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压前行,四川外贸增量从何来?

发布时间:2025-10-29 09:42  浏览量:2

6月12日,今年四川首趟榴莲专列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维 摄

外贸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全省外贸进出口额7767.9亿元,位列全国第8,同比增长3.6%

●9月当月,全省进出口937.9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

出口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

●前三季度,四川出口4610.1亿元,同比增长5.8%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优势转化为外贸优势,推动外贸出口连续6个季度正增长

进口逆势增长稳中有进

●前三季度,四川进口同比增长0.6%,高出全国进口0.8个百分点

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

●前三季度,四川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9.5%,部分新兴领域民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

3.6%!

近日,四川前三季度外贸数据出炉: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7767.9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八,实现了3.6%的同比增幅。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四川连续6个季度实现出口正增长。另据了解,9月当月全省进出口937.9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

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四川外贸增量从何来?

A

从市场反馈中来

寻找机遇、创造机遇,让企业“轻装上阵”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开幕,超3.2万家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

广交会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风向标”,也是外贸人寻找新客户、新机遇的重要窗口。寻找潜在订单的可能性,本届广交会,四川做足功课:看数量,511家企业参展、1017个展位,参展企业数创历史新高。看质量,参展企业中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达129家,较上届增加27家;机器人展区企业数量居中西部第一。

随着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四川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这在广交会现场得到印证——企业“爆单”频现,产品走俏国际市场:绵阳市五八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天接待了来自俄罗斯、英国、德国、巴西、阿根廷、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约150位新客户;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约国外代理商12家,接待的国外客户占比达九成,其中绝大部分为新客户;四川诚兴晶工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带来鲜米机等3款新研发农机产品,3天接待了来自9个国家的近百名采购商,并有法国客户现场下单……

频频签单的好消息不断传来,靠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积极开拓市场,政府部门同样提供了重要助力。

“广交会是‘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活动中的重点支持展会之一,商务、财政等部门会对企业参展给予较高比例的补贴,最大程度让企业‘轻装上阵’。”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川行天下”发挥的作用还不止于此。眼下,一支由73家四川本土优秀医药及相关企业组成的“川药出海代表团”已集结完毕,10月25日,这支代表团携手赴德国参加世界制药原料欧洲展览会。

“这是欧洲制药领域的核心展会,覆盖面广、影响力深,是从事医药研发、生产、贸易的专业人士不可错过的行业盛会。”代表团组织方负责人介绍,四川医药原料企业积极参加国际系列专业展会,将有助于把生产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产品力转化为品牌力。

根据行业属性,广泛组织企业参加针对性更强、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国内外展会,今年以来,像这样的“川行天下”活动已举办了很多场。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已开展省级重点支持的全球重点展会和经贸活动77场,涵盖30余个国家和地区,达成意向订单总金额超240亿元,助力四川对东盟、欧盟、俄罗斯等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7.5%、6.1%和18.4%。

“根据计划,到年底,省级重点支持的国内外展会和经贸活动将达110场。”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升产品与目标市场的适配度,商务、经信、农业、贸促等多部门还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助力企业精准有效拓展国际市场。此外,今年以来,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联合推出了政策性金融产品“天府外贸贷”,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成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出口4610.1亿元,同比增长5.8%;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9.5%,特别是在部分新兴领域,民营企业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企业抓订单信心持续“加分”。

B

从探索创新中来

尝试新模式,以精准订单需求引导生产端优化

就在国内电商平台忙于“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之际,同样做电商生意的成都易尚鞋业有限公司却加紧为另外的促销重要节点——“黑色星期五”等筹备生产。“根据已下单情况,目前近2万双女鞋已经提前发到海外仓储备发货,预计订单还会增加。”公司运营经理叶伟说。

“成都造”女鞋出口量占全国女鞋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但近年来,这个传统产业一度面临销量萎缩的困境。对此,有从业者分析,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女鞋的手工制作特性,使生产速度跟不上电商崛起的步伐,“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供需两端没有精准适配,生产与贸易之间存在堵点。”

所幸今年以来,成都在该产业加快迎来新突破:通过采取“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以精准订单需求引导生产端优化升级,有力推动出口持续扩大。

像成都女鞋这样,着力增强贸易对产业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预判、定制、交付等能力,从而反向促进形成新的外贸增量,正是四川外贸的重要探索和创新。

今年以来,四川大力推动贸产融合新模式,围绕靶向锁定目标国别、深入挖掘适贸产品、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开展全产业链创新集成攻坚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四川优势产业外向度,推动外贸潜力变现。

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变产业优势为外贸优势,今年前9月四川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领域形成新的出口增量,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绿色产品、优势产品受到国际市场欢迎,持续激发外贸增长潜能。

C

从进口的支撑中来

精致单品实现突破,推动外贸形成新的增长点

今年以来,四川在打造三文鱼、榴莲等进口单品集散中心领域持续发力,着力扩大出口的同时,让进口也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9月初,以“全产业链打造西部生鲜港,建设全国三文鱼集散中心”为主题的2025年四川省打造进口三文鱼集散中心推介活动在成都举行,国内外百余家三文鱼养殖、进口、加工、流通、航空货运相关领域企业及行业商协会代表参会,并开展业务洽谈、交流考察。现场签下超10亿元订单,并发布国内首张挪威无抗(无抗生素残留)三文鱼加工认证证书等。

三文鱼只是率先突破的一个领域。今年以来,榴莲、鲜虾等多个单品进口量增幅显著,集散中心功能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进口逆势增长、稳中有进。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四川进口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0.6%的同比增长,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

“这绝不仅是拉动消费市场。”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四川建设单品进口全国集散中心,能助力精致单品实现突破,推动外贸形成新的增长点,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从而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

更多的探索,共同形成支撑的重要力量。在成都市双流区,中国(四川·双流)二手车出口基地去年正式运营。项目聚集约1800家二手车市场主体,通过打造四川整车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四川二手车出口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二手车出口行业联盟等载体,持续创新二手车出口模式,加快提升全球影响力。投运以来,已入驻95家出口贸易企业,出口额突破20亿元;今年1至7月,双流区以该基地为核心载体,实现二手车出口额12亿元,增幅显著。

在广元,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铝原料检验监管模式优化试点于不久前落地。从此,相关企业在进口符合条件的再生铝原料时,可将货物直接运抵广元本地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后再实施检验,改变了传统的口岸检验模式。这不仅让货物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更是让集装箱使用费、报关代理费等企业综合成本显著降低,每吨可节省300到500元。试点的实施,有利于在广元及周边地区形成“集货”供应模式,稳定原料供应,助力广元扩大外贸进口、做大做强西部再生铝贸易中心。

创新外贸模式和业态,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为外贸增量赢得更多增长空间。今年前9月四川外贸稳步前行,规模创历史新高,为全年稳外贸万亿规模打下基础。(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