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我耀眼》:同样找合伙人,许妍一找一个准,方蕾却一个找不到

发布时间:2025-10-26 07:23  浏览量:1

正在搜索仅基于上下文

“讨好型”合作者正在悄悄毁掉你的生意——方蕾蹲下去擦鞋那一刻,合作其实已经黄了。

把镜头拉回那场饭局。

方蕾端着笑,半蹲着给小亮总擦鞋,声音软得像棉花糖:“亮总,您这鞋面真讲究。”小亮总没接话,只把脚往后收了半步。

这一收,就把合作收没了。

另一边,许妍没弯腰,也没敬酒。

她穿着一身工装,袖口磨得发白,却把一本相册推到蒋云面前。

相册里,是蒋云从实习生到女总裁的每一次剪彩、每一张机票存根。

蒋云翻了两页,抬头问:“这照片你从哪儿找来的?”许妍答:“您十年前在《职场》杂志的专访,我托了三层关系才拿到原片。”

两句话,合作就成了。

为什么?因为方蕾只给了“情绪”,许妍却给了“认同”。

擦鞋这个动作,看似贴心,实则把双方放在“高低位”。

投资人会想:今天你能擦鞋,明天是不是就得让我擦你?

合作还没开始,信任先失衡。

许妍的相册,成本不过几十块,却精准戳中蒋云最在意的点——“我一路走来的脚印,有人看见”。

这不是讨好,是平视。

再往后看,三人合影上热搜,股票涨了7%。情绪价值只是引线,利益才是炸药。

把这事拆开,其实就三句话:

1. 别用“求”的姿态谈合作,用“换”的逻辑。

2. 研究对方真正想要的,而不是你觉得他缺的。

3. 情感是敲门砖,利益是门槛石,缺一不可。

Airbnb当年也这么干。

创始人没钱,却送投资人一盒定制麦片,盒子上印着“奥巴马O’s”。

投资人一看就乐:这团队穷得叮当响,还能把营销玩出花。

于是投了。

说到底,合作不是谈恋爱,是做生意。你可以先送一束花,但最后得让对方看见花园。

下次再谈合作,别急着端茶倒水。先想想:对方到底想被看见什么?

答案对了,姿势自然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