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与三寸金莲,哪个更高级?为什么只反三寸金莲不反高跟鞋?
发布时间:2024-09-08 13:28 浏览量:12
中国自宋以后,女子裹小脚,以三寸金莲为美,近千年来成为流行风尚。但在当代却流行高跟鞋。
我们今天的一个观点,说三寸金莲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和摧残,是毫无人性的陋习。但如果我们观看三寸金莲的历史进程,我们就会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完全准确。
首先,说三寸金莲是对女性的摧残,是毫无人性的陋习,是完全正确的,但说三寸金莲是封建礼教,就不准确了。
其实,三寸金莲的出现,并不是什么礼教约束,纯粹是为了美,为了魅惑男人。
女性裹脚的行为,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在唐代就有诗词描述女子缠足的情形,唐玄宗为杨贵妃作《罗袜铭》:“罗袜罗袜,香尘生不绝;细细圆圆,地下琼钩;窄窄弓弓,手中弄初月……”但唐代并未形成极致追求三寸金莲的风气。
三寸金莲确切起源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写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李后主。陈东原先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写道:“缠足始于南唐, 殊无足疑。”。
南唐后主李煜令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跳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缠足因此而得名为“金莲”。此后,宫内外女子皆仿效起来。并以缠足为美,为贵,为娇,为雅。
后南唐被宋所灭,后宫人物悉数被掠入宋宫,这种三寸金莲之风也就在宋宫流行起来,宫中嫔妃以及皇室公主,争相缠足。影响所及,大宋上层官宦人家也开始流行。缠足之风,在两宋时期,为文人骚客所喜,写下许多诗词,赞美女性小脚。勾栏瓦舍之女,为博客人喜欢,遂多有缠足。
缠足之风到明代开始兴盛,民间妇女普遍开始缠足,女性以三寸金莲为美,在文人骚客,达官贵人的欣赏、赞美之下,缠足的效果,成了女性嫁人的一个重要资本。
到清代,皇太极、顺治、康熙等几代皇帝,多次下旨禁止女性缠足,但因为民间阻力较大,非但未能禁止,反而愈演愈烈。到清末,也有不少旗人女子违反禁令偷偷缠足,以取悦男性而已。
从宋至清,没有任何官方律法或礼教经文强制女性缠足,都是民间自愿的。导致缠足大流行的关键是当时的男性--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喜欢女人小脚,以女人小脚为美。正是这种畸形的审美需求,导致了中国古代女性大面积缠足。到民国建立,孙中山也曾下令禁止缠足,但依然没有什么作用。
缠足的危害大家有目共睹,会造成女性足部畸形,影响行走能力。使女性留下终身残疾。
而高跟鞋是现代女性的宠物,有些时尚女性更是离不开高跟鞋,而伴随高跟鞋而来的,除了窈窕身姿和性感诱惑外,还有长期穿高跟鞋带来的不适和疾病。
比如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妻子--辣妹维多利亚,就是一个极端高跟鞋迷,在我们看到的她所有的照片中,全部都是高跟鞋。而维多利亚的足部,已经畸形严重,出现了严重的高跟鞋脚症状。
最早的高跟鞋出现在法王路易十四宫廷。据传说路易十四身材矮小,不能展示国王的威猛形象,于是有人发明了高跟鞋献给他,路易十四穿上高跟鞋后,海拔高出不少,自觉形象也威猛了。后来法国的王公贵族纷纷效仿,进而成为流行。
在随后的几百年中,高跟鞋在欧洲成了贵族们的时尚玩意儿。但那个时候,高跟鞋是男女都穿的,同时,由于技术的限制,当时的高跟鞋也没有现在这么夸张的高度和细跟。
直到19世纪,高跟鞋才逐渐成了女性的专属,只为展示女性窈窕的身姿。
现在,高跟鞋更是成了性感的象征,仿佛如果不会穿高跟鞋,就不是真正的女人,就无法展示女性的魅力!制鞋厂和销售商,更是花尽心思来营造高跟鞋的性感定位和穿着地位,他们把高跟鞋定位成在正式场合必穿的鞋子。给高跟鞋加成了端庄、尊重、严肃、正规、性感等多种属性,把女性与高跟鞋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了!
穿高跟鞋的感受,恐怕只有女性朋自己知道了,长期抬高脚跟走路,重心挤压在脚趾部位,肯定会对足部造成危害。而且,穿高跟鞋也影响女性的行动能力。
我们看到,高跟鞋和缠足本质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体现“女性美”,是取悦男性的手段,为什么缠足被定为封建落后,是对女性的摧残,而高跟鞋却成了时髦现代的象征?缠足和高跟鞋都会对女性造成伤害,不同的只是伤害程度而已。
今天男人们在欣赏高跟鞋时的心态,与100年前欣赏三寸金莲的心态,有多少区别呢?
以高跟鞋衡量女性美,算不算物化女性?以对女性的伤害来取悦男性,算不算对女性的歧视?
有一位慨文非常尊重的作家陈女士,她自称“女拳”,面对这种“高跟鞋歧视”却无动于衷。她自己反倒经常穿高跟鞋,真不知道她的“女拳”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