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马“野鸳鸯”事件,再次揭露跑圈乱象,看完让所有跑者愤怒!

发布时间:2025-03-30 19:27  浏览量:9

这两天,朋友圈被无锡马拉松的"野鸳鸯"事件刷屏了。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不想掺和这事,但转念一想,这事折射出的跑圈问题确实值得聊聊。

今天真好周日,又下雨,就跟大家好好掰扯掰扯。

跑圈乱象一:情感纠葛

简单说下事件:2025无锡马拉松赛,一博主在拍视频的时候,一对马拉松跑友从假装不好意思到牵手甜蜜冲线,被网友发现后,引起的一系列热点。

其实你有没有注意到,跑团里这种暧昧不清的关系其实不少?打着"同跑一条路"的名义,有些人开始频繁单独约跑,从赛前陪练到赛后庆功,关系越界也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说句不好听的,我周围就有跑友因此搞得家庭不和。一个原本健康积极的爱好,却变成了婚姻的隐患,不仅伤害了家人的信任,那些当事人最后也大多落得身心俱疲。你说值得吗?

跑圈乱象二:攀比内卷

你是不是也经常被朋友圈的"跑神"刷屏?今天发35公里,明天晒5分配,后天又是全马PB。搞得你不晒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老实说,我以前也是这个圈子里的"晒图狂魔"。每跑完就得发个朋友圈,配速不理想都不好意思发。后来才发现,这种比较已经悄悄变成了一种压力。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跑圈里的"装备鄙视链"越来越明显了。从入门的国产跑鞋被嫌弃,到大家追捧碳板鞋,再到动辄两三千的专业装备,这条鄙视链越来越长。

其实,我们得想清楚,为啥这么在意装备?是真需要还是在满足某种身份认同感?我见过穿着百元跑鞋跑进3小时的大神,也见过全身名牌却跑不了10公里的"装备党"。

我觉得要理性看待这一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跑圈乱象三:高度商业化

记得刚入坑跑步那会儿,加入跑团纯粹是为了找个伴。

可现在呢?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跑团已经变了味道。先是收会费,动辄几百上千,美其名曰"提升团队凝聚力"。后来连加个群都要先交钱,搞得像买会员卡似的。

更让人头疼的是,一旦交了钱进去,铺天盖地的营销就来了。"团购折扣"的跑鞋、"专享优惠"的装备、"特别定制"的训练课程...你的微信群基本就变成了24小时不打烊的购物平台。

我不是说商业合作不好。适度的赞助能给跑团带来资源,组织更好的活动。但问题是,当商业因素过度渗透,那份单纯的跑步乐趣就被稀释了。

我经常怀念那种纯粹为了跑步而跑步的日子,没有营销,没有推销,就是简简单单,一群人,一条路。

跑圈乱象四:替跑、抄近道等作弊行为

跑马这些年,最气人的莫过于看到有人大摇大摆地作弊。替跑、抄近道、坐车,花样还挺多。你有没有在赛道上碰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前半程还落后你一大截的人,后半程突然"龙卷风"一样冲到前面去了。

我一开始也不太在意这事。跑步不是自己和自己较劲吗?但仔细想想,作弊行为对整个跑圈的伤害其实挺大的。

更恶劣的是,有些网红明星为了流量,公然替跑或者未报名混入赛道拍视频。记得去年那个网红带着拍摄团队混入上海马拉松的事吗?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告诉粉丝:规则可以不遵守。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乱象,我想说的是:跑步原本很简单。它就是一双鞋、一条路、一个你。

你们觉得呢?每次当我们被各种乱象困扰时,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跑步?

希望咱们一起努力,把那些浮躁的东西慢慢过滤掉,留下最纯粹的跑步乐趣。

跑步圈子,终归应该是阳光、健康、互助的地方。

毕竟,我们都是因为热爱,才相聚在这条路上。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