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久了才知道:不做好这6个鞋柜细节处理,玄关还是会很乱!
发布时间:2025-10-04 01:02 浏览量:1
相信在不少人的观念里,都认为玄关有一组鞋柜,能满足日常收纳需求就够了。当然,鞋柜面积肯定也是越大越好。
然而,若鞋柜细节处理考虑不到位,即便鞋柜面积再大,空间也还是会不够用,以至于玄关乱糟糟的。
本期就来聊聊鞋柜的“细节处理”,虽然看似不太起眼,但却是能让玄关保持干净的关键。
一、底部加个层板
鞋柜底部留空10cm,算是十分常见的设计了。一来方便了鞋子收纳,二来也方便了卫生打理。
可住久了就会发现,正因为底部做了留空处理,我们习惯把各种鞋子踢进去收纳,一旦空间不够,整个玄关都会特别乱。
所以,最合理的设计,应该是给底部加层板。一层集中收纳外穿鞋,一层集中收纳拖鞋。既扩展了收纳空间,又做到了互不干扰。
至于尺寸,放拖鞋的那一层做到12cm高,放外穿鞋那一层做到16cm高就行了。
二、一定要有抽屉
不少人在做鞋柜时,认为中间有块“镂空区”就可以不要抽屉了,并且认为这样随手放东西比抽屉更加方便。
可实际上,太依赖镂空区的结果,就是什么东西都想往上放,以至于越住越乱。
所以,就算鞋柜空间再小,也一定要做1~3个抽屉设计,方便收纳一些零碎的小物品。比如酒精喷雾、护手霜、快递刀等高频小物。
三、隔层要精细化
鞋柜内部隔层尺寸,往往就决定了鞋柜的收纳力。如果不做考虑,以均分的方式来设计,很容易出现“收纳过剩”的情况。
所以,我们在设计鞋柜隔层时,一定要给尺寸做“精细化”处理。
比如备用拖鞋10cm高、平底鞋12cm高、运动鞋14cm高、高邦鞋和高跟鞋16~18cm高等。
如果你嫌太麻烦的话,那么就给鞋柜多做一些隔层,并安装上A柱,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隔层高度。
四、极窄鞋柜设计
鞋柜的理想深度是在35cm左右,如果家里的玄关做不了也不用担心,换个思路,做“极窄鞋柜”同样很实用。
1)18cm深的鞋柜:隔层可以25cm均分,然后利用鞋架做“横向叠加”收纳。虽然收纳力有限,但收纳当季鞋子没有一点压力。
2)12cm深的鞋柜:可以做“翻斗柜门”设计,将鞋子斜插进去收纳,既整洁又干净。
3)16cm深的高柜:隔层做19cm高左右,然后中间再增加一块斜板,不仅可以最大化扩充收纳力,还特别有创意。
4)25cm深的鞋柜:隔层可以倾斜安装,大概80度左右,然后在中间或者侧面安装一根金属条就行。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延续这种思路,处理一些无法平放的大码鞋子,只需要在沿口用一个物品固定遮挡住就行。
五、超深鞋柜设计
说完极窄鞋柜,再来说一说深度超过40cm的鞋柜。如果还是按照常规方式设计,显然会造成浪费。
1)40cm深的鞋柜:隔层内缩10cm,利用柜门做收纳。既不会影响柜门闭合,也能扩充收纳力。(铰链质量一定要好)
2)50cm深的鞋柜:若鞋柜已经做好了,可以用“扎带+轨道+拉篮”固定在隔层上,内部鞋子横向放,外部鞋子正常放,既方便了拿取,又能增加收纳。
3)60cm深的鞋柜:用轨道将隔层做成抽拉结构,可以满足两排鞋子并排收纳需求。(50cm以上都可以做抽拉隔层)
六、一定要有挂衣区
玄关不仅仅只有鞋子,还有其它物品。就拿衣服、包包、帽子来说,若鞋柜没有空间收纳的话,这些物品就可能会被随手搭在沙发上、椅子上,导致家里变乱。
所以,一定要给玄关安排一块挂衣区,从根源解决这些凌乱的物品。
比如给玄关一侧的墙面安装上洞洞板,再搭配上置物架和挂钩,就形成了一个灵活的挂衣区。
若认为洞洞板成本太高,还可以用木饰面来处理墙面,不仅实用,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不过最理想的设计,还是给玄关单独规划一块储物间,也不需要太大,有个1平米多点就够了。除了可以收纳衣物、鞋子之外,还可以放置一些大件杂物。
写在最后:
其实一个干净利落的家,一定离不开合理的设计。不仅仅是鞋柜,家里的任何一处细节处理,都将影响到生活的舒适性和整洁。
所以,我们在装修“抄作业”的同时,也要多多思考细节。只有这样,家才美观实用,生活才舒适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