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领导的饭局,他暗示要给我穿小鞋 第二天,纪委的人搬走了他的电脑,临走时还对我点了点头

发布时间:2025-10-23 04:11  浏览量:1

“小林啊,你年轻,路还长。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给自己以后铺的路上,钉上几颗钉子。”

周明德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锤,敲在林远舟的耳膜上。

他拒绝了周副局长私下安排的饭局,那里面充斥着不合规的利益交换。

他只说了四个字:“原则问题。”

周明德的脸瞬间阴沉如水,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重量几乎要将他压垮。

“好自为之。”

林远舟知道,这句轻飘飘的“好自为之”,意味着他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寸步难行。

他忐忑不安地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当他走进办公楼时,几辆黑色轿车停在门口,车牌陌生,透着一股森严。

然后,他看见了纪委的人。

他们正在搬走周明德的电脑主机,箱子被胶带封得严严实实。

领头的中年人,目光穿过人群,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林远舟的身上。

那人,冲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01

林远舟是市住建局规划科的副科长,今年刚满三十岁。

他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七年,从基层科员一路升上来,靠的不是背景,而是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一份近乎执拗的原则性。

他深知,在住建局这个油水丰厚的部门,想保持干净,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清醒。

他的顶头上司,周明德,是局里排名第二的副局长,分管着规划审批和项目监管,手握重权。

周明德面相和善,总是笑眯眯的,但在那笑容之下,藏着的是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精明的算计。

上周五,周明德的秘书张毅找到林远舟,通知他晚上有个“私人饭局”。

“周局亲自点名让你去,说是有个老朋友想认识你。”张毅压低声音,递给他一张印着高档会所地址的卡片,“这是个机会,林科,周局很欣赏你。”

林远舟接过卡片,心里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周明德找他,绝不会是单纯的赏识。

果然,当天下午,一份名为“宏景花园”的项目报批文件就送到了他的桌上。

这个项目是本市的重点工程,体量巨大。

林远舟仔细审阅后发现,该项目在容积率和绿化率上都存在严重违规,如果按照报批文件施工,将严重超标,但能为开发商节省数千万成本。

他立刻拿起文件,敲响了周明德办公室的门。

“周局,宏景花园的项目,我核算过了,容积率超标了接近15%,这是硬指标,不能放。”林远舟将文件放在桌上,语气坚定。

周明德正在打电话,他挥了挥手,示意林远舟先坐。

等挂了电话,周明德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笑着说:“小林啊,做事要灵活一点。宏景花园是市里重点项目,得加快推进。至于容积率,做个技术性调整嘛,都是老规矩了。”

“技术性调整?”林远舟皱眉,“周局,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原则问题。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所有项目都会效仿,我们怎么监管?”

周明德的笑容渐渐收敛,目光锐利地盯着林远舟:“你是在教我做事吗?”

林远舟深吸一口气:“不敢,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职责。”

周明德沉默了半分钟,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行,文件你先放着。晚上的饭局,你必须去。开发商的老总姓王,你当面和他把话说清楚。”

林远舟明白了。

这饭局,就是让他去接受“劝说”或者“好处”的鸿门宴。

一旦去了,他就沾上了洗不掉的泥。

“抱歉,周局。我晚上约了家人,这个饭局,我不能去。”林远舟坚决地拒绝了。

周明德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猛地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走到林远舟的身边。

就是在那一刻,周明德说出了引子里的那句话。

“小林啊,你年轻,路还长。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给自己以后铺的路上,钉上几颗钉子。”他拍了拍林远舟的肩膀,语气转冷,“好自为之。”

林远舟带着文件离开了办公室,背后的周明德,眼神里充满了阴鸷和警告。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周明德,已经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02

果然,周明德的警告在第二天一早就兑现了。

周一例行晨会,周明德在会议上先是点名批评了规划科最近工作效率低下,然后话锋一转,直接宣布了一项人事调整。

“鉴于林远舟同志最近承担的重点项目过多,压力太大,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地休息和调整状态,经局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即日起,林远舟同志的项目负责人身份暂时解除,调任局资料室,负责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资料室,那是局里最清闲、最边缘化的岗位,俗称“养老院”或“发配地”。

对于林远舟这样一个正值上升期的年轻干部来说,这无疑是当头一棒,更是赤裸裸的羞辱。

“周局,我不明白,”林远舟站起身,声音平静但充满力量,“资料室的工作,我可以兼顾。但规划科的项目,我一直负责得很好,为什么要突然调离?”

周明德推了推眼镜,皮笑肉不笑:“小林啊,这是组织对你的关心。资料室的工作虽然清闲,但能让你沉淀下来,多思考。年轻人,不要急于一时。”

这番话,堵得林远舟哑口无言。

他知道,周明德这是动用职权,公报私仇。

散会后,同事们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同情和疏离。

体制内最忌讳的就是站错队,得罪了实权领导。

老资格的科长赵海偷偷把他拉到一边,语重心长地劝道:“远舟,你太轴了。周局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要办的事情,谁能拦得住?一个饭局而已,去了走个过场,比现在强百倍啊!”

“赵科,那不是走过场,那是原则问题。”林远舟语气疲惫。

“原则?原则能当饭吃吗?你看看你现在,被发配到资料室,一年之内别想再动弹了!”赵海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听我的,找个机会,服个软,去给周局赔个不是,事情还有转机。”

林远舟摇了摇头。

他知道,一旦服软,他不仅会失去现在的位置,更会失去他一直坚守的底线。

他没有直接去资料室报到,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收拾东西。

他打开电脑,将所有与宏景花园项目相关的资料全部备份,并进行了加密存储。

他有预感,这件事不会就此结束。

调到资料室后,林远舟的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料室位于办公楼的地下二层,常年阴暗潮湿,堆满了积灰的档案。

只有一名五十多岁的老秦守着,每天喝茶看报。

周明德的意图很明显:让他远离核心业务,让他彻底边缘化,让他在这无尽的档案中消磨斗志。

然而,周明德低估了林远舟的韧性。

在整理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时,林远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周明德在几年前经手的一些大型项目,其审批流程和最终竣工图纸之间,总是存在细微但关键的差异。

这些差异单独来看,似乎只是小小的疏忽,但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一个关于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的庞大网络,开始在他眼前逐渐浮现。

他意识到,周明德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宏景花园项目那么简单。

他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突破口。

03

林远舟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档案整理中,这反倒成了他最好的掩护。

没有人会去关注一个被发配到地下室的人。

他开始尝试从周明德的身边人入手。

周明德的秘书,张毅,是一个心思缜密、滴水不漏的年轻人。

张毅比林远舟早两年进入体制,一直紧跟着周明德,是周明德最信任的亲信。

林远舟记得,在宏景花园项目报批时,张毅的表现有些反常。

平时张毅对周明德唯命是从,但那天在催促林远舟审批文件时,张毅的眼神里却闪过一丝焦虑和不安,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林远舟决定从张毅身上寻找突破口。

张毅住在城郊的一个老小区,生活作风一向低调,与周明德的奢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让林远舟有些不解:如果张毅是周明德的铁杆心腹,应该也捞了不少好处,不至于还住在那样的老房子里。

林远舟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张毅住所附近进行了几次“偶遇”。

他没有直接接触,只是远远观察。

第三次,他在小区门口的超市里,碰到了张毅。

张毅正推着一辆购物车,里面装满了婴儿用品和营养品。

他看起来很疲惫,眼角布满了血丝。

林远舟没有上前打招呼,而是等张毅走后,悄悄问了超市老板几句。

老板透露,张毅的妻子最近生了重病,一直在住院,张毅每天下班后都要赶去医院。

家里还有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压力巨大。

这个信息让林远舟的心中一动。

张毅不是周明德的利益共同体,他更像是一个被裹挟的工具人。

一个被家庭重担压垮的人,更容易露出破绽。

林远舟开始转变策略,不再关注项目文件,而是关注张毅的私人时间。

他发现,张毅每天中午都会去医院给妻子送饭,来回需要一个小时。

而这段时间,周明德的办公室是空着的。

周明德对自己的电脑安全非常自信,他有一个习惯:为了方便随时处理紧急事务,他办公室的电脑并不会上锁。

但所有敏感文件,周明德都存放在一个加密的子目录下,需要一个极其复杂的密码才能打开。

林远舟的目标,就是周明德电脑里的那个加密文件夹。

他深知,进入周明德办公室是极度危险的行为,一旦被发现,他将身败名裂,甚至可能被周明德反咬一口。

但他别无选择,只有拿到确凿的证据,才能为自己,也为那些被违规项目损害的市民,争取到正义。

04

周三中午,机会来了。

林远舟以整理局长办公室隔壁储藏室档案为由,提前十分钟上楼。

他特意穿了一双软底鞋,尽量不发出声音。

他看到张毅拎着保温饭盒,匆匆走出了办公楼。

林远舟心跳加速,他知道自己只有不到五十分钟的时间。

他轻手轻脚地来到周明德的办公室门前,门虚掩着。

他侧耳听了一会儿,走廊上静悄悄的。

林远舟推开门,快速闪身进入,反手轻轻关上门。

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和名贵茶叶的清香。

他直奔周明德的办公桌,打开了电脑。

电脑屏幕亮起,果然没有设置锁屏密码。

他迅速找到了那个名为“ZMD-Private”的加密文件夹。

林远舟深吸一口气,开始尝试输入密码。

他知道周明德谨慎多疑,密码绝不会是生日或电话号码。

他回忆周明德最近的言行,以及他最在意的几件事。

第一次尝试失败。

第二次尝试,他输入了周明德最常提及的一个“重要人物”的代号,依然失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顺着林远舟的额角流下。

他知道,如果尝试次数过多,电脑可能会触发锁定机制,或者留下登陆失败的记录。

他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回想周明德最近在会上强调的“政绩”——去年局里拿到的一个“全国优秀单位”称号。

他输入了那个称号的缩写,加上周明德的出生年份。

“滴——”

文件夹打开了。

林远舟感到一阵眩晕,他来不及多想,立刻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U盘插入电脑。

这个U盘里装了一个小型的数据采集程序,专门用来抓取特定类型的文件,并进行快速拷贝。

他设置的目标是:所有关于“宏景花园”以及周明德负责的另两个大型项目“金滩国际”和“盛世公馆”的原始审批文档。

程序开始运行,屏幕上显示着进度条。

林远舟紧张地盯着进度,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就在拷贝进行到大约80%的时候,林远舟听到了走廊尽头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

他迅速拔下U盘,关闭文件夹,将电脑恢复到周明德离开时的界面。

他起身,悄悄走到门边,透过猫眼向外看去。

是张毅。

张毅提前回来了。

他似乎脸色不太好,正低着头,一边打电话一边朝着周明德的办公室走来。

林远舟心头一紧。

如果张毅现在进来,他死定了。

张毅走到门口,抬起头,手已经搭在了门把手上。

林远舟屏住呼吸,紧紧贴在门后。

“喂,医生,我能不能再申请一次…什么?不行吗?”张毅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哭腔,他没有推门,而是转身走到了走廊尽头的窗边,低声争辩着什么。

林远舟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他轻轻地,推开了周明德的门,如同幽灵般闪了出去。

他沿着另一侧的楼梯快速下楼,回到地下室。

他的手心全是冷汗,U盘被他紧紧攥在手中,像一块滚烫的烙铁。

他成功了。

他拿到了证据,文件显示,周明德不仅修改了容积率,还通过虚报成本和违规审批,完成了数额巨大的利益输送。

但如何将这些证据安全地送出去,成了他最大的难题。

如果他自己出面举报,周明德一定会反扑,将他拖下水。

他必须找到一个可靠且能一击致命的渠道。

他将U盘藏在了资料室一个废弃的消防栓箱里,决定等待时机。

05

接下来的两天,林远舟的日子越发难熬。

周明德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频繁地出现在资料室,美其名曰“关心下属”,实则是在监视林远舟。

“小林啊,这些档案整理得不错,你这个态度我很欣赏。”周明德笑得让人毛骨悚然,“不过,最近局里听说有些风言风语,说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打听不该打听的事情。”

周明德的目光锐利,像刀子一样割在林远舟的脸上。

林远舟镇定自若,手上拿着一本泛黄的图纸:“周局,我这里只有档案的灰尘,外面的风言风语,我听不见。”

周明德哼了一声,没有再多说,但他的警惕性显然提高了。

周五下午,林远舟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不能再等了。

他决定采用最安全的方式:匿名信。

他将U盘里的核心文件打印出来,整理成一份清晰的举报材料。

他没有使用单位的打印机,而是特意跑到城中村的一个小打印店完成。

他准备将举报信寄给市纪委的主要领导,直接跳过局里的所有环节。

当晚,林远舟将举报信放入信封,戴上帽子和口罩,步行了三公里,找到一个偏僻的邮局,将信件投递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疲惫,但也有一丝如释重负。

他已经将命运交给了正义。

然而,周明德的反击比他想象的要快。

周一早上,林远舟刚走进办公室,就感觉到气氛不对劲。

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看他。

张毅脸色铁青地站在资料室门口,看到林远舟后,立刻迎了上来。

“林远舟,周局让你立刻去他办公室一趟。”张毅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颤抖。

林远舟心中一沉,知道事情败露了。

他来到周明德的办公室,周明德正背对着他,看着窗外。

“小林,你来了。”周明德转过身,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只有冷酷和阴沉。

“我听说,你最近对局里的工作有些看法,甚至搞起了匿名举报?”周明德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但林远舟能感觉到他体内压抑的怒火。

林远舟心知不能承认:“周局,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不明白?”周明德冷笑一声,从桌上拿起一个信封,扔在林远舟脚下,“这是市纪委退回来的。他们说,‘内容模糊,证据不足’。小林,你胆子很大啊。”

林远舟的脸色瞬间变了。

纪委竟然将匿名信退回来了!

这说明他的举报没有得到重视,反而暴露了他。

周明德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我给你个机会。把你电脑里,或者你藏起来的所有备份,全部交出来。我可以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林远舟大脑飞速运转。

他知道,现在交出U盘,等待他的将是周明德无情的报复。

“周局,我没有什么备份。”

周明德的耐心终于耗尽。

他猛地一拍桌子:“敬酒不吃吃罚酒!张毅!立刻通知技术科,把林远舟的电脑和所有电子设备全部封存检查!我现在怀疑,林远舟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局里机密文件,试图诬陷领导!”

张毅赶紧应声,跑了出去。

林远舟站在原地,感受着巨大的绝望。

他知道,只要周明德搜查他的电脑,虽然U盘不在里面,但他的搜索记录、他备份的那些加密文件,都可以被用来定他一个“窃取机密”的罪名。

他甚至可能被移交司法。

周明德走到门口,正准备锁门,将林远舟控制在办公室里。

就在这时,走廊尽头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

声音越来越近,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周明德疑惑地停下动作,看向门口。

下一秒,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

出现在门口的,是三位身穿制服的人员,他们神情严肃,胸前的徽章在走廊的灯光下闪耀着冷光。

领头的中年人,目光如炬,气质冷峻而沉稳。

他直接无视了周明德,径直走进办公室。

他就是林远舟在昨天早上,只见过一面的人。

纪委调查组组长,陈清源。

陈清源走到周明德的办公桌前,将一张红色的文件拍在了桌面上。

“周明德同志,我们是市纪委监察组,有些情况需要你配合调查。”陈清源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

周明德愣住了,他脸上的嚣张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恐慌和错愕。

他看向林远舟,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仿佛在问:是你?

但又像是在说,怎么可能这么快?

陈清源没有给周明德任何反应的时间,他一挥手,身后的两人立刻上前,示意周明德离开。

周明德被带走,他临走前,还在试图挣扎,想要拿走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但一切都被陈清源身后的工作人员制止了。

随后,陈清源亲自监督工作人员,将周明德办公室里的电脑主机、文件柜,甚至连桌上的几本笔记本,全部装箱,贴上封条。

林远舟站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跳依然没有平复,但一种巨大的、劫后余生的快感涌上心头。

他赢了。

当一切收拾妥当,陈清源走过林远舟身边时,他的脚步略微停顿了一下。

他转过头,目光与林远舟对视。

然后,他冲着林远舟,微微扬起嘴角。

那个点头,带着深意,带着肯定,也带着一种只有他们两人心知肚明的默契。

他知道,林远舟做了什么。

周明德被带走了,但林远舟心中的疑惑才刚刚开始。

他投出去的匿名信,不是被退回了吗?

为什么纪委的行动,会如此迅速且精准?

这个点头,到底代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