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女鞋第一,如今市值蒸发98%:鞋王是怎么败给“自己人”的?
发布时间:2025-10-03 17:48 浏览量:1
如果你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走进任何一条热闹的步行街,你几乎绕不开一个名字:达芙妮。
那时的达芙妮,就像是女人们的第二个家,无论是周末约闺蜜逛街,还是发工资后犒劳自己,进商场第一眼看到的,往往是达芙妮的招牌。
最辉煌的年份,全国有6881家门店,从一二线大城市到县城镇街,几乎千城一面。
明星代言人刘若英、杨幂、刘诗诗轮番出镜,广告语“漂亮不打折,美丽100分”成了无数女生的口头禅。
2012年,它的营收突破105亿港元,市值逼近170亿。达芙妮稳稳坐在“女鞋第一品牌”的宝座上。
可如今再回头看,当年的鞋王几乎成了“绝迹物种”:门店缩到只剩几百家,2015到2019年间亏损40亿,市值蒸发98%,2020年甚至宣布彻底退出实体零售。
一代鞋王,短短十几年间从巅峰坠落。
01故事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
张文仪,一个来自台湾的鞋匠,靠着一手制鞋手艺,决定南下到大陆碰碰运气,那时的福建莆田,还只是个代工聚集地,没什么响亮的品牌。
他租了个小作坊,做的鞋质量过硬,价格却很亲民。
主打口号是“百元鞋,千元质”,再加上敢于承诺“三包服务”,一下就打动了消费者,批发商争着拿货,销量一路走高。
1987年,他又拉上妹夫陈贤民,两人合伙成立永恩国际,先在香港做出口,把鞋子卖到美国。
没多久,订单滚滚而来。
眼见机会在大陆,1990年,他们正式注册品牌“达芙妮”,开始杀回内地市场。
定位很精准:做大众女鞋,让普通女人也能穿得漂亮。
这一步棋,踩在了时代节奏上,改革开放带来的消费升级,女性开始追求时尚,但高端品牌太贵,市场急需价格合适的漂亮鞋。
达芙妮,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九十年代中期,张文仪看准零售的红利,推动直营+加盟并行模式,鞋厂自己生产,门店自己卖,利润全留在集团内部。
结果,达芙妮就像开了挂一样狂奔:
1997年,门店数突破1000家;
2003年,超过3000家;
到2012年,冲上6881家,真正做到了满街都是。
明星代言的打法,也帮品牌刷足了存在感,刘若英的知性、杨幂的俏皮、刘诗诗的优雅,覆盖了从都市白领到学生群体的全层次人群。
“漂亮不打折,美丽100分”的广告语,在公交站牌、电视台、杂志封面铺天盖地。
很多女生的记忆是这样的:发了工资,第一件事是和同事去达芙妮试鞋,店里几乎总是人头攒动,试鞋区的凳子永远不够坐。
2012年,达芙妮的营收达到顶峰,105亿港元,市值飙到170亿,彼时它在女鞋行业的地位,就像今天的海澜之家在男装界。
可繁荣往往也是危险的开始。
02家族企业的最大问题,从来都不是市场,而是人心。
张文仪和妹夫陈贤民,一个管市场,一个管工厂,早期配合无间,但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矛盾不可避免。
1998年,两人分歧彻底爆发,陈贤民一气之下甩手去了加拿大养老。
偏偏这时候,张文仪自己也摊上大事,他跑去台湾投资食品厂,结果卷进假土地买卖。
2004年案子败露,他潜逃三年,2007年在澳门赌场被捕,判刑一年。
企业失去了稳定的掌舵人,库存像山一样堆起来,渠道混乱不堪,最后没办法,只能把陈贤民请回国,重新救火。
这一出出家族戏码,让达芙妮彻底暴露了软肋:公司没有制度,靠的是亲戚和信任。
亲戚一旦闹掰,整个公司就跟着一起摇晃,鞋子做得再好,也挡不住家族翻脸。
在张文仪和陈贤民渐渐退场后,公司需要新一代接班人。
于是,陈贤民的儿子陈英杰登上舞台。
问题是,这位少东原本的梦想是当摇滚歌手,根本没接受过什么管理训练。
23岁就被硬推到总经理位置,底下老员工谁服?
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胆劲。陈英杰上任后,甩出“三板斧”:
第一,请S.H.E代言,强调年轻化。
第二,自建电商平台“耀点100”,和百度、雅虎合作,搞线上下单线下取货。
第三,稀释家族股权,引第三方投资,让公司更市场化。
短期内,这些动作带来了光环,2012年,营收和门店双双冲顶。
可从长远看,这些“改革”其实留下了致命隐患。
加盟商体系被破坏,直营负担过重;自建电商平台没打赢淘宝京东,白白烧掉巨额资金;股权被稀释后,家族内部对立更尖锐。
年轻人的冲劲,往往和经验成反比。
032015年开始,达芙妮的财报就不好看了。
2015年亏损3.8亿,2016年亏8.37亿,2017年再亏7.42亿,2018年更是亏掉10亿,四年累计亏损超过30亿,到2019年总额达到40亿。
与此同时,门店就像被按下了“关门键”:
2015年关805家,2016年关1030家,2017年关1009家……
从巅峰的6881家,一路跌到只剩几百家。
市值也跟着断崖式下跌:从170亿港元,跌到不足3亿,几乎等于被市场判了“死刑”。
曾经一条街两家达芙妮,如今整个商圈都找不到一间。
就在公司摇摇欲坠的时候,陈英杰的私生活也成为媒体的焦点。
2010年,他在酒局上认识了比自己小13岁的演员韩雨芹,张国立的徒弟。两人很快陷入热恋。
陈英杰的求婚方式堪称教科书级豪气:三亚海岛包场,婚礼上12台宾利迎亲,震惊四座。
婚后,他频繁缺席公司会议,注意力更多放在家庭生活上,甚至有传闻说,他为韩雨芹定制镶钻高跟鞋,成本上万却卖999元,被内部人讥讽为“爱情工程”。
于是,“红颜祸水”的标签很快被贴在韩雨芹身上。
可冷静来看,达芙妮的败局,早在她出现之前就埋下,战略失误、渠道失衡、家族内斗,才是真正的核心原因。
韩雨芹的存在,只是让故事更有戏剧性。
企业的倒下,人们总想找个浪漫化的解释,可惜,真正杀死达芙妮的,不是女人,而是管理。
2020年,达芙妮宣布彻底退出实体零售,转型线上。对外说是轻资产化,对内其实是无奈的抽身。
很多人以为,“鞋王”的历史就此落幕。
可2023年,它在抖音上意外翻红,年轻消费者没什么历史包袱,只看款式和价格,于是达芙妮的女鞋月月霸榜。
新掌舵人王俊采取“批发+授权+直播”的打法,让品牌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
今天的达芙妮,或许还能在抖音和直播间里找回一点存在感。可那顶“鞋王”的王冠,不知还能否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