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小伤口”变成“大麻烦”!
发布时间:2025-10-20 10:09 浏览量:2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双脚的健康至关重要。数据显示,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轻则皮肤破损、感染,重则面临溃疡甚至截肢。而这些严重后果的源头,往往是一个被忽视的“小伤口”。其实,只要掌握“看、洗、护、穿”四大核心要点,就能为双脚建立坚固的防线。
第一步:“看”——每日一查,识破足部预警信号
糖尿病可能削弱足部神经感知,让许多小问题在无声中蔓延。因此,“每日自查”是第一道防线。建议每天睡前花5分钟,仔细观察双脚:
看部位:重点检查足底、脚趾缝及老茧、鸡眼等部位,寻找破损、红肿、干裂或水泡。
查温度:用手背轻触双脚相同位置对比温度。若单脚持续发凉或同一部位温度异常,可能是血管或神经病变的早期信号,需减少行走并及时就医。
第二步:“洗”——细节控温,避免二次伤害
对糖友来说,洗脚是技术活,水温、时间、手法都关乎安全:
水温严控37℃以下:建议使用温度计,或用手肘内侧(对温度更敏感)试温,避免烫伤。
时长不超10分钟:长时间浸泡易使皮肤软化破损。洗后用白色棉质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注意脚趾缝——白色易于观察微量渗血或脓液。
伤口护理要谨慎:足部有伤口时,伤口处严禁沾水,可用湿毛巾擦拭周围皮肤。
科学修剪指甲:应在光线充足处平着修剪,避免剪得过深或形成圆角,并用指甲锉磨平边缘。切勿前往不规范的场所修脚,以防交叉感染或操作不当。
第三步:“护”——严守“五不”原则,远离隐形风险
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习惯都可能暗藏风险。请牢记以下“五不”原则:
不赤足行走(即使在家)
不光脚穿鞋
不穿薄底鞋、露趾凉鞋
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直接暖脚
额外提醒:每次穿鞋前,务必伸手进去检查,清除可能存在的石子、线头等异物。
第四步:“穿”——精选鞋袜,为双脚穿上“保护罩”
合适的鞋袜能有效减少摩擦和压力,是预防足部损伤的关键:
选鞋三要素:
包裹性:能完整包裹脚趾和脚跟。
可调节:有系带或魔术贴,能根据脚部肿胀情况调整松紧。
材质与鞋底:选择透气材质(如网面、真皮),鞋底需有1-2厘米的厚度以缓冲压力。
买鞋讲时机:建议在下午或傍晚双脚略有肿胀时购鞋,试穿需穿着日常袜子,并以较大一只脚为准。
新鞋要“磨合”:新鞋首次穿着不超过30分钟,随后逐渐增加时长,确保无挤压或摩擦。
除了日常精心护理,糖友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专业的糖尿病足筛查,以及时发现血管、神经的潜在病变。一旦足部出现任何异常——即便只是微小的破损或持续红肿,请勿自行处理,务必立即咨询专业医生。别让一时的疏忽,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