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去鞋帽厂当临时工

发布时间:2024-06-02 23:23  浏览量:13

自成家以来,爱人在家里总是不甘心,总想找点活干,挣点钱给家增填点收入。

曾给别人织过网,挣点手工钱,妻还是有点不甘心,就和我商量,买胶丝自己织挂子卖,能多挣点。

于是陆续的买了些胶丝,织了二十来块挂子。哪曾想,挂子不好卖,仅卖了几块。

剩下的十几块都拿到西南得根表姐家,也只卖了一块,以后又转到大妹武琴家,一块也没卖……。

辗转到七零年六月下旬的一天,云秋忽然听说棉织厂招临时工,就活心了。

于是求援四连襟托人开张介绍信,去棉织厂应招。可来到该厂却说临时工招够了,很轻易地被打退了,致妻高兴而去,扫兴而归。

中午下班回家听爱人述说后,我说:“卡壳了,不知还哪个单位用人?”

妻说:“听人说鞋帽厂也在招临时工。”

我想了想,突然眼睛亮了,说:“我去找大哥好友杨新福,我跟他也挺好,他认识人多,看他能不能帮个忙?”

下午上班,带着介绍信,找到杨新福一说,他侃快地说:“鞋帽厂一把手李德民,我跟他还真挺熟。”

当即就打电话联系妥了,放下电话说:“李德民答应了,让明天去。”

我担心地说:“介绍信上写的是棉织厂,能行啊?”

新福笑着说:“改下名头不就结了吗。”随即拿出笔把棉织厂三字一勾,填上鞋帽厂三字说:“明天去吧,准能行。”

我高兴地说:“太谢谢大哥了!”

他风趣地说:“没啥,小菜一碟,都是为了生活。”

晚上回家乐呵的把好消息告诉爱人,她兴奋的不得了!第二天就高高兴兴地去鞋帽厂报到。

找到李德民签字后,就分配到车间上班了。

中午下班和我一学,我说:“没曾想,事情办的这样痛快,杨新福帮了大忙!到啥时候咱也不能忘了人家。”

妻上班了,有工作了,真是大喜过望,喜从天降!

鞋帽厂是轻工行业,临时工每天挣一元二角六分线。每月去掉周日放假,出满勤能开三十二元多钱,仅比我少开六元多点。

这笔钱无异给家里增加了很大收人,给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我俩日子过的更心胜了,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云秋上班,首先要办的一件大事就是找人看孩子。

我俩很自然的想到她姥姥家,就得让她姥姥给看了,让她老人家操心挨累了。老人在跟前是我们依靠,孩子在老人跟前我俩放心。

把孩子送去一说,二位老人欣然同意。岳父说:“上班是好事,趁年轻忙乎挣点,往后用钱地方多了。”

随之而来的是打破了原来的生活框框,必然的要忙起来了。

首先是送孩子,接孩子。午饭和晚饭得下班回来现做,连喂鸡喂猪,都得见缝插针去做。

这些问题难不倒我们,都能想法去克服。做饭,喂猪、鸡,谁先回来谁做,我本来不会做饭,也学会做了。

送孩子基本都由爱人承担。每天早早起来,早早吃完饭,就领两孩子去她姥家,然后直接上班。

娘仨走后,我急忙收拾碗筷,喂鸡、猪,看上班时间要到了,把屋门、大门锁上就走。

好在新家就在厂子对面不远处,步行六七分钟就到了,骑自行车就更快了。

晚上我俩不管谁先下班都先到家把饭做上。然后去接孩子,接孩子往往都由我去做。

有时接的晚了,孩子就在姥姥家吃了,花插赶上正吃饭,让我吃,我有些抹不开,就婉言谢绝。

后来怕伤老人心,就入乡随俗了,心想,哪人都有双层父母,岳父母也和自己父母一样,就把岳父母家当自己父母家。每遇吃饭,就很自然的和全家一起吃。

岳父看我和全家合路了,很高兴,总是亲切热情地拿酒招待,每次都受感动。

只因家离厂子近,搬来不久,就把白山牌旧自行车卖了,卖85元。卖旧车有个新想法,准备托人买台新的永久牌加重自行车。

那时对这个牌的自行车特别稀罕,特别向往,就是现在对它也还是那么喜欢。故卖车钱一个也没舍得花,全部积攒起来。

车子卖了,上下班,接送孩子就得步行了,在那些日子里,为争分夺秒,经常是跑步前进。

卖车后,无论是自己还是和妻一起接送孩子,或放假领孩子串门,逛商店等。

二女儿总是快跑几步到前面,两只小手一张拦住去路,让抱着走,我从不拒绝孩子要求,开心地抱起来。女儿虽然三毛岁,毕竟才一周岁多。

每当孩子拦妈妈去路时,就不灵了,妻往往说:“一边去,多沉啊,我可抱不起。”

如我在跟前,就会立刻说:“老闺女,爸抱。”

大女儿走在路上从不要求抱,有时我主动抱女儿一会,让女儿幼小的心灵找找平衡。

把两孩子送姥姥家一个月,我俩都有点嫌麻烦了,天天接送孩子,把宝贵的时间都扔在路上了。

加之大女儿懂事,立事早,我俩一说,女儿满口答应:“爸妈上班走了,我把门一闩,就和我老妹在屋玩。”

我担心的问:“能不能害怕?”“有我老妹给我作伴,不害怕。”

妻心疼地说:“乖孩子,妈上班去挣钱,给你们买好吃的,你们去姥姥家,妈给带饼干,水果,你们在家,妈也给留饼干,水果,领老妹好好玩。千万别打架,玩够了,愿吃啥就吃啥。”女儿不住地点头答应着。

把两个孩子放在家,心里总有些不踏实,总是惦心,孩子才多大呀?就在家看家了。

于是就和我的同伴王怀东,小赵说了,两人很理解我的难处,都支持我在工作之余抽空回家看看,很受感动。

这样一天至少回去一趟,最多也只能回去两趟,回家看看就放心多了。

孩子也渴望爸回去看看,上班走后,孩子就盼爸回去,一旦工作忙未能回去,孩子就会失望。

已经进入伏天了,把两孩子关在屋里玩,有点不合适宜了,下班一进屋立刻就会有种闷热感。

这哪能行啊!我俩一商量,壮着胆子就把门窗打开了,让屋里透透新鲜空气,两孩子高兴极了!一高兴就忘了害怕了。

上班时,仍然是妻先走,因她离厂远,得走二十多分钟。

我天天后走,走时孩子们就会趴在窗户上,招手送我,一直出大门,把门锁上,抬头看孩子们还在招手,我也连连向孩子们招手告别。

记得一天中午上班已经走出四十多米,在外院的南北马路上,要拐弯了,我偶尔回头看看,大女儿还站在窗台上招手。仿佛在说:“爸早点回来。”急忙向女儿招招手,拐弯向西走在上班路上。

期间,东西两院之间还出现一个插曲——发生点小摩擦。

自从开窗门,孩子们到外面去玩,东院亚琴的两个调皮儿子经常往这院扔砖头,土块。

闹的两个女儿没法玩了,大女儿很气愤,我们一回来就告状。

云秋几次去交涉,仍然照扔不改。妻又去一趟,大哥有点不是嗞味,不满意了,表兄表妹发生几句口角。从此后再不扔东西了。

在扔东西那些日子里,我也气的夠呛!多亏我没介入,像没事似的,对大哥仍然还是那么敬重,人心都是肉长的,渐渐地缓和了,关系又融洽了。

东院杏树园子的杏熟了的时候,不时地飘过阵阵清香。

杏树枝已探过墙来,杏有时落在院子里,每当发现就扔过那院,从不让孩子捡吃。

并告诉孩子:“从小就要有志气,不光不捡落地杏,就连杏树也不看!”

女儿认真地听着,深深地被感染,听话地说:“爸,我们一定记住。”

我和云秋经常往回买杏,让孩子们尽情地吃,反正孩子们看家也得留水果。

一天,大哥挎一小筐杏拿来,让我们尝尝。并夸奖说:“这俩孩子又本分又仁义,搁一般的孩子早用棍子扒拉杏了。”

我客气地说:“拿这干啥,我俩经常往回买。”

大哥笑着说:“买啥?守着杏树园子还去买,实惠的,上园子各人去摘。”

我答应着:“谢谢大哥。”心想,能好意思去摘吗。

在给老哥看房,住房那漫长的三年岁月里,我俩上班天天都在提心吊胆地挂念着孩子。

幸亏社会秩序好,没发生意外,真是老天保佑,谢天谢地!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