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知道,为啥我娃不爱跟我说话了······
发布时间:2025-03-30 11:41 浏览量:4
讲道理娃秒变“信号屏蔽器”
考前全家化身“静音扫地机器人”
考后一句“没事”直接触发全家版“沉默的羔羊”
不少爸妈自嘲
自己就是《甄嬛传》活不过三集的NPC
每天在“自我感动PUA”
和“无效安慰文学”里
反复仰卧起坐
其实,症结就是大家都在头痛的“亲子沟通”
今天成成妈继续请到了张皓老师
手把手教大家扭转局面
亲子沟通不是“单机游戏”
而是组队刷副本!
拒绝废话糊弄学
扔掉“忍者神龟”剧本
用5步解题法和娃变“友军”
本期嘉宾: 张皓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
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
这种又叫“自我感动式PUA”,比如:
”
“我家孩子太难搞了,跟他正在讲道理,他都可以走神。”
“你看妈妈为了你多辛苦,妈妈给你买这双鞋花了妈妈两个月的工资。”
“爸爸存了半年的钱才给你交起了学费。”
“妈妈就是为了你才没跟你爸离婚的。”
……
”
小孩听着会怎么想呢?
”
我拿着这个鞋我是该高兴呢,我是该惭愧呢?
存了半年的钱才给你交上学费,小孩就说,你生我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我要上学吗?你可以不要我,又不是我让你要我的。
结婚、离婚,这个是不是你对生活的考量吗?我肯定是你考量的一个因素,但我不是全部,你自己生活过砸了,你怎么在我这找原因呢?!
”
你有没有发现
家长们往往是有压力都发泄到孩子身上
这是你在处理自己的压力
而不是在教育孩子
带孩子是辛苦的事
所以,父母要有单独的时间去面对自己的心灵
处理自己的压力
我们很多父母都喜欢在考前当“忍者神龟”。
有一年高考前 40 天,我去朋友聚会碰到一个妈妈跟我说,孩子现在毛乎乎的,随时都要发脾气的,完全不敢惹她。
听见孩子回家的脚步声,我跟他爸哪怕正在家里吵架,都要说“调整好,女儿回来了”。
我开玩笑说:“这哪是女儿回来了,这明明是妖精回来了!惹一下。”
她赶紧说:“不行!怎么敢?惹就惹毛了。惹翻了怎么办?”
我说:“惹翻了再收拾。”
妈妈又说:“我收拾不来怎么办?”
我说:“给我打电话。”
那个妈妈最后跟我讲:
当天晚上“毛起胆子”惹了一下,那不惹都要翻的,你惹肯定翻啊。小孩惊天动地哭,坐到地上哭,边哭一边喊,“我孤军奋战呐我,你们谁也帮不了我……”妈妈也坐到地上,两个人一起哭。最后没有给我打电话,人家两个人自己收拾好了,花了将近两小时。
这不太棒了嘛?不光是心理健康,而且女儿的复习效率都提高了。
我们家长现在说到良好的沟通
就认为是跟孩子不要吵架
不要惹到孩子
其实你真的帮他梳理了
就像那个下水道
你帮他弄通了
这是多好的一件事
什么叫考好考坏没关系?
真的没关系吗?
没关系,你怎么全家不说话?
显然是有关系的嘛!
“只要你努力了就好了”
关键是什么叫努力了?
我在高考前讲座就讲了这么一个事例,一个高三女生考试考砸了,万分沮丧地回到家里,对她妈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妈,我是不是智商很低啊?考得那么糟糕。”
第二句,“我是不是连专科都考不上啊?”
妈妈答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女儿,你智商不低,你很聪明。第二句,女儿,你不仅能考上专科,你还能考上本科。
我先问现场的父母,你们觉得妈妈答得怎么样?没想到全体高三父母用热烈的掌声回答。
我再问现场的高三学生,如果你爹妈说这两句话,你感觉怎么样?
全体鸦雀无声,好不容易来了一个答案,小男生说,“幽默!”然后第二个答案是,“假打!”第三个小女生说,“如果我说这两句话,我妈说那两句话,我的压力会更大!”
你懂孩子吗?
孩子考试考砸了,很多父母只看到一个问题,就是考砸了。
考砸了。这个问题里头有两个问题,第一他的情绪,第二他遇到的事情。这两个事情的处理有顺序,必须先处理情绪才能处理事情。
“妈,我是不是连专科都考不上啊?”这时,你必须把她的情绪说出来,那个时候你不要答什么专科、本科的事。你就说“宝贝考砸了心里很难过吧?”这句话一说,你家孩子泪雨滂沱。哭哭多好,把软弱哭掉了的人才坚强。
你是不是应该让他哭完了以后,心平气和地说,“宝贝,怎么叫考砸了?”
然后再说“那宝贝平时都没有这样的,怎么回事?来,咱俩就一起讨论,一起分析讨论分析……”分析不清楚,就求助老师。
估计很多家长没有能力成为孩子的“教练”
那么,求助老师、家校合作才是正确的
有些事你是做不了,你得拜托老师。等“老师”工作完了,你这边加油才不是空话。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家庭表面的沟通还是做得挺好的,但实际上他遇到了问题,就沟通得很表面。
家长要想和孩子好好沟通,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就要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而不去说那些正确的废话。
第一步:反省
比如,孩子惹祸了,打架了,家长往往是打孩子一顿,骂孩子一顿。其实,都在宣泄父母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出了问题以后,就吼骂他一顿,孩子的思维会是:我是犯了错误了,但你也骂了我了,咱俩扯不平,扯平了问题就不解决了。
所以应该是:我不骂你,自己去反思。
建议家庭要有个安静角,出了问题就坐到那里,反省自己的问题。
第二步:痛悔
如果他在那儿想着他干的坏事,越想越高兴,那就没有反省够。
如果觉得不对了,就会出现痛悔的情绪。
第三步:那错哪里了?
让孩子自己觉察错在哪儿,是增强他的道德认识。这是解决问题的又一个环节。
第四步:定改
意思就是你看你做了那件事情,把人家怎么样了?赶紧去制止,不让这件事情进一步地发展。定改,定时改正、改过。
第五步:补赎
这个事错了,你自己说干点什么好事来将功补过。
如果这五个环节都做了,父母跟孩子的沟通才算完成。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是,爸爸妈妈说行了行了,你看孩子都哭了。
孩子哭了就完了?其实不对,这样是无法帮助孩子实现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