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最大的“愚蠢”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发布时间:2025-01-08 01:48  浏览量:2

在跑步的世界里,我们都怀揣着对健康与美好的向往踏上跑道,然而,这一路却有着不同的风景与境遇。许多人在奔跑中迷失了最初的方向,陷入了与自己的无端“争斗”中。其实,真正的跑者都深谙一个道理:跑步最大的不明智,便是和自己过不去;而最大的智慧,则是坦然地“做自己”。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有着自己的运转规律。每个人的心率与耐力之间有着微妙的平衡,自己心中大致有数。当你放松慢跑时,或许能轻松跑完漫长的三五十公里;可一旦开启急速冲刺模式,可能仅仅 400 米就会气喘吁吁。

有些跑友在挑战长距离时,为了达成既定目标,即便已经严重掉速、身体濒临崩溃,却仍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苦苦支撑,非要熬完预定的里程。可结果呢?跑完后整个人极度难受,后续还得连续休息好几天,体力依旧难以恢复。或许旁人会表面夸赞“厉害”,但实际上,我们内心深处应该问问自己:这真的值得吗?

在开启长距离奔跑时,务必控制好心率,稳定住速度。经验丰富的跑者都清楚,什么样的心率对应怎样的速度,以及这个速度下能维持的里程极限。一旦跑崩掉速,如果继续强行坚持,那后续的煎熬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就拿小编来说,连续三周周末拉练长距离,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为了稳住心率,速度一直控制在 6 分到 7 分之间,即便被一起跑步的女跑友嫌弃慢,也毫不动摇。直到最后一公里,才稍微提速冲刺,全程稳稳当当,没有掉速。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太过保守,但其实这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

小编在多年的跑步生涯中,也有过冲动莽撞的时刻。前几年,刚练了几个间歇跑,感觉速度有所提升,便雄心勃勃地想要 10 公里跑进 45 分钟,还特意找了大神陪跑。结果呢?才跑了三公里就彻底跑崩,速度从 4 分 30 秒急剧掉到 5 分之后,无奈只能果断放弃。

实际上,当时如果硬着头皮咬牙不掉速,或许还能再撑一公里,但心率已经飙升到 180 以上。对于一个 40 多岁的中年大叔而言,这个心率已经相当危险,继续坚持很可能会出现意外。而如果按照自己平时的节奏跑,10 公里 4 分 50 秒的配速本是轻松可达的。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为难自己,去追求超出自身能力的速度。想要提升跑步成绩,一定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毕竟,一旦急于求成,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这就背离了我们健康跑步的初衷。

充足的睡眠对于跑步来说,犹如基石之于高楼。如果晚上加班或者有应酬,导致睡眠严重不足,那么早上真的不必强迫自己早起去跑步,偶尔睡个懒觉并无大碍。

有些跑友,晚上有心事睡不着,甚至一两点就起床刷长距离,这种做法看似很励志,但实际上对身体健康并无益处,我们并不提倡。小编如果想要早起刷长距离,一定会提前早睡,甚至八九点就上床休息,确保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来支撑跑步所需的体力与精力。

我们要始终牢记,睡眠和跑步同样重要,切不可顾此失彼,忽视了身体的休息与修复。

别和自己过不去,受伤了就养伤,别拖着伤痛坚持跑步

杜绝带伤跑步,这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提醒,但依然有许多跑友在这方面栽过跟头,小编也不例外。曾经错误地认为,小伤可以通过跑步慢慢恢复,但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伤痛,即便调整跑步强度,也未必能减轻,而大部分伤痛,往往会随着跑步的持续而愈发严重,甚至还会因为改变着力点而引发新的伤痛。每个新跑友都可能会经历受伤的阶段,有些跑友在受伤后便从此远离了跑圈,这实在令人惋惜。

其实,受伤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对待受伤的态度。受伤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它在提醒我们跑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重视并及时做出调整,依然可以重新回归健康的跑步之路。

跑步时的心态至关重要,我们常说要不逞能、不攀比,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收获广阔的天地。这里的不攀比,不仅仅是指跑量和速度,还包括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来选择赛事和跑步装备,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大上”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如果囊中羞涩,那就选择周边的赛事,既能节省开支,又能感受到马拉松的魅力。如果不想花钱,还可以报名健康跑吧的线上赛,在熟悉的公园或运动场奔跑,同样能收获完赛的喜悦与成就感。

在装备方面也是如此,如果经济宽裕,自然可以选择品质更好的装备;但如果条件不允许,也不必盲目追捧昂贵的产品。一双二三百元的跑鞋,同样能陪伴我们奔跑。就像小编,一双 200 多元的跑鞋穿了三年,每次都在体育场橡胶跑道上跑步,虽然被人问起时有些难为情,但这也是一种适合自己的选择。

跑步,本应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而不是与自己的较量。亲爱的跑友们,让我们都成为那个有智慧的跑者,不再做那些与自己过不去的傻事,尽情享受跑步带来的纯粹快乐与健康吧。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