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新车”,预估定价在10万至12万之间…
发布时间:2025-10-30 16:31 浏览量:1
“10分钟,400公里。”
看到这条充电数据时,办公室里最抠门的那位同事直接把比亚迪元PLUS的订单退了。理由简单:反正都要等三个月,不如赌一把京东。
赌点啥?赌它把快递那套“次日达”逻辑搬到车上。下单时勾个“车电分离”,车价立减4万,电池像宽带一样按月租,退车时可买断也可退还。听着像忽悠,细想却挺对味:四年大学住宿费都能按学期交,凭什么电池非得一次性砸进去?
更戳人的是PLUS会员的隐藏彩蛋。积分直接抵首付,养车券塞进账户里,连行车记录仪都标着“京东京造”。一种“你在我家买袜子,现在连代步都打包”的顺滑感。传统4S店那点咖啡+爆米花瞬间不香了。
有人担心售后。京东甩出1000多家“京东养车”门店当护身符——数量不敌中石化,但够把北上广的写字楼地下车库塞满。真出毛病, app一键下单,技师拎着电池上门换,像换超大号充电宝。画面略魔幻,可想想当年谁信送家电能进村?
技术部分不啰嗦:广汽埃安的AEP3.0平台+宁德时代4C神行电池,L2+辅助驾驶。翻译过来就是:底盘稳、充电快、堵车能跟车。续航500公里+,城市通勤一周充一次,跨省得歇脚,但歇脚时间刚好够买杯咖啡。
花样最多的是版本。李宁联名版把运动座椅做成跑鞋鞋面质感;健康版方向盘藏着心率红外,堵车高热心率直接推送京东健康建议;科技版最离谱,回家路上就能让热水器预热,空调调温,扫地机器人加班。一句话:车没到家,家先被车遥控。
价格没公布,业内猜14万上下。巧得很,38%的消费者兜里就攥着这个预算。京东大数据把买家画像钉在“换电便利性>智能配置>售后>金融”,直白翻译:怕麻烦、爱尝鲜、兜里不算鼓。句句戳在点上。
产能首批五万台,广州广汽埃安工厂代工,月产能四千出头。按惯例,前期抢号,中期等优惠,末期清库存。想第一批吃螃蟹,1999块订金先锁位,双11当晚估计还有限时膨胀金,套路和电视秒杀一个师门。
最值得关注是“汽车会员制”的伏笔。年费一缴,保养、保险、充电、甚至事故代步车全包,像把顺丰包邮扩大到四个轮子。若真跑通,以后卖车不靠降价,靠续费——手机月租那套最狠的锁客大法,终于开到马路上。
所以,别急着下结论京东是不是来蹭热度。它把电车拆成无数快递盒子:电池、售后、金融、智能家居,一个个往用户怀里塞。传统车企还在拼百公里提速,它直接问:你下一单生活的“全家桶”要不要一起结算?
赌赢赌输没人打包票,但肯定一点:买车这桩大事,正被拆成和买手机一样日常的“加购”动作。至于那位退订元的同事,他说了句实在话——“反正都要等,不如让京东把我伺候到烦,再决定要不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