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前后的菜市场对比,昨天挤掉鞋,今天不见人
发布时间:2025-10-07 21:28 浏览量:1
过完节的第一天,我习惯性走到常去的菜市场街道,一眼望去,竟觉得这条街像被人偷偷搬空了似的。而就在昨天,这里挤得连自行车都要侧着身子过,现在整条街空空荡荡,只剩少部分店主守着摊位,微风一刮,我瞬间有种误入电影里“兰若寺”的清冷感。
怀着这份别样的心情往里走,老远就听见卖粽子的大妈用大喇叭吆喝:“粽子,新鲜粽子!”旁边摊位也跟着喊:“葡萄,1块钱一斤!”可仔细一看,买东西的人寥寥无几。要知道昨天,这条巷子的人流量早就达到顶峰,走得慢一点都能被挤掉鞋;买个菜排队就得花十几分钟,老板们忙得头冒热气、汗流浃背。现在倒好,老板们一个个闲得发慌,不是刷着抖音就是追着剧,手机声音开得老大,一句“把我的意大利炮拿来”飘过来,我立马就猜着是《亮剑》。
继续往里面走,更觉落差。以前堆满水灵灵蔬菜的摊位,现在摆着的菜都蔫哒哒的,仿佛也跟着泄了气,叶子上还沾着土。旁边的西红柿也不是之前那种又红又大的,全是小个的,表皮还有斑点,不知道是得了病还是没养好。老板见我一脸惊讶,估计猜透了我的心思,头也没抬:“过完节都这样,进货没人要贵的,节前好货早卖完了。”我伸手捏了捏西红柿,软乎乎的,跟昨天硬挺挺、一掐就冒汁的压根不是一个档次。这时老板又补了句:“不用挑了,就这些,要的话给你便宜点。”可我看着那西红柿,实在提不起兴趣,摇摇头继续往里走。
前方飘来熟悉的肉香味,是卖卤味的摊位。现在玻璃柜里的肉看得一清二楚,猪头肉、酱牛肉、烧鸡摆得整整齐齐;可放在昨天,柜前全是人,放眼望去不是后背就是后脑勺,根本看不清里面的东西。要是节前那几天,买卤味还得提前跟摊主预定留货,来晚了准没份,现在倒好,连个问价的人都没有。
其他摊位也大差不差,零食摊、肉铺、豆腐摊,都没了节前被人围得水泄不通的景象,反差特别明显。逛了一圈,我手里还是空的——要知道节前,哪怕人挤人,我不到一个小时也能拎着满满两大袋菜。现在逛了快两个小时,手里连个塑料袋都没有,就只是慢悠悠地走。熟悉的摊主招呼我买些,我只能摇摇头:“过几天再来吧。”其实家里的菜堆得像山一样,我就是出来看看,这话没敢当面说,怕扫了人家的兴。逛完一圈我赶紧往回走,就怕再遇到熟悉的老板招呼,又不买东西,一聊起来就得二十多分钟。
往家走的路上,对比更鲜明了。节前这条路全是拎着大包小包的人,不是从菜场往家赶,就是往菜场去;街边门店也趁着过节搞满减打折,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可现在,整条街都透着股“没睡醒”的劲儿,估计是还没从节日的热闹里缓过来。
这一刻突然发现,我竟有点怀念节前的拥堵。倒不是非要那几天买东西,只是那种热热闹闹的样子,才像真正过日子的模样——整条街都朝气蓬勃,满是活力。等放假结束,上班的人陆续回归,街上会变回平时的平静,虽没有节前那么热闹,却也不会这么冷清。就像之前听过的一句话:“在最接近幸福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想来也是这个道理,节前菜场的拥挤,不就是最贴近生活的幸福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