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86年结婚,探亲看到3名战士在宿舍安装火炉,打了姐夫一巴掌

发布时间:2025-10-01 03:19  浏览量:1

王青霞是我大姐,她从小性格刚烈,做事风风火火,和我们几个妹妹都不太一样。我们家姐妹五个,她是老大,从小就担起长姐的责任。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生活条件艰苦,但她从不叫苦,反而特别要强。记得她上中学那会儿,别的女孩子都羞涩内向,不敢和男生多说话,可大姐偏偏爱打篮球,还常常和一群男同学在球场上奔跑拼抢。有一次放学后我等她,左等右等不见人影,最后在墙外听见篮球声,才发现她正挥汗如雨地打球。两个男生在旁边议论,说三班的赵建军对她有意思,球场上总是悄悄照顾她。那时我还不懂感情,但那句话却悄悄埋在了我心里。

后来我才明白,那个赵建军,就是我未来的姐夫。1978年冬天,新兵入伍那天,大姐拉着我去送行,她悄悄递出一个写满字的笔记本,送给了穿军装的赵建军。从那天起,部队的信件开始一封接一封地寄来,邮票我都攒着,成了我童年最珍贵的收藏。我替大姐寄过两次亲手织的毛衣,一针一线都是她的心意。1982年,赵建军突然断了音讯,大姐茶饭不思。直到半年后才得知他在演习中负伤住院。大姐二话不说,第二天就坐火车赶往东北。两天两夜的路程,她回来时满脸疲惫却满眼笑意,告诉我们赵建军立了功,提了排长。他还托大姐给父母带了翻毛皮鞋、哈尔滨红肠和沈阳老八件,花光了一个月工资。

从那以后,赵建军每年探亲都来我们家,父母把他当亲儿子待。可我总发现,只要大姐看他一眼,姐夫就低头躲闪,好像特别怕她。1986年他们结婚,春节我随大姐去东北探亲。住的屋子是仓库改的,四处漏风,姐夫叫战士来修房换玻璃、安炉子。可没想到,大姐竟抬手给了姐夫一巴掌:“谁让你占公家便宜?马上把东西还回去!”那一声响亮的耳光让我震惊,姐夫却只是捂了下脸,低声说:“好,我去还钱。”他没有争辩,也没有生气,转身就去处理。

我曾劝大姐,姐夫是连队指导员,不该这样当众责罚。大姐却说,绝不能让他有半点私心。父母也劝她收敛脾气,好好说话。可大姐就是大姐,她对公婆孝顺无比,老人住院、治病、办丧事,全是她出钱出力。她和姐夫两地分居多年,随军随迁成了常态,但她毫无怨言。两个孩子是她一手拉扯大,家务从不推脱。姐夫在部队干了三十六年,从排长一路升到基地后勤部部长,退休时荣誉满身。而这一切背后,是大姐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撑与付出。

如今他们都六十多岁了,岁月磨平了棱角,大姐也不再那么火爆。可那年那一巴掌,我始终记得。那不是暴力,而是一个女人用最直接的方式守护着她丈夫的清白与前程。他们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却用平凡的日子写满了责任、忠诚与深爱。在我们全家人心中,他们是风雨同舟的典范,是值得敬重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