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定制皮鞋而且需要名牌在民国时期应该是高消费一般人承担不起

发布时间:2025-10-28 05:41  浏览量:2

自从1917年胡适回国以后胡适20世纪初到北大任教,当时北大教授收入颇为可观。1917年北大教授月薪多在200 - 400大洋之间,胡适作为知名学者,月薪约为280大洋,这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收入,能过上优渥的生活,从此以后胡适先生所穿的皮鞋就开始了定制,这个习惯了伴随着他的一生,当年很多的文化人羡慕,尤其是他的好友诗人徐志摩,虽然收入高,所穿的皮鞋都破了洞,引起了胡适先生多次的嘲讽。梁实秋先生也多次提到过胡适的定制皮鞋的事情。按照胡适先生的收入定制皮鞋应该不算奢侈消费。

晚年时期,胡适定居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月薪新台币11280元,同时还有一些稿费、版税等额外收入。定制一双名牌皮鞋也不算多大的消费。

民国时期的大城市,普通皮鞋价格可能在几元到十几元,而定制皮鞋的价格通常会是普通皮鞋的数倍,应该在几十元大洋。一双皮鞋花费几十元大洋,相对他每月280大洋的收入而言,就是一顿酒席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