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运动, 每一步都舒适吗? | 斯凯奇×第一财经 2025消费者舒适运动趋势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07 09:44  浏览量:2

今年“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热门词。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对此,许多人形象化地称之为“国家喊你来减肥”,并表示“必须响应国家号召”。

全民健康始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确立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核心战略主题,标志着全民健康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不论是“3亿人上冰雪”的号召,还是将体锻设施纳入15分钟生活圈建设,政府在各个层面给大众创造了越来越多接触运动的机会。

在全民健康意识和运动热情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运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契机之下,舒适科技公司斯凯奇联手第一财经,调研了新一代消费者的舒适运动趋势,通过对3498名全国各地各年龄段受访者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一般大众的日常运动习惯、运动消费心态,以及对运动产品最真实的需求与期待。

PART 1

大众运动健康态度:

想要轻松无负担的健康

01. 大体上健康,但也担心自己运动不足

调查数据显示,55.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算得上健康;63.4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运动不够充足。两个主要的健康困扰则是睡眠不够(55.2%)和饮食不够均衡(51.52%)。

02. 积极的健康态度:选择管住嘴、迈开腿

当大家被询问“为了让自己更健康,你觉得比较能做到的改变是?”选择“增强运动”的比例达70%,其次是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不难看出,人们普遍有比较正确的健康观念,更愿意通过运动获取健康。

03. 健康意识成为消费驱动力

健康意识催生“运动经济”新蓝海。本次调查中,超6成消费者将运动装备作为健康管理第一入口,折射出全民健身消费市场的强劲增长潜力。

同时,46.05%的受访者表示,当他们决定开始运动时,首先会选择购买一双舒适的运动鞋。人们普遍愿意为运动消费做一定投入,通过购买运动装备,借由“舒适运动”获得健 康。

PART 2

大众心中的“舒适运动”是什么

01. 运动项目选择:健步和跑步是首选

此次调研中,健步走是人们普遍更愿意长期开展的健康运动,选择比例达43.51%,其次是跑步,选择比例38.82%。

55岁以上的70后群体对健步走最偏爱,选择比例达到了44.08%,其次是26至35岁的90后,选择比例达到了42.88%。

健步走和跑步是目前大众参与度最高的两项运动。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于2021年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就曾提到,中国成年人群运动项目参与率呈现显著分层特征,健步走(22.7%)与跑步(19.8%)分列第一、第二,是参与度最高的项目。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Matthew Ahmadi博士将步行称作维持基本健康“成本最低”的选择。他2024年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对于久坐族而言,若能将每日步数提升至4000步以上,就有机会降低死亡率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若每天行走步数增加到9000至1万步,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久坐者死亡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2.

运动类型选择:参与门槛低,可随时进行,没有消费压力

调查显示,人们认为自己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主要有“日常生活可轻松随时开展”“无需额外器械”“无需专门场地”等几大特点,对“竞技性强,能通过成绩收获成就感”“惊险刺激,充满挑战”等特质则认可度一般。也就是说,人们更偏爱随时可开展、强度和对抗性较低的轻量化运动。这反映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运动可持续性的追求。

同时,人们的运动消费态度也愈发理性。在更进一步的运动消费,例如购买健身卡或健身课程、购买健身书籍或是参加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方面,消费热情逐级递减。可以看出,大众的运动心态普遍停留在非专业主义层面。

03. 运动潮流趋势:社交属性带动新热点

调研中,总计有55.49%的受访者表示更偏好选择“互动性强,可以与朋友一同开展”的运动方式。

疫情放开以来,飞盘、骑行、徒步等热门运动在年轻人中的兴起及火爆参与,背后是人们对社交属性运动越来越热衷的态度。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2024年发布的《运动社交消费观察》显示,在35岁以下年轻群体中,有73.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通过运动结交新朋 友。

事实上,不只是年轻人,中老年人同样是运动社交两不误。他们热衷组团一起健步、爬山、跳广场舞,既锻炼身体又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快手平台的数据显示,广场舞短视频在一年内的累计曝光量达800亿,累计获得点赞、评论超过10亿,广场舞创作者总计粉丝量突破3.5亿。

PART 3

舒适运动风

正在带起哪些新潮流

01. 健身≠健身房,哪里都是运动场

当我们打破运动必须与专业的场地、项目挂钩的思维框架,就会发现生活中其实随时就可以动起来。

关于走起来,近年来最热门的词汇非city walk莫属。2023年年中,在小红书上city walk话题的相关浏览量已经达到了4.29亿。2024年前9个月,city walk相关内容又同比增长了近两倍。它不仅带动了新的潮流,同时也带动了更多年轻人“动起来”。

事实上,city walk就是一种很好的健步走运动,它没有时间和场景限制,可以在城市的街道、公园、河边等地进行,只需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整座城市就能变成一个没有边界的健步走运动场。随着city walk的热度不断持续,对年轻人来说,一双久走不累的运动鞋也成为他们时尚生活的重要单品。

02. 近郊撒野,一双运动鞋就可以亲近自然

除了city walk,人们也越来越亲近户外了。艾瑞咨询的《轻量化户外行业白皮书》称,随着疫情管理放开,一股全民轻型运动潮也即将掀起。

提起户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讲究硬核装备的专业徒步或露营,但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初步估算现阶段中国户外运动的参与者绝大部分为轻量化户外人群,占比达到93.2%,规模约为5.03亿人次。

在轻户外的趋势下,“公园20分钟效应”概念走红,钓鱼、近郊徒步、爬山也成了都市人在假期放松自己的新选择。最基础的情况下,人们仅靠一双运动鞋就可以实现亲近自然、舒展身心的目的。而要做到在不同的新场景中都舒适畅行,一双能够在多种地形下持续提供舒适行走体验和支撑保护的鞋子就尤为重要。

03. 运动无龄感,中老年运动消费需求上升

今天,“无龄感”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健康理念,运动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是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2020年低龄老年人中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为52.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29.5%。在一些城市,例如上海,老年人更是运动的主流人群。根据《2023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50周岁及以上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高于50周岁以下市民,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达58.8%。

老年人参与的运动项目也日益呈现多元化。《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老年人参加的运动项目主要是健步走,占比41.6%,其他依次为跑步(14.7%)、广场舞(8.0%)、骑自行车(3.8%)和羽毛球(3.1%)等。

作为舒适运动的重要基础,中老年运动鞋服市场还存在巨大潜力。咨询公司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提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市场上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鞋履产品供给处于半空白状态,只有部分传统的鞋履品牌意识到老年群体对鞋履产品的差异化需求。”

随着中老年群体越来越爱动起来,中老年运动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老年运动消费市场也充满巨大潜力。沙利文在报告中提到,在运动品牌中,斯凯奇等品牌因产品设计和科技创新注重提升消费者穿着舒适度,打开了老年群体这一市场。

PART 4

舒适运动趋势下,

消费者想要刚刚好的产品

当下,普通大众对运动舒适的需求正呈现轻装备、不受限、无压力、无龄感的特点,运动场景也日益多元。在这样的新运动潮流下,人们渴望怎样的运动装备?我们以运动鞋这种消费最普遍、科技含量也最高的运动单品为例,围绕人们穿着运动鞋时的现实苦恼以及对于运动舒适的真实需求做了进一步调研分析。

01. 运动舒适苦恼1:好看≠好穿

今天,人们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购买运动鞋服。在调研中,48.03%的受访者表示,社交平台是他们获取运动鞋服信息的主要渠道,占比最高;其次是电商活动以及移动端广告,占比均超过46%。

与此同时,线上平台已成为消费者购买运动装备的主流渠道。55.17%的消费者倾向于在品牌的天猫或京东官方旗舰店购买,51.97%选择品牌线下专卖店。但线上消费时无法接触实物,往往会出现重视觉而轻体验的现象,导致消费者在购买运动鞋时陷入好看不好穿的陷阱。

-

负面观感:笨重不适易打滑

例如,近年来老爹鞋因能够修饰身高和腿型而在社交网络走红。但在小红书上,许多人在穿上老爹鞋后忍不住吐槽老爹鞋鞋身笨重走起来累,有些人抱怨脚趾一直往前顶,有些人穿上还很容易摔跤。

事实上,不少热门款老爹鞋其实来自时装品牌,有运动鞋的“表”但没有运动鞋的“里”。

不论外观多么吸睛,当人们穿上一双运动鞋,首先期待的就是舒适。在调研中,52.8%的消费者表示,又重又硬、走路累的鞋子会让他们不想购买,甚至对品牌产生负面印象。消费者第二介意的负面观感是“不贴打滑会磨脚”。

02. 运动舒适苦恼2:科技感≠适合我

事实上,“科技过载”可能是许多人在购买运动鞋时遇到的困境。以跑鞋为例,专业的跑鞋品牌会针对慢跑、竞速、越野等不同场景推出不同的款式,这种设计上的区别不仅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跑步环境,更是为了满足跑者的运动水平、身体能力与跑步姿态。穿着场景越进阶,产品应用的科技就越复杂,价格也会更昂贵。面对纷繁的选择,盲目追求高性能跑鞋或许并不符合日常的穿着需求。

-

真实需求:潮流已退,舒适上岸

在此次调研中,总计63.18%的消费者表示,“我只需满足日常运动,不需要太过专业的功能性设计”。而选择运动产品时“不在乎价格,但科技感要拉满、造型要拉风”的受访者仅为14.64%。

事实上,人们习惯了运动品牌借助顶级运动员代言的叙事逻辑,可能会错误地将竞技表现与专业能力画等号,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鞋科技都是为竞技服务的。斯凯奇的GO WALK系列就是基于日常穿着/健步运动的多样化路面、运动强度、穿着场景需求,采用更加灵活的分区缓震支撑策略,能随步而动。让运动科技为日常需求服务同样重要。

4000元以下和1万至2万元收入区间的受访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他们中分别有36.9%和34.7%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购买“品牌和产品性价比高,功能和价格配比刚刚好,没有过度溢价”的产品,高于其他收入群 体。

在理性消费的大趋势下,这种选择也是由于人们不再愿意为过多的功能支付过高的溢价。在过去5年《第一财经》杂志的“金字招牌公司人品牌偏好度大调查”中,斯凯奇、迪卡侬、安踏、鸿星尔克等更具质价比的运动服饰品牌稳定地盘踞在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前十。不难看出,大众在做运动装备消费决策时更青睐那些“刚刚好”的而非更尖端的产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低线城市对于“中产”标签的运动品牌的偏好度略高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上海体育大学与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4年体育消费报告》提到,2024年东北、华东、西北地区的体育消费金额增速超过其他区域,县域农村地区增速超过200%,丝毫不输一二线城市。

03. 运动舒适苦恼3:好装备≠好伙伴

许多专业的发烧友会悉心呵护他们的运动鞋。例如跑步爱好者会多备几双跑鞋针对不同场地并轮换穿着,篮球鞋爱好者会为鞋子买专门的收纳展示柜,网球爱好者会根据不同场地配备不同的球鞋,并且尽量不混穿。

但对于大众来说,当他们购入了一双足够舒适的运动鞋,更普遍的做法是尽可能多地穿着,且不会花费过多心思打理。

-

穿着态度:不必迁就易打理

在此次调研中,总计66.61%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那种需要自己特地去适应它的运动鞋服”,4成受访者表示“我热衷穿戴和收藏特别的运动鞋服,愿意为此牺牲一些体验,且细心呵护它”。消费者更期待运动鞋服不仅能具备良好的功能性和外观,更要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舒适、耐用、易打理,真正成为自己运动生活中的可靠伙伴。

04. 运动舒适需求1:穿着日常化,第一触感为王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人选择在日常出行而非专门运动锻炼中穿着运动鞋。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回答会为“哪些场景尤为慎重地挑选舒适适配的运动鞋服”时,在受访者中占比最高的回答是“休闲出行”,其次是日常通勤,再次才是与运动鞋使用场景更为对口的“跑 步”。

小红书上也不乏类似讨论,例如为什么现在大街上穿运动鞋的女性越来越多、穿高跟鞋的越来越少。这些讨论最后的答案无一例外都指向“舒适”这一诉求。

随着这种运动鞋使用场景的泛化,人们对运动鞋的更大诉求其实在于满足日常行走的舒适体验。

-

舒适偏好:透气轻盈优先

而关于舒适,许多人的第一感觉来自“触感”。调研中,我们请受访者对产品特质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性按1到5分打分,最终“脚感/肤感舒适”以及“面料/材质好、透气、易排汗”这两个触感类的特质分别以超过平均分4分的成绩位列第一、第二。

与此同时,调研中,52.92%的受访者认为“轻便舒适走不累”是一双鞋子最易打动他们购买的特质。其中,26至45岁的受访者中,看中这一特质的人群占比超过60%,这或许与这一人群日常需要更多奔波不无关 系。

舒服、轻盈等触觉体验都是消费者对一双鞋子的第一感受,而这种第一感受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考验了品牌在材料和面料技术方面的科技力。

05. 运动舒适需求2:好的科技感应该是能护我周全

去年,受访者A想要为妈妈挑选一双日常穿着的运动鞋。由于老年人可能会因为下肢力量不足而摔倒,因此她想挑选一个轻便、支撑好的款式。传统的跑鞋的确都满足,但为了运动跟脚妈妈每次穿脱都要与鞋带纠结,不够便捷。有一天她在山姆会员商店的鞋架上发现了一款斯凯奇闪穿健步鞋,主打“不弯腰、不用手,一秒闪穿”的便捷设计,妈妈现场试穿时非常轻松,并且立刻就能感受到舒服贴合。她当即购买了那款鞋,并表示品牌对消费者的这种细致需求的考量非常周到。

-

舒适痛点:日常生活的足下难题

调研中,紧随“轻便”之后,同样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3个特质分别是“抗震减震支撑好”“软硬适中不磨脚”以及“穿脱便利一脚蹬”等运动防护、穿脱便利方面的,选择比例远高于外观时尚、易于搭配等视觉特点。

无论是抗震、支撑好还是软硬适中,抑或穿脱便利,这些体验都与一双运动鞋的构造设计密不可分,这也是科技感的核心所在。目前市面上的运动鞋大多对抗震支撑或是鞋底舒适度有较多关注,对穿脱的便利性不够重视。这或许与传统观念中运动装备的主流消费人群集中在较为专业的运动群体有关。但事实上,近年来中老年人出于对日常行走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考量购买运动装备的比例也在增加。

不只是中老年群体,调研中,在36至45岁这一年龄段中有60.17%的受访者希望运动鞋可以具备穿脱便利一脚蹬的特点。对于大众来说,相比于运动表现力,人们对运动装备穿着时是否舒适更为看重,好的运动科技应该服务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全面、可靠的保护。

06.

运动舒适需求3:在繁重的日常生活中,始终与舒适相伴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运动鞋?调研中,37.68%的受访者表示更青睐“侧重舒适兼具性能,让自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开展运动健身”,占比是排名第二的选项“着重提升运动表现,帮助自己在特定项目中提高成绩突破极限”的两倍。对于习惯专注运动场表现的专业品牌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转身投入对日常生活的悉心洞察,然后开发出适应生活的科技运动产品。

-

科技赋能:关心日常生活的每一步

运动行业正呈现赛道越来越细分的特点,许多成熟的运动品牌都开始聚焦某个单一领域。针对本次调研中大众偏好度最高的运动“健步走”,一些品牌,如斯凯奇,就有专门的舒适健步产品矩阵。更为细分的是,斯凯奇的健步鞋针对不同场景融入了不同的科技支持:结构简洁、更加轻便灵活的日常健步款式,活用多样缓震科技、让都市旅行走得更舒适的款式,加强足弓支撑、适合工作久站的款式,以及应用顶级缓震科技、专为暴汗健步而生的款式。路有千百条,总有一款健步产品能让你走得更舒适。

PART 5

明天,人们可以期待怎样的运动舒适体验

01.

舒适运动装备市场进一步扩大:从细分需求到生活场景,开启全民健康新市场

近年来,人们购买运动品牌的热情持续高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体育娱乐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1.2%,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增速。

本次调研显示,在选择商品时55.63%的消费者还是会侧重品牌的专业度,在调研中占绝对多数。人们日益懂得用专业运动装备为自己的舒适运动体验保驾护航,但盲目追求高价的高性能产品、购买的产品无法完全匹配自己运动舒适需求的情况也并不鲜见。现在或许是运动品牌转变思维的时候了。

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各地积极响应推广广场舞、健步走等全民健身项目。大众运动参与率提升也推动了运动舒适装备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未来,无疑将有越来越多“新运动人群”(包括老年人、职场人、青少年及孕妇等多元化群体)对舒适运动产生新的需求与渴望。

面对“新运动人群”,传统运动品牌需跳出聚焦专业运动达人、潮流群体的固有模式,将产品研发、定价及沟通策略转向更普惠的“民主化”方向。当前市场价值已从满足基础功能向“解决细分人群隐性需求”跃迁。例如老年人所需的穿脱便捷、防滑支撑,职场人久坐久站的足部解压,暴走爱好者的轻量缓震等,均要求品牌不再局限于“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参数内卷,转而深度共情用户真实生活场景中的痛点。

未来运动舒适科技或不再局限于体育场馆的专业性能比拼,而是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与多场景适配,将便捷、缓震、透气、支撑等专业功能融入日常坐卧行走的细节中,覆盖更广泛的生活场景。品牌需以“舒适普惠”为核心重构产品定位,用通俗的沟通替代技术话术,将健康生活方式与装备实用性深度融合,在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开拓兼具社会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新市场空间。

随着舒适运动需求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运动装备时,除了关注专业性和功能性,还倾向于选择更适合日常穿搭的运动鞋服。斯凯奇深刻洞察到这一趋势,围绕核心的闪穿科技,将便捷穿鞋体验与舒适脚感拓宽到从运动鞋、时尚鞋到工作鞋的所有品类,突破传统运动装备的界限,满足消费者全场景下的舒适与便捷双重需求。2025年,品牌大策略回归舒适初心,强调“让生活尽享舒适”的品牌价值,继续将舒适体验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出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的运动装备。

同时,斯凯奇也在推动全民健步走的浪潮,激发中国家庭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为全民健康政策的实施贡献力量,鼓励更多人迈开步伐。凭借这些深度适配中国市场的战略,斯凯奇正在以“舒适运动”为核心理念,推动健康中国的宏伟愿景。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舒适、灵活的运动装备,并与中国消费者携手迈向更加健康、充实的未来,帮助每个人都能自信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基础调研信息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