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元一双的“丑鞋之王”,暴揍洞洞鞋

发布时间:2025-10-28 13:13  浏览量:2

“一切流行终将过去”的定律,终于被打破了。

看看这几年换季时节人们的穿搭,好像进入了什么时尚真空地带——

衣柜里,防晒服可以从五一穿到十一,冲锋衣从十一穿到五一。

鞋柜更是寡淡,洞洞鞋五一上岗,十一退役,余下的日子由勃肯鞋出征。

图源小红书@杨得意,已授权

打工人的鞋柜,只剩这三驾马车:洞洞鞋遛狗,UGG保暖,勃肯鞋上班

眼下又到了“洞洞鞋下岗,勃肯鞋上岗”季节性岗位调动季节。

爱上勃肯鞋的人振臂高呼:舒适主义永不言败。

不懂勃肯鞋的人,则问出了那个每年都在问的难题:

“不是故意恶评,但是这玩意到底谁在爱穿啊?!”

什么是勃肯鞋?

这个略显拗口的名字,来源和并列“丑鞋三杰”的UGG、Crocs属于同一逻辑:

由于这类鞋实在太过特别,在生产之前市场上甚至没有先例,因此也不用单独起名字。

就以公司名字BIRKENSTOCK直接命名,音译过来就是“勃肯鞋”。

但就算没听过这个名字,你也一定见过它的样子:

图源:品牌官网,下同

软木底+皮制鞋面结构,让它的特点一目了然:版型简洁、易穿脱。

还有,丑。

无法欣赏到它的人这样评价:

“造型是老款丑拖鞋,上脚风格幻视流浪汉,沾湿淋水后更是只有丐帮弟子才能驾驭。”

不过丑不丑这事,似乎从来都不在勃肯公司的考虑之内。因为从一开始,他们致力于解决的只是足部健康问题

公司从人体工学鞋垫做到勃肯鞋,理念甚至都是人类天生应该赤脚行走在自然、柔软的地面上”

——哪有鞋?没有鞋!

从勃肯公司含有医疗和脚元素的logo,就不难窥见公司的初心。


不在乎外观是它的个性,专注功能是它的座右铭。

“众人皆求美丽,只有勃肯公司一门心思只想着‘为脚做一双床’。”

它也的确做到了。

有人穿过勃肯鞋后,感觉内心最坚固的堡垒瞬间瓦解:脚底板每个触点和每条曲线,都找到了归宿。

一开始,勃肯鞋只是小范围流行,被牙医、护士、教师等需要长时间站立走动的从业者青睐。

图源TIKTOK

时间久了,越来越人开始被这双造型古怪、却穿了就脱不下来的鞋子吸引了注意力。

怎么它好像还可以被开发出时尚属性?

“以绒面或牛皮等优质材料做成的鞋面,配上宽松阔腿裤和基础款T恤,就是经典的CleanFit穿搭

图源instagram

“既能拿捏极简粗粝的德式松弛感,又能踩中流行的老钱静奢风。”

别看勃肯鞋单出的气质朴实,留给它的发挥空间却很广阔,想让它搭什么风格,就是什么风格。

即使鞋底穿到包浆,也不会被旁人侧目,甚至还会收获一丝对于长期主义者的敬佩目光。

图源小红书@吉尔🦋,已授权

一个人穿可能是眼光不行,一群人穿那就是制造流行。

以前看到勃肯鞋的第一反应“不会冻脚后跟吗”,现在穿勃肯鞋感觉大脑褶皱已被抚平。

人人穿得臃肿的冬天,脚踏一双没后跟、但有毛绒内衬的勃肯鞋,岂不是拿捏了反季节穿搭精髓?

“它的丑,反而能衬出一种随意、自在、懂生活又别具一格的松弛感。”

图源instagram


还有最让广大打工人心动的,是它具有一种暗戳戳的“反叛”特质。

在许多公司、单位,洞洞鞋虽然舒适,但长期被卡在“拖鞋”身份中,被明令禁止穿着。

勃肯鞋却半拖+全包款式齐全,搭配长裤后隐形合规,成功变成规则之外的“在逃班鞋”。

互联网人穿着它通勤,金融人穿着它创业,国企人穿着它平静走进每个办公室,而不被察觉。

即便被发现,同事张口的第一句话,可能也是要链接。

一传十,十传百,勃肯鞋像病毒一样毫不费力地在职场开始蔓延。

“人一穿过勃肯鞋就完蛋了,精神将开始和脚趾一样开始放飞自我。”

赛级打工人都懂,勃肯鞋早已不仅仅是一双鞋,而是已经变成一种生活的哲学。

在身心被禁锢的工位之下,起码穿着勃肯鞋的双脚是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飞地。

至于那些没有穿的,也并不想接受——而是他们还缺少一个上脚的机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勃肯。”

勃肯鞋的坚挺生命力,在回顾这个品牌的来时路时便能窥见一二。

在勃肯鞋刚被发明出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零售商一度因为它太过于丑陋,而不愿意进货。

只有个别小众健康商店,愿意把勃肯鞋和高价维生素、干扁豆等健康食物摆在一起出售。

……可见有多小众。

好在丑和个性、有态度的区别,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不论爱不爱勃肯鞋,你其实比想象的更早认识它。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香港娱乐圈的繁荣带动了时尚潮流兴起。

舒适百搭又有些复古的勃肯鞋,也因此得以在各大影视剧中频繁露脸。

千禧年前后的港剧中,勃肯鞋就已经频繁出现

不过,进军娱乐圈,在影视剧中刷足存在感,并不能改变人们嫌它“丑”的现实。

2012年,纽约时尚杂志《THE CUT》评选出“史上最丑的五十双鞋”,勃肯鞋赫然在列。

标志性的双带设计,笨重的搭扣……勃肯鞋还是被打入奇怪的小众审美范畴,几乎沦为时尚圈笑谈。

图源:品牌官网

图源:品牌官网

关于勃肯鞋的命运转折点,那部火遍全球的电影《芭比》也不能不提。

剧情中,勃肯鞋是芭比做出人生抉择的重要道具。

选择了粉红色高跟鞋,意味着选择继续生活在塑料包裹的无知中。

而选择一双棕色经典款勃肯鞋,则代表着充满无限冒险可能的现实世界。

图源:电影@《芭比》

电影上映后,勃肯鞋在时尚引擎Lyst上搜索量暴增110%,市场需求暴涨340%。

在全球打开知名度后,销量更是一骑绝尘。

据9月底勃肯公司披露的第四季度业绩,预计营收至少5.2 亿欧元,同比增长18%。

全年营收就更厉害了,预计超过20.9亿欧元。

图源:图虫创意

如此亮眼的成绩,令消费者咋舌,让同行望尘莫及。

原本在“三丑”中营收规模最大的Crocs,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下降0.1%,营业利润下降1.5%。

在春夏一脚蹬领域,勃肯鞋开始追赶超车。

“洞门一朝变勃门,不理解勃肯鞋的人想想是不是该反思下了?”

也有不少人分析,一双丑鞋能发展到今天并做大做强的原因。

虽同为丑鞋,勃肯鞋天然更容易和使用者建立情感链接。

Crocs的Croslite材料以结实著称,在抗撕裂、耐磨损和防水性上表现优秀,却天然抑制复购。

而勃肯鞋的天然软木鞋垫,虽然是与乳胶混合压制,增强了韧性和耐折度。

虽长期穿着后易失去弹性,不过人们为了延续其寿命往往会采用换底等手段,反而带来新鲜感。

图源小红书@TebieWwww,已授权

在价格层面,勃肯鞋价格则在800~1500元区间,比奢侈品鞋便宜,比凉鞋显档次,比拖鞋有格调。

因为“小众”的属性,它还有着隐含的深意,“你已不再为潮流左右,拥有自己的穿衣风格和态度”。

图源小红书@一吃就胖的肚肚,已授权

至此那双见证来时路的勃肯鞋,怎么不算已经成为一枚勋章,焊在信奉长期主义的人的脚上。

但凡在穿衣这事上摸爬滚打过的人都知道,鞋服搭配的奥义早超越功能层面,成为身心需求的显化。

如果冲锋衣是打工人行走于都市的“安全盔甲”,勃肯鞋就是脚下安稳的堡垒,让人卸掉不安,松弛到底。

可话说回来,有多少人爱勃肯鞋,就有多少人讨厌勃肯鞋,围绕勃肯鞋的话题从未断过。

有人在尝试后不解:“到底谁在吹勃肯鞋好穿?”

有人则一直在嘲讽:“人生课题+1,你要学会原谅每一个穿勃肯鞋走路很慢的人。”

图源:《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

随着“勃肯鞋”逐渐从一个鞋履品牌,变成一种鞋类的代称,越来越多鞋履品牌也盯上这块蛋糕。

这意味着品类的价格将被打下来,也意味着勃肯鞋的缺点也被一并传承,或放大、新增。

比如它可能“硬到每走一步都觉得脑子在震动,多走几步就要脑震荡了”。

比如它不好打理,翻毛皮的鞋面沾了浮灰、水渍不仅印迹难除,处理不当鞋面还会变硬。

即便网传小窍门试了个遍,可能还是会脏到覆水难收,“望周知,勃肯鞋最好的清理方式,是不洗”。

再比如,它还可能会穿之有味,弃之可惜,社交平台上不乏网友给出提示:

“不建议脚出汗的人穿,容易捂脚还给袜子染色,当然不是说不出汗就不会有这些问题的意思。”

图源:小红书

“穿勃肯鞋到底要不要穿袜子”,如今在互联网上的争议程度,直逼这世上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图源小红书@扶老奶奶闯红灯,已授权

不过没关系,至少在真正的勃肯鞋爱好者眼里,这些都无关紧要。

从一开始,勃肯鞋却就凭借软木乳胶鞋床需要60小时“磨合”的特性,给选择它的人打好了提前量。

在官方《Birkenstock新手指南》首穿须知中,人们不仅接受着“第一次穿着前将鞋床扭一扭”的知识,也接受着延迟满足。


别的鞋是从入手到丢弃,勃肯鞋是从驯服到饲养。

“爱勃肯鞋的人不语,只一味穿它出行——以时刻保持掌中宝紧张、脚趾抓地的状态。”

图源:小红书

要不怎么说,遇到爱穿勃肯鞋的人就珍惜吧,至少他们在忍耐力和毅力这块没的说。

人一旦选了勃肯鞋,就仿佛签订了命运契约。

硬到磨掌中宝,那就穿到软;不想露脚后跟,就选全包款;一天穿不好,那就十天、二十天。

直到出差日能穿它一口气扛下乘机、暴走等场景,臀腿日可将它当成给足弓支撑的硬拉鞋“贵替”。

或者,直到它能随你去闯那个充满无限可能和冒险的世界。

图源小红书@锅包肉肉李,已授权

所以,如果再看到面无表情脱下洞洞鞋、穿上勃肯鞋的人,不必再好奇“这玩意有啥好穿的?”

因为即使问了,可能也只是得到一句:“如果你开始穿勃肯鞋,那么你将一直穿勃肯鞋。”

这条看似废话,实则真理的勃肯鞋定律,在可预见的未来,或将一直延续下去。

而终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这是勃肯鞋爱好者留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至少勃肯鞋爱好者们会一直这样认为和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