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用聚氨酯胶粘剂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5-03-28 11:04 浏览量:5
1、制鞋用聚氨酯胶粘剂概况
鞋用胶粘剂作为一种专用于制鞋领域的专用胶粘剂,随着我国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逐步成为制鞋大国,历经 40 余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根据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的 2015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鞋用胶粘剂企业 200 余家,广东的鞋用胶粘剂企业也是全国最多的,总计有70 余家,大多数属三资企业与外销制鞋企业配套,此外,福建省、浙江省各有 40 家左右企业生产鞋用胶粘剂,中小企业在我国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占比接近 80%。全球市场的主要厂商包括德国汉高、中国台湾南宝、中国台湾大东树脂、中部树脂等,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随着鞋靴胶粘工艺成为制鞋工业中运用最广的一种工艺,鞋用胶粘剂在制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适合各种材料、生产效率高、适合流水线作业。以胶粘鞋为例,主要粘合工艺流程为:鞋面鞋底处理、鞋面鞋底刷胶、粘合、烘干定型等
2、行业上下游情况
鞋用胶粘剂行业与其上下游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①上游化工材料概况
鞋用胶粘剂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化工材料制造行业。主要原材料包括丙酮、丁酮、聚酯多元醇、碳酸二甲酯、甲苯等基础化工材料,价格受石油价格走势影响较大,并随石油市场价格波动。近年来上游原材料来源广泛,市场供应充足,供给渠道较多,不存在供应短缺的情形。
②下游制鞋业概况
鞋用胶粘剂行业的下游主要为制鞋行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和福建等地区。下游客户较为分散不会与单一客户产生较高的依存关系。2020 年由于受到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中国鞋类产品产量达到新低,为 111.2 亿双,2021 年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缓和,中国鞋企复工复产,产量小幅度回升,为 120.2 亿双,增长率为 8.09%。2022 年,全球鞋类产量达到 239 亿双,产量同比增长 7.6%,中国鞋类产量 130.5 亿双,测算 2022 年全球鞋用胶粘剂需求量约 58.7 万吨,中国鞋用胶粘剂需求量约 39.1 万吨(数据来源:胶粘剂观察)。
3、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环保政策日趋严格
2016 年至 2024 年,发改委、国务院、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规范、引导、鼓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包括《“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胶粘剂行业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环保型胶粘剂产品,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无论从创建和谐社会、爱护员工还是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都有重大意义。
随着人类对环保健康的追求和环保政策的要求,油性胶因大量含有挥发性溶剂,具有气味重、致敏、环境污染、含有毒成分等逐步退出。为适应环保需求,欧美发达国家制鞋企业于 20 世纪 80年代至 90 年代逐步将鞋用胶粘剂由氯丁橡胶向聚氨酯胶粘剂过渡,并于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制订了严格的 VOC 排放标准。欧盟地区于 2004 年批准的《涂料指令》第 13 条限制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同时在部分产品生产中对 VOC 的排放设定了上限。
美国则是通过了 40CFR59《建筑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国家标准,对 VOC 含量做出了限制,由环境保护署在联邦层面上对 VOC 排放进行监管。我国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工业行业 VOC 排放量进行削减,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升级。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和行业技术更迭,水基型、热熔型、无溶剂型、辐射固化、改性、生物降解等低 VOC 含量的胶粘剂产品开始备受市场青睐,未来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环境污染严重的溶剂型制品。未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胶粘剂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发展环境友好型产品成为未来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环境保护和工业安全卫生立法,限制有机溶剂用量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欧洲对胶粘剂的 VOC 限量,即将规定到 35 克/升,促使第四代彻底环保型鞋用胶粘剂出现,主要为热熔型和水基型(水性)胶粘剂。其中,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作为更为环保的鞋用胶粘剂,成为行业当务之急的首推与普及产品。
以水性聚氨酯为例,尽管其在聚氨酯产业中占比较小,2018 年中国聚氨酯产量约有 1100 万吨(折合纯固体含量),水性聚氨酯产量约 10 万吨(折合纯固体含量 3万吨)。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意识的普及,我国水性聚氨酯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产业增速远超聚氨酯产业整体增速。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水性聚氨酯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这不仅将推动聚氨酯产业的绿色转型,也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多环保、高效的水性聚氨酯解决方案,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根据思瀚统计预测,2021 年全球水性粘合剂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173.9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将达到 24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7%。据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我国胶粘剂行业产量达到 709 万吨,同比增长 4.42%。水性胶发展前景广阔,2020 年我国生产水性胶 68.1 万吨,年均增长率为 18.4%,是增长最快的胶种之一。
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水性胶粘剂市场相对稳定,虽然整体的用量很大,但年复合增长率较小;中国市场的体量很大,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在国家日益严苛的环保政策以及用户对于健康更高诉求的大环境下,水性胶粘剂市场在中国的成长空间将会更大。具体到制鞋业,中国水性胶粘剂的占比和增长速度高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这是因为亚太地区一直是运动鞋的生产集中地,而欧美则多以登山鞋和安全鞋为主,鞋类的差异决定了胶粘剂具体性能要求的差异。同样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以及出口市场对于原材料安全环保的把控日趋严格,未来水性胶粘剂的成长空间将会更为巨大。
(3)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根据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 2021 年资料,全国有生产鞋用胶粘剂的厂家约 200 余家,我国制鞋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福建,其中,广东是我国最大的鞋类生产基地,年产各种鞋类 30 亿双,出口 20 亿双。由于鞋用胶粘剂行业与下游制鞋业关联度较高,广东的鞋用胶粘剂企业也是全国最多的,总计有 70 余家,大多数属三资企业,在这些胶粘剂企业中有一半左右生产外销产品(与外销制鞋企业配套)。
此外,福建省、浙江省各有 40 家左右企业生产鞋用胶粘剂,江苏省、山东省、天津市各有 10 余家企业生产鞋用胶粘剂。中小企业在我国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占比接近 80%,市场竞争充分,行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鞋用胶粘剂市场规模正在稳步增长,未来几年预计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全球市场的主要厂商包括德国汉高、中国台湾南宝、中国台湾大东树脂、中部树脂等,2022 年,全球前三大厂商占有大约 25%的市场份额。在地区分布上,美国和中国是鞋用胶粘剂的主要消费市场,欧洲也是重要的市场,其中德国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此外,日本和韩国也是重要的两大地区。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提出明确目标,争取在 2025 年末,年销售额在 20 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 10~15 家,年销售额在 10 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 30~50 家;另外,培育 3~5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随着行业领先的企业进一步投资与加速落地新建产能,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通过增加产能扩张占领市场趋势明显,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4)迎合制鞋工艺及材质的多样性发展
鞋业制造是对制鞋原材料如面料、底料等,按照市场需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成品鞋。制鞋工艺有缝制工艺、胶粘工艺、注塑工艺、缝制和胶粘结合工艺、手工制鞋工艺及成型工艺等。我国的制鞋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技术及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而胶粘工艺制作流程相对简洁,极大提升了制鞋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制造的鞋品也更为美观轻便,被品牌商所推崇是现在产量最大的鞋品,但对胶粘剂的产品性能及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鞋品类专业细分化显著,呈现专业化、场景化竞争的态势。人们对鞋的穿用要求越来越高,促使鞋的造型款式、结构用料、功能等方面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满足鞋品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鞋品的材质包括鞋面、鞋底都有特殊的要求,故鞋用胶粘剂的性能也需适应相应的制鞋工艺、鞋面、鞋底的材质的更新发展。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