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时有人当逃兵!凭什么说中国永远不会亡
发布时间:2025-11-17 16:26 浏览量:1
“你敢信吗?80年前,中国差点就没了!”
这话听着像段子,可它真真切切发生过——不是小说,不是电影,是刻在民族骨头上的伤疤。
那时候的中国,四分五裂,穷得叮当响,军阀割据,百姓饿得前胸贴后背。军队呢?连一支像样的枪都配不齐,有的士兵入伍时发的还是清朝末年造的“汉阳造”,打两枪就得拍枪栓,不然就卡壳。可日本人呢?飞机、坦克、毒气弹,全来了。他们开着战舰从海上压过来,装甲车碾过华北平原,一路南下,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南京,30万人被屠。江水红了三天三夜,不是夸张,是亲眼见过的人说的。街道上堆的不是尸体,是“人山”。你要是活在那时候,睁开眼就是哭声,整条街整条巷,全是找不到亲人的嚎叫;出门就是断壁残垣,墙角下可能就蜷着一具冻僵的尸体。你会怎么办?逃?还是拼?
可偏偏,有那么一群人,选择了拼。
淞沪会战,30万中国军人冲上去。他们穿的是草鞋,拿的是“老套筒”——那种打两枪就得拍两下枪栓的破枪。对面呢?日军有重炮、有空军、有装甲车。这哪是打仗?简直是拿血肉去填钢铁。三个月,打得天昏地暗,最后呢?上海丢了,南京陷了。败了。可败得有血性。他们不是没怕过,是怕也得上。
更让人心头一紧的,是广西那6万“狼兵”。他们从大山里走出来,翻山越岭,走几个月,靠啃树皮、喝雪水撑着一口气,就为了赶去前线打鬼子。脚底磨得全是血泡,草鞋走烂了,就光着脚走。可刚到战场,三天,全军覆没。没有飞机,没有大炮,只有命,往敌人的枪口上撞。你说,这图啥?
湖南更惨。15个师整建制出征,几乎打光。一天一个师没了,一小时上千人倒下。15位将军,全部战死。他们不是不想活,是身后就是家,退一步,就是亡国灭种。
可最让人咬牙切齿的,不是敌人太强,而是“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
韩复榘,山东守将,手握黄河天险,不放一枪,转身就跑。把防线白白让给日军。4个月,大半个中国沦陷。你说气不气?汪精卫呢?堂堂国府二把手,转身就投敌,成立伪政府,带着比日军还多的伪军,调转枪口打中国人!这哪是汉奸?这是往民族心口上插刀,还笑着说“我这是曲线救国”!
还有河南花园口。为了阻敌,炸了黄河大堤。结果呢?89万人活活饿死,300万百姓流离失所。他们没死在日军炮火下,却死在了“以水代兵”的决策里。这痛,几代人都忘不掉。
可就是在这种绝境里,我们的先辈,没跪。
他们拿着打两枪就卡壳的枪,穿着走几千公里磨烂的草鞋,有的人还没看见鬼子,就累死在路上。可他们还是走,还是冲。为什么?因为心里有句话:中国,不能亡!
钱穆先生,在逃难路上,一边躲轰炸,一边写《国史大纲》。他在书的扉页上写:“凡读本书者,当先认识此民族之不死。”他不是在写历史,是在给后人留火种。他相信,只要中国人不忘自己是谁,中国就永远不会亡。
松山战役,1000多个娃娃兵战死。最小的才9岁,最大的不过15。他们本该在学堂里念“人之初”,却扛着比自己还高的枪上了战场。他们不懂战略,不懂政治,只懂一件事:鬼子来了,就得打。
他们不知道战争会不会赢。可他们还是打了。用命打,用血打,打出一个未来。
今天,我们说“抗战胜利了”,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是千千万万人用命换来的。是母亲送走最后一个儿子,是妻子等了一辈子没回来的丈夫,是孩子再也见不到父亲的背影。
我们赢了,不是因为强,是因为有人宁死不退。
你今天的安稳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你爷爷的爷爷,用命换来的。你能在教室里读书,能在街上自由行走,能刷手机、点外卖,是因为80年前,有一群人,替你挡下了所有的炮火。
他们不知道胜利在哪一天,但他们知道:只要有人还在打,中国就不会亡。
所以,别总觉得岁月静好是理所当然。
别忘了,是谁在黑暗里,为我们点亮了第一束光。
评论区聊聊:如果你活在那个年代,你会冲吗?
你是选择逃,还是选择守?
这不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每个人该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