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父亲三十年的后妈,为何在父逝二十多天后,悄然消失?
发布时间:2025-04-23 04:55 浏览量:10
和我爸携手走过三十载的后妈,在我爸离世二十余天后,悄然离开了那个生活多年的家。没人知晓她离开的具体时辰,只听邻居说起,前日还与她打过照面,次日清晨,那扇大门便已紧锁,只留下空荡荡的院子。
表姑听闻此事,心急如焚地联系了在外忙碌的我,让我速速回家查看,担心家中财物被后妈带走。我淡然回应表姑,家中并无贵重之物,只因父亲在世时,已将他积攒半生的二十万存款与房本,悄悄交给了我。
后妈初入我家时,年仅三十五岁,而父亲已四十七岁,两人相差一轮。她三十岁那年,丈夫突发急病离世,两年后,女儿又在街头遭遇车祸,不幸离世。村里人、婆家人暗地里称她为“扫帚星”,仿佛谁靠近她,谁就会遭遇不幸。
后妈长相平凡,却格外爱干净、勤快。自她踏入我家门槛,家中里里外外都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父亲也因她的悉心照料,变得精神矍铄。那时,我正上大学,每次放假回家,餐桌上摆满的大多是我爱吃的菜肴。
后妈话语不多,总是默默操持着家务。有一年冬天,家乡遭遇了罕见的暴雪,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出行极为不便。后妈担心我在学校受冻,不顾自己年岁渐长,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好几里路,去镇上的邮局给我寄来她亲手缝制的厚棉衣和棉鞋。那棉衣针脚细密,棉鞋结实暖和,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她对我的爱。
后来我大学毕业、工作、成家,育有一双儿女。每次我们一家人回家,她对孩子们的疼爱,与亲奶奶无异。她满眼慈爱,兴奋地带着孩子们玩耍,为他们做好吃的,给他们缝制新棉被。有一回,儿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后妈心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小心翼翼地给儿子清洗伤口、上药,还守在儿子床边,一整晚都没睡踏实。
孙子出生后,后妈更是满心欢喜,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新生命上。孙子还小的时候,后妈每天都会早早起床,精心熬制营养丰富的米糊。她用小火慢慢熬煮,不时搅拌,生怕米糊糊底。熬好后,她总是先尝一尝温度,确保不烫嘴才喂给孙子。她还会用彩色的布料给孙子做各种可爱的小玩具,有布老虎、小布偶,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孙子爱不释手。
等孙子大了一些,开始牙牙学语,后妈就耐心地教他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发音。她常常抱着孙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教他认识各种花草树木。当孙子第一次喊出“奶奶”时,后妈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把孙子抱在怀里,亲了又亲。
有一年,我工作上遭遇重大挫折,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后妈得知后,特意打电话安慰我,让我不要着急,还说家里永远是我的避风港。她甚至瞒着父亲,偷偷给我转了一笔钱,让我先应急。那笔钱,是她平日里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去年,父亲突然生病住院,后妈日夜守护。起初,我和她一同照顾父亲,可因工作繁忙,我无法长期陪伴。经过半个月治疗,父亲出院回家休养,后妈独自承担起照顾的重任。她心疼我工作忙碌,催促我回去上班,自己默默承受着一切。整整半年,她为父亲擦拭身体、端屎端尿,毫无怨言,而她自己,也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
为了给父亲补充营养,后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集市上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变着花样给父亲做饭。她还会查阅各种养生书籍,学习按摩手法,每天定时给父亲按摩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父亲临终前,将装有二十万存单、房本和遗嘱的纸袋交给我。我虽觉得不妥,但还是按照他的吩咐做了。
父亲离世后,我匆匆赶回公司,无暇顾及后妈。二十多天后,表姑打来电话,说后妈不见了。我急忙赶回老家,通过亲戚找到她的娘家。那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小院,她正弯腰拔着院子里的杂草,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
我轻声唤她“妈”,她有些吃惊,赶忙起身解释自己只是回来拿些衣物,父亲的东西她丝毫未动。我拉着她的手,将纸袋递给她,说这是父亲留给她的。她愣了一下,随即又塞回我手中,说自己和父亲只是搭伙过日子,没有结婚证,这些她不要。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拉她进屋,拎起炕上的包裹,对她说:“妈,我们回家。”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这份质朴的亲情,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彼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