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女子刚买的阿迪达斯跑鞋开胶,店长却说:你等这1000块钱过年吗
发布时间:2025-10-31 18:07 浏览量:1
江西南昌,一女子买了一双阿迪达斯跑鞋,刚还未离开商场,发现鞋面开胶了,遂找销售员退货,店长却说:“你等这1000块钱过年吗?”
买东西本来就是一件开心的事,却不想等来的是无情的嘲讽和冰冷的质疑。
今天刷到江西电视台《都市现场》报道的一个视频。
2025年10月5日,郭女士和朋友带着孩子去逛商场。
路遇阿迪达斯店面,郭女士和朋友提议去看看鞋子。
转了一圈,试穿了一下,他们各自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一双跑鞋。
买完鞋子,郭女士他们就去其他地方逛逛,买了一些其他东西。
在商场吃火锅的时候,郭女士的孩子拿出鞋子看看时,发现左鞋侧面有个裂口。
于是,郭女士拿着鞋子找到店面,要求退货。没想到店员却说:“你是不是自己用刀割的”。
郭女士上前与店员理论,在理论过程中,郭女士发现店员与店长的微信聊天记录。
店长告诉店员三句话:
第一句:“管她呢”;第二句:“反正现在营业时间已经结束了”;第三句:“就这么耗着她”。
郭女士一看气的火冒三丈,与店员争吵越来越激烈。
于是,她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店员上前争夺郭女士的手机,阻止其拍摄。
他们发生了肢体冲突。随后,郭女士就报了警,同时还联系了媒体曝光此事。
记者陪同下,郭女士致电该店店长时,店长嚣张地说:“你不是找了12315吗?你那么厉害,你让12315给你回复好了。”
郭女士委屈地说:“哪有这样子的,我都没有出商场……”
没想到,店长嘲讽道:“你以为买的是几十万、几百万的房子吗,你等着这一千块钱过年吗?”
事后,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该品牌的巡店人员。
巡店人员看完监控视频后,主动向郭女士道了歉,并承诺给她退货。
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还遇到一名因鞋子开胶和断底前来维权的顾客。
该顾客在9月底买了两双鞋子,现在一双开胶,一双断底。
顾客找到店面沟通时,店员说:“你的鞋子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外力影响了吗?”
顾客立马回怼:“鞋子还能不受外力影响吗?”
先不说鞋子的质量如何,就这个店面的服务员态度,不知道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作风如此?
如果是个人行为,那可以理解,毕竟不是每个员工都有好的思想觉悟。
如果是公司作风,那就是彻底在展现大品牌的“无礼”和“傲慢”。
可以给这家店的销售员颁发“优秀员工奖了”。
鞋子裂口可以缝补修复一下,但是商家服务出现了“裂口”,可就不好缝补了。
当“你等这1000块钱过年吗”这句话说出口时,伤害的不止是维权的郭女士,还有大众对品牌积累多年的信任。
虽然1688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并非是“小钱”,但是,没有人为了这点赔偿,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维权。
店员质疑顾客是不是“恶意找茬”也没有过错,但是他需要明白质疑是需要有证据证明的。
最起码应该证明客户的鞋子出店是应该是完好的,是吧!
如果说店员只是服务态度不好,那店长的服务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在店长眼里,1688的消费成了小事,暗含着“你没有资格维权”的轻视,甚至出言嘲讽顾客“小题大做”。
有些品牌傲慢久了,以为自己是顾客的“救星”,忘记了自己的衣食父母是谁了。
无独有偶,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2019年,陕西西安,一位女士花费66万元购买的奔驰车,还没开出4S店就发现发动机漏油。
在多次交涉后,店方只同意更换发动机,拒绝退换车。
2023年,一位林肯领航员车主卢先生花费百万购车,却遭遇无法启动、副驾驶异响等问题。
在维权过程中,客服竟嘲讽道:“不就是开个领航员吗?”
这些品牌似乎默认了“高单价=低服务责任”,觉得消费者花钱买了“高品牌”就该“忍气吞声”。
然而,他们却不明白:客户是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但他们也会用脚投票。
毕竟没了阿迪还有安踏、李宁、鸿星尔克、特步……
稻盛和夫曾说:“客户至上,就是要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阿迪达斯这样的知名品牌而言,1688元的鞋子或许只是众多产品线中的一款,
但对郭女士而言,每一次消费都是对品牌的信任的投票。
当品牌用“你等这1000块过年吗”的嘲讽回应这份信任时,输掉的不仅是一次维权纠纷,更是长远的品牌口碑。
失去一位顾客可能只需一秒钟,而赢得一位忠实顾客,却需要无数次的诚信积累。
各位看官,你们说呢?
信息来源:江西都市频道《都市现场》,2025年10月26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