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靴子落地,为何是美国“靴子”应声倒下?

发布时间:2025-04-08 04:47  浏览量:2

美国“对等关税”靴子落地,没想到应声倒下的也有美国“靴子”。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除了宣布对所有国家征“基准关税”外,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其中,对越南进口产品征收高达46%的“对等关税”,远高于其他大多数国家。

自此,在越南拥有大量产能的鞋类和服装制造商受到巨大冲击。当天美股盘初,耐克一度跌超13%,Gap跌16.8%,安德玛跌14.8%,阿迪达斯跌超7%……市场恐慌情绪一直延续到本周。随着隔夜市场的美股三大指数期货再次崩盘,亚太市场7日也遭遇集体暴跌,一开盘日经225指数重挫6.8%,韩国KOSPI指数暴跌7.3%,A股沪指失守3100点。

“对等关税”回旋镖

或重创美国鞋业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只有2.5%的服装和1%的鞋类为本土制造,越南等亚洲国家是美国服装鞋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

据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预计,“对等关税”生效后,目前售价77美元的中国制造工装靴将涨至115美元,155美元的越南制造跑鞋将涨至220美元。

美国对越南加征关税,会让美国品牌耐克的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据估算,美国消费者购买耐克Air Jordan 1 High运动鞋的价格可能因此上涨至少18美元。若维持原价销售,这些品牌的利润率必然会大幅降低,承受巨大的压力。

价格的暴涨足以证明此次产业链危机。然而,全球最大的运动服饰品牌耐克从来没有过自己的生产工厂。路透社更是直言,美国鞋商正面临“全球无工厂可选”的绝境。

回望过去,中国一度是耐克鞋类产品的最大制造国。耐克财报显示,2010年,越南取代了中国成为耐克鞋类产品最大生产国。而我国的生产比例则从2006年的35%大幅降至如今的21%,不过多数工厂的原材料供应仍然高度依赖中国。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越对美出口1196亿美元,贸易顺差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进口金额1443亿美元,贸易逆差837亿美元,增长69.5%。

可以看到,这种落后产能的迁移对我们来讲未必是件坏事。“中国制造”早已从高性价比转向“高精尖”成为“中国智造”,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的技术标杆。

美国政府此番重创东南亚制造业,真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吗?

这或许只会带来回旋镖效应,美国鞋业“中镖”,美国“靴子”受伤。有经济学家分析认为,短期内亚洲出口商很难找到其他市场,美国进口商同样难以寻得替代供应商,因为整个亚洲的低成本生产商都在承受冲击。没有亚洲出口商的优势,美国若想在鞋业做到本土生产更是无稽之谈。

今年3月,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主席马特·普里斯特便发出警告——“关税将摧毁美国鞋业!”他进一步指出,关税不仅会直接推高鞋价,目前鞋价已经暴涨了25%,更会让美国消费者为政府的错误政策买单。

而对于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越南官方媒体报道,越南和美国将讨论并签署双边协议,以落实零关税承诺。

有人认为各国可以效仿这种形式来豁免关税,可这恰恰掉入了美国的圈套。毕竟,由于对方的错误行为而讨论的合作,想必对方只会要得更多。

美国滥施关税将造成冲击

但“天塌不下来”

就在“对等关税”发布的同一天,美国政府宣布将于5月2日终止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

此举无疑是针对中国跨境电商的沉重打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及广大轻工企业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示,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制度方便了美国游客从国外带纪念品回国,并减少额外支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通过网络平台选购物美价廉的海外商品,享受了贸易全球化发展的红利。此次美方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不仅破坏全球轻工消费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且对美国普通民众造成较大直接损失,是明显害人害己的行为,最终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利益。

近几年来,众多电商企业借此以小包直邮方式向美国市场输送大量商品,也曾长期利好Shein、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开展业务。从2015年到2023年,美国申请免税的小额包裹数量从1.39亿件激增至13.6亿件,增幅高达600%。

小包裹待遇被取消,显然意在针对中国跨境电商。但从常理来讲,谁会拒绝物美价廉的商品呢?美国消费者自己愿意吗?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的乱拳,我们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自2017年美方单方面发动对华贸易战以来,从加征关税到技术封锁,从供应链脱钩到市场围堵,中国经济以“压力越大、韧性越强”的逆周期突围,尽显我们抵御风浪的底气。

从历史来看,为美国政策的错误行为买单的,也一直都是消费者。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3月下降7.2点,至92.9。这是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也是自2021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4月5日,“美国超市中国商品被民众抢购”的话题冲上热搜。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加征关税将推高价格,并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由于担忧物价飙升,美国一些消费者已开始囤货模式。

图源 / 新华社

关税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风暴才刚刚开始。美国巴布森学院经济学副教授乔希·斯蒂尔瓦根表示,价格上涨的时间取决于库存。他预计一些商店的价格会立即上涨,比如易腐食品。一系列其他商品,如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服装和鞋类等,也可能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受到影响。

美国曾经有过类似的场景,例如1930年胡佛总统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最后使经济大萧条严重加剧。如此惨痛的历史,相信没有国家希望重演。如今,全球乃至美国民众已经表现出对于关税政策的严重不满,所谓的“对等”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