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赚500亿创纪录!阿迪达斯股价暴跌16%,中国市场成救命稻草?
发布时间:2025-11-16 18:05 浏览量:1
阿迪达斯刚交出76年最亮眼的季度成绩单,66.3亿欧元营收(约500亿人民币)创下纪录,可华尔街却不买账,股价六个交易日暴跌16.86%。
一边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业绩,一边是市值大幅蒸发,这场诡异的“冰火两重天”里,连续十连增的中国市场,真能成为它的救命稻草?
说句实在话,阿迪达斯这个季度的成绩单,单看数字真的挑不出啥毛病。
全球营收66.3亿欧元,是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最高的一次。其中最亮眼的就是跑步业务,以ADIZERO0系列为代表的跑鞋,卖得那叫一个火,收入直接比去年涨了30%还多。
上海半程马拉松的精英选手里,前100名有60%穿的都是阿迪的跑鞋,可见专业选手都认这个牌子。
服装业务也没拖后腿,涨了16%,不管是三叶草的潮流款、足球系列,还是专业运动服,都卖得不错。
就连之前有点疲软的运动休闲系列,靠着Samba鞋、Superstar这些经典款,也涨了10%。
Samba鞋更夸张,去年一年就卖了15亿欧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7%,快赶上当年Yeezy系列最火的时候了。
公司自己也挺自信,直接上调了全年目标,说今年营收能实现两位数增长,营业利润能冲到20亿欧元,比之前的预期多了2-3亿欧元。
可资本市场偏不买账,财报一出炉股价就直线跳水。说白了,核心原因就仨,每一个都戳中了华尔街的痛点。
首先是没达到市场的预期。外界本来盼着它能赚67.1亿欧元,结果差了0.8亿欧元,虽说不算差太多,但华尔街向来眼里不揉沙子。
更关键的是,去年这个时候还有Yeezy系列的销售额(大概2亿欧元),今年没了这部分收入,就算把这个因素算进去,增速也才8%,没达到市场预期的9%。
其次是美国市场彻底拖了后腿。北美市场是阿迪达斯全球第二大市场,按理说应该是赚钱的主力,可这个季度却成了表现最差的区域。
不算汇率影响,营收只涨了1%,要是剔除汇率波动,实际还比去年跌了5%。后来才知道,主要是北美那边的配件业务下滑太厉害,拉低了整体成绩。
更麻烦的是,美国的零售商不仅减少了阿迪达斯的订单,还为了清理库存疯狂打折。阿迪达斯CEO自己都承认,为了帮零售商去库存,他们在折扣方面做得“非常灵活”。
这看似是帮着解决问题,实则砸了自己的招牌——大家都习惯了买打折的阿迪,以后谁还愿意花原价买?这直接影响了品牌的全价销售策略,连带着官网、直营店这些直接卖给消费者的渠道,销量也受了影响。
我跟你讲,还有竞品在旁边虎视眈眈。美国本土的跑鞋品牌Hoka最近卖得特别火,母公司销售额都涨了17%,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
阿迪达斯在美国市场本来就有点吃力,再遇上这么能打的对手,日子自然不好过。
最后是分析师的态度转冷。虽然还有像KeplerCheuvreux这样的机构维持“买入”评级,但汇丰银行直接把目标价从270欧元砍到了205欧元,理由就是美国市场的需求压力太大,担心后续盈利跟不上。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都盯着“可持续增长”,一旦某个市场出了问题,他们就会觉得整个公司的前景有风险。
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市场的拉胯,反而更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含金量”。
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已经连续十个季度增长了,这个季度营收9.47亿欧元,比去年涨了10%,占全球营收的14.3%,稳居第三大市场。
反观它的老对手耐克,同期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还在下滑,阿迪这波逆袭属实亮眼。
能有这成绩,全靠“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策略玩得溜。
现在阿迪达斯在中国卖的产品,60%是中国本土团队设计的,95%是中国制造的,上海的创意中心里,光设计师就有35个,还有100多个创意人员,专门琢磨中国人喜欢啥。
就说新中式服饰吧,去年新春推出后特别火,后端供应链立马升级,从1.0版本更新到2.0版本,还加了牛仔面料的款式。
没想到这股风还吹到了海外,TikTok上掀起了“中国adidas”的话题,外国博主都在穿,海外消费者想买还得找中国代购。
还有宠物服饰,阿迪达斯发现年轻人喜欢和宠物穿同款,就推出了主人和宠物的搭配款,一下子就卖爆了。
供应链方面也特别给力,阿迪达斯和申洲国际这些国内大厂合作,搞了个柔性供应链升级计划,最快能做到“24小时出产品”。市场上啥款式火,立马就能跟上,根本不用担心库存积压的问题。
体育营销更是玩得明白。就说今年的北京马拉松,阿迪达斯作为顶级合作伙伴,已经和北马合作十多年了。
今年3.2万名跑者参赛,阿迪达斯从赛前50天就开启了“驯速迎战”训练营,用8周的专业计划帮跑者备战。每个跑者的参赛包里都塞了阿迪达斯的折扣券,相当于直接锁定了3.2万个潜在客户。
北马博览会现场更热闹,阿迪达斯搞了个“PB备战基地”,有专业设备帮跑者测跑姿,还把全系列的跑步产品都摆出来让大家试穿。
现场还搞优惠活动,2件8折、3件7折,限量鞋款还能免费印字,不少跑者试完就直接下单,把赛事流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销量。
更厉害的是,今年北马有4700多人跑进了3小时,创下全国纪录,其中35.6%的“破三”选手穿的都是阿迪达斯跑鞋,这口碑直接拉满了。
最近的进博会,阿迪达斯也没缺席。它带来了2026年世界杯德国、阿根廷等四支球队的主场球衣,刚亮相就被球迷围得水泄不通,这些球衣现在已经在国内正式发售了。
说白了,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能这么成功,就是因为懂咱们。它会去小红书上看年轻人喜欢啥潮流,会根据中国的赛事和节日做专属产品,还会搞大家愿意参与的营销活动。
这种“接地气”的操作,自然能赢回中国消费者的信任。
阿迪达斯这波“冰火两重天”,说白了就是押对了中国、没稳住美国。业绩再好看,华尔街也只认“可持续增长”,美国市场的库存问题、折扣乱象、需求下滑,都是实打实的隐患。
而中国市场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只要摸透消费者心思、本土化做得到位,就能拿到增长红利。
企业做市场就跟过日子似的,不能顾此失彼。
中国市场这么给力,是因为阿迪达斯愿意花心思研究咱们的喜好,愿意投入资源做本土化;美国市场不行,就是没搞懂当地消费者想要啥,还被竞品抢了生意。
对于阿迪达斯来说,接下来的重点得是补美国市场的窟窿,要么调整产品策略适应本土需求,要么想办法稳住价格体系。
要是能把美国市场的问题解决了,再加上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力,明年的世界杯、冬奥会又是体育大年,说不定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市场,只要产品好、懂用户,就能长久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