幸好扶着墙没摔重,后来换了防滑拖就再也没出过事。

出门走路时,鞋子不合脚、鞋底不防滑,遇到下雨天或结冰路,很容易摔倒。很多叔叔阿姨爱穿软底布鞋,觉得舒服,但布鞋鞋底薄,遇到湿滑路面特别容易打滑。

怎么做:选鞋记住 “3 个要点”——

鞋底:选 “纹路深、有弹性” 的鞋底,比如橡胶底的棉鞋或运动鞋,用手掰鞋底,能弯但不会断,纹路间距至少 1 毫米,别选光面、纹路浅的鞋底(比如塑料底单鞋),雨天踩水容易滑。鞋型:选 “圆头、不挤脚” 的鞋,脚趾能在鞋里活动,别穿尖头鞋或高跟鞋(哪怕低跟也别穿),避免走路时脚趾发力不均;鞋帮选 “带点支撑” 的,比如高帮棉鞋,能护住脚踝,减少崴脚风险。穿脱:别穿 “需要系鞋带的鞋”,选魔术贴或搭扣款,避免鞋带松了没发现,踩鞋带绊倒;出门前检查鞋子有没有破损,比如鞋底开胶、鞋跟松动,有问题及时换,别 “凑活穿”。

别踩坑:别 “穿旧鞋出门”!有的阿姨觉得旧鞋舒服舍不得扔,但旧鞋鞋底纹路磨平了,防滑性差很多,去年我姨穿了 3 年的旧布鞋出门,下雨天摔了一跤,后来专门买了防滑运动鞋,出门再也不慌了。

很多摔倒发生在 “起身瞬间”—— 比如从沙发上猛站起来、从床上快速坐起,这时血压容易突然变化,脑子一过性缺氧,容易头晕站不稳。我爷爷之前就因为早上起床太急,刚站起来就晃了一下,幸好扶住了床头没摔倒。

怎么做:不管是从床上、沙发上还是椅子上起来,都要 “慢 3 步”——

先坐 30 秒:比如睡醒后,别马上坐起来,先侧躺,用手撑着床垫慢慢坐起,后背靠在床头,坐 30 秒,感受下有没有头晕;再站 30 秒:坐好后,别直接站起来,先把脚放在地上,身体前倾,双手撑在膝盖上,慢慢站起来,站在原地等 30 秒,别着急走路;最后走:站稳后,先慢慢挪两步,感觉脚步稳了,再正常走路,避免刚起身就迈大步。

别踩坑:别 “着急做事”!比如听到电话响、水壶开了,别猛地起身去接,先稳一稳,再慢慢走过去,宁愿让电话多响两声,也别拿安全换 “快一点”。

出门在外,路面状况、天气变化都可能增加摔倒风险。比如下雨天路滑、早晚高峰人多拥挤,都容易出意外。做好 “提前规划”,能减少很多麻烦。

怎么做:重点注意 3 个场景 ——

天气:雨天、雪天尽量别出门,非要出门的话,穿防滑鞋,撑伞别单手撑(另一只手可以扶着路边的栏杆),走路时 “小步慢走”,别迈大步,避免踩进水坑或冰面。时段:早晚高峰别去人多的地方,比如菜市场、超市,人挤人容易被推搡摔倒;早上别太早出门(尤其冬天),天亮了、路面结冰化了再出门,避免摸黑走路看不清路。路线:出门走 “熟悉的路”,别走没走过的小巷子,避免路面有台阶、坑洼没发现;过马路走斑马线,别横穿马路,等红绿灯时站在路边安全区域,别站在机动车道旁边。

别踩坑:别 “手提重物走路”!比如买完菜提着大袋子,容易让身体失衡,走路时重心不稳,建议用双肩包或手推车,把东西分开放,减轻一只手的负担,去年我妈提着重菜篮出门,差点因为重心歪了摔倒,后来用了手推车,出门轻松多了。

腿脚有力、平衡感好,摔倒的几率会大大降低。不用刻意去健身房,在家做两个简单动作,每天练 10 分钟,就能帮腿脚 “练力气”。

怎么做:两个动作安全又简单 ——

扶墙踮脚:站在墙边,双手轻轻扶着墙,双脚与肩同宽,慢慢踮起脚尖,再慢慢放下,每次做 10-15 次,每天做 2 组,能锻炼小腿肌肉,增强脚踝力量;单腿站立:坐在椅子上,先抬起一只脚,保持 30 秒,再换另一只脚,不用抬太高,脚离开地面就行,每天做 2 组,能练平衡感(如果站不稳,就双手扶着椅子扶手,别勉强)。

别踩坑:别 “做剧烈运动”!比如爬高楼、快跑,这些运动对膝盖和脚踝压力大,反而容易受伤,练力气要 “循序渐进”,从简单动作开始,觉得累了就歇会儿,别硬撑。

其实防摔倒不难,关键是把这些细节融入日常 —— 家里多收拾下、出门选对鞋、起身慢一点,坚持下来,就能减少风险。毕竟咱们年纪大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少摔一次,自己少遭罪,儿女也放心。

问大家个事儿:你在家或出门时,有没有遇到过差点摔倒的情况?是因为地面滑还是鞋子不合适?评论区跟我说说,下次教大家对应的解决办法!

对了,很多叔叔阿姨问 “家里要不要装扶手”,下次我专门写篇文章,教大家 “哪些地方装扶手最实用”,记得关注我,别错过实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