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穿怎样的鞋?上海消保委实测50款鞋:并非越软越好

发布时间:2024-10-11 21:19  浏览量:18

10月11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最新一期老人鞋比较试验结果。

2019年,上海市消保委做了一期老人鞋比较试验,并针对老人鞋产品宣传夸大、标准缺失等问题,推动全国首个《老人鞋》团体标准落地,为GB/T 43587-2023《老人鞋》新国标提供了雏形。经过5年时间重新测试发现,外底硬度适宜的样品比例从65%升高至88%,回弹性较好的样品比例从80%升高至98%。

6件样品硬度不达标

本次试验共计购买50款老人鞋,其中,45款采自京东、天猫、苏宁、唯品会、小红书等电商平台,5款采自实体店铺,涵盖了舒悦、足力健、荣仕、银发无忧、斯凯奇、盼喜、红蜻蜓、老美华、康丽鸟等热门品牌,价格在59.9元到467元不等。

实验结果发现,测试的50件样品耐穿性表现较好,减震均在标准要求范围以内。

不过,现在很多鞋类均宣称“踩屎感”穿着舒适,但老人鞋并不是越软越好。外底过软,容易造成脚弓塌陷,起不到应有的支撑和防护作用。当然也不能过硬,不利于鞋底弯折,走多了容易累脚。软硬适中的鞋子才能为老年人的足部和腿部提供有效的保护和支撑。新标准对外底硬度的要求,实芯材料为45~65邵尔A,微孔材料为40~60邵尔C。本次比较试验的50件样品中,有9件样品为实芯底,33件样品为微孔底,8件样品既有微孔底又有实芯底。结果发现,50件样品外底硬度最小值为35,最大值为74,其中6件样品不在标准要求范围内。

6件外底硬度不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的样品

试验还发现,实芯底偏硬,有助于在运动中提供足够的支撑,防止脚部变形或扭伤;而微孔底偏软,穿着时更加轻便和舒适。

1件样品回弹性不合格

微孔底的压缩变形对鞋子的整体稳定性和支撑性具有重要影响,是衡量鞋底微孔材料在受到压缩后恢复其原始形状的能力的指标。新国标要求,单一密度的微孔底变形量应≤35%。测试数值越小,表示鞋底材料在受到踩压后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原状,即具有更好的回弹性。结果发现,在参与该项测试的43件(另7件非微孔材料鞋底不测)样品中,最小值为9%,最大值为41%。

仅1件样品,即标称由莱阳市城厢三立布鞋厂制造的中老年休闲单鞋(标称商标:布舍元,标称型号:421-1731),其微孔底压缩变形量为41%,超出标准范围,在日常穿用中不能有效保障稳定支撑。

与此同时,老年消费者多有骨质疏松,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能造成骨折等严重后果,因此老人鞋的防滑性能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比较试验模拟老年消费者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测试老人鞋在陶瓷上的湿态静摩擦系数,该值越大表示防滑性能越好。新国标规定,湿态静摩擦系数应大于等于0.3。结果显示,50件样品湿态静摩擦系数有所差异,最小为0.3,最大为0.81。

值得一提的是,试验发现,参照即将实施的GB 25038—2024《鞋类通用安全要求》,全部样品均通过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富马酸二甲酯、含氯苯酚等安全性指标的测试,但有个别样品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短链氯化石蜡含量偏高的情况,上海市消保委已将此信息告知相关企业,要求企业引起重视,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

综合来看,先觉、健牌、穗足力等品牌的样品在耐穿性、舒适性、防滑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

消费提示

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消费提醒:

(1)看鞋底

选择鞋底花纹纵横交错且纹路清晰,硬度适中的鞋子。其次,材料的弹性也非常重要,好的鞋子可以通过材料本身的弹性或者物理变形,缓解后跟或前掌所受到的冲击,保护膝关节健康。一般情况下,EVA鞋底材质的防滑性能较差,橡胶或橡塑鞋底材质的防滑性能较好。

(2)按标准

优先选择产品标准为GB/T 43587-2023《老人鞋》的鞋子,这是我国专门为老人鞋制定的国家标准,防滑和减震性能有保障。适用于老年人日常穿用的鞋(含靴),该标准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3)挑款式

选择魔术贴或无鞋带设计可以减少弯腰系鞋带的不便,而轻便的鞋身则更适合长时间穿着和活动;鞋后帮正后部或外侧面有反光(带),可以在夜间给车和行人提醒,避免因老年人反应迟缓造成意外伤害。鞋头设计宜选择圆头或宽头设计,确保穿着舒适不挤脚。

(4)选材质

材质上应考虑选用真皮或透气网布等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有助于保持足部的干燥舒适,还能有效预防脚部疾病。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