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位空降女兵马旭 住30米平房,一双鞋穿15年,却捐款1000万元
发布时间:2025-04-02 08:06 浏览量: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8年,两位80多岁的老人颤颤巍巍的走进银行,要将他们的300万存款,转到一个黑龙江的账号上,并表示后续还会再转账700万元。
这个操作让银行的工作人员目瞪口呆,并紧急报警,因为银行职员怀疑这两位老人遭遇了诈骗。
可当警察到来后大家才知道,这两位老人所捐赠的对象不仅是他们的故乡,他们两人的身份也不简单。
尤其是其中的老太太,更是我国的首位空降女兵:马旭。
女兵书写传奇
毛主席曾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不仅是在称赞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战士们的妇女同志,更是在称赞那些奔赴前线的女战士,其中就包括马旭。
马旭虽然是女儿身,但却和男性战士一起奔赴在战斗的前线,1947年参军的马旭,经历了大量的战争名场面,在著名的辽沈战役中就可以看到马旭的身影。
而到了抗美援朝时期,马旭同样身处部队之中,我们所熟悉的战斗英雄黄继光,就和马旭是同一个部队的战友,可以说马旭虽然参军时间较晚,但无论是经历还是荣誉,都不逊色于一些老兵。
在抗美援朝结束后,马旭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根据其义务兵的经历,进入了军医大学深造,此时的马旭并不知道,未来将会有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等待着她。
美军作为二战时期军事能力最强大的国家,它的空降兵让大家印象深刻,这也是美国军事的强大之处,因此我国在进入和平环境后,也开始了对这种作战方式的研究。
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降兵部队正式成立,由于这只部队是新组建的,所以需要从各个地方来召集战士,在召集到足够的作战士兵后,就需要寻找负责后勤保障的战士,也就是军医,而有抗美援朝经历,且战场救助经验丰富的马旭,就加入了这只队伍。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空降兵,跳伞是必须学会的内容,但由于我国空军基础薄弱,当时的大多数战士别说跳伞了,就连飞机都没坐过,所以他们在训练的时候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恐惧。
这时马旭站了出来,或许她自己也很害怕,但依然选择了勇敢去尝试,经历了多次跳伞训练后,马旭熟练掌握了这项能力,还“顺便”拿下了三个“第一”:第一个跳伞的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和空降部队年龄最大的女兵。
在退役前,马旭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女兵,但关于她的传奇,并没有随着她的退役而结束。
一生为了国家而付出
在马旭退役的时候,根据她当时的级别和成就,她可以获得十分丰厚的补助,最起码的房子、工资等一样不差,可此时马旭却做出了令人惊讶的选择,她放弃了所有的优待,和自己的爱人一起搬到了部队旁边的一个小平房中居住,这个平房只有30平米。
那么在退役后,马旭每天都在做什么呢?很多人觉得,马旭这个时候应该安享晚年,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但令人遗憾的是,马旭并没有自己的孩子。
在战争期间,马旭自然不会考虑结婚生子,而到了战争结束后,身为空降兵的马旭,为了更好的帮助国家发展空降部队,不浪费任何一秒,也一直没有要孩子,等到了退役的时候,她的身体已经无法生育了。
对于这件事,马旭的心中确实有很大的遗憾,但她并没有沉浸在悲伤和后悔当中,因为她的心理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空降部队的发展继续做贡献。
由于空降部队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很多在国外看起来很“初级”的东西,我们都不曾拥有,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马旭,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在退役之后,马旭从装备、心理、训练等不同的方向进行研发,还多次获得了国家的专利,可见她在该方面的贡献。
她所研究的高原供氧背心就是最好的例子,空降兵为了完成作战目标,会降落在不同的地区,这对战士们的身体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在高原地区,如果身体无法快速适应,很有可能导致空降兵在落地后晕倒甚至死亡。
这时就轮到马旭的高原供氧背心出场了,这个背心可以让战士们保持足够的氧气摄入,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高原反应,等到背心内的氧气耗完,战士们已经基本适应了高原环境。
并且这个背心穿着方便,不会给战士们造成额外的负担,可以说这样一个小发明,背后将会挽救无数战士的生命。
除此之外,马旭还解决了一个“世纪性难题”,那就是空降着陆脚踝容易受伤,马勋专门为此发明了充气护踝,这项发明不仅显著降低了空降兵的着陆受伤几率,也避免了一些战士因为这个伤留下永久的残疾。
在退役后,马旭原本可以过着十分富裕的生活,在收入方面,她不仅有退休金和国家补助,还有国家的专利费用,以及她向各个期刊投稿的稿费,这也是为何她能够拿出1000万存款的原因。
但令人惊讶的是,多年来她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与其说朴素,不如说是“寒酸”。
为家乡尽一份力量
由于马旭平时十分的低调,周围的邻居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但是却对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活方式十分的不解,因为他们两人实在是太“抠门”了。
要知道在这附近居住的人,基本上都是战士的家属和后代,大家都有政府发放的津贴,因此日子过的还是比较宽裕的,可唯独马旭夫妻,她们的生活实在是太朴素了。
在食物方面,两人几乎不怎么出去买菜,而是在房子周围的空地上钟了很多蔬菜,这就是他们平时的食物;在衣服方面,他们两人几乎一直穿着部队发放的迷彩服,十多年都不曾换过,就连脚上的鞋,也是破了粘、粘了破,穿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
这让周围的邻居十分的纳闷,纷纷调侃他们是“活该”,明明可以过不错的日子,非要“没苦硬吃”,那些钱留下来难道还能变得更多吗?
其实这并不是马旭夫妻不敢花钱,而是他们想要把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俗话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马旭自从参军离开家乡后,基本上就没有回去过,这些年她为部队、为国家做了很多的贡献,但却很少未家乡做出贡献,因此她想要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为家乡进行投资。
曾参与部队军事研发的马旭深刻知道,想要让自己的家乡能够发展,除了钱一切都是虚的,而且这笔钱还必须足够多,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家乡,因此她在有了这个想法后,就开始了疯狂存钱,生活中能不花的钱全部存起来,直到她存到了足足1000万元的存款。
于是在2018年,马旭将全部的存款取了出来,分批次的捐给家乡,用来帮助家乡进行教育方面的投资和建设,这不仅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家乡,还让家乡有了更好的未来,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接受到教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
但最令人惊讶的,还是马旭夫妻这次捐款,几乎是自己的全部存款,他们完全没有给自己留“养老钱”,她的最大程度发挥自己存款的效果,竟然丝毫没有考虑她和丈夫的生活,这怎能让人不佩服。
默默付出的人
对于马旭的选择,她的想法十分简单,她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国家给予的,从一开始的参军,到后来能够学到大量的知识,有了安定的生活,她无法坦然的享受这一切,必须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
所以她在退役后,并没有选择享受生活,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来默默努力,尽可能的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其实她做的已经很好了,但她觉得还不够,因为在她的家乡,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帮助一个人最简单的方式是给她钱,帮助一个地方的人,同样需要金钱作为基础,可直接给钱的效果并不好,于是她选择把这笔钱交给当地政府,用来投资教育事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人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则得知马旭的善举后,她的邻居们纷纷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尤其是那些曾经对她冷嘲热讽的人,更是对自己的行为羞愧不已,毕竟马旭能做到的事情,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结语:马旭的经历在被大家所熟悉后,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和祝福,但更多的还是对他们夫妻二人的“于心不忍”,因为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活过的简直太苦了。
要知道马旭手里的存款可是有足足一千万,哪怕只是放在银行吃利息,也足以让她们过上富裕的的生活,可马旭还是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最终将这笔钱全部捐赠,这份善举,足以名留青史。
【信源:
- 上一篇:闪耀的珍珠高跟鞋,优雅动人!
- 下一篇:优雅的高跟鞋,闪耀的装饰,时尚与美丽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