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鞋类巨头求救,小额包裹免税取消:关税政策下的美国困局
发布时间:2025-05-03 18:34 浏览量:5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传来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在本周紧急向白宫发出请求,恳请其对特朗普总统推行的“对等关税”予以豁免,原因是这些关税已然对鞋类行业形成了实实在在的“生存威胁”。
鞋类巨头的艰难处境
由76个鞋类品牌联名签署的这封信,无疑是鞋类行业发出的“求救信号”,其中不乏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和安德玛等知名品牌。信中明确指出,众多生产平价鞋类的公司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如此高额的关税,也无法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一旦“对等关税”不能立即解除,这些公司很可能会走向倒闭。当下,许多订单已经被迫搁置,美国消费者的鞋类库存很快就会面临短缺的困境。就像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首席执行官马特·普里斯特所阐述的那样,关税生效后,一双原本售价150美元的球鞋涨到了230美元,涨幅竟然高达53%。要是把在海外生产标价100美元的球鞋改为在美国国内制造,其价格更是会飙升至300美元甚至400美元。
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的连锁反应
同样是在5月2日,美国正式终止了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企业层面来讲,一些国家的零售商纷纷对其对美业务进行调整,甚至直接暂停。电商平台所面临的压力更是巨大,它们不得不对物流体系进行重组,提高商品售价,同时还要加速在美国建设本地仓库,以此来应对高关税带来的冲击。
不少外国品牌直接停止向美国发货,众多中小企业也无奈地选择退出美国市场。例如,英国美容产品零售商Space NK已经暂停接受美国的电子商务订单,也停止了向美国发货,总部位于加拿大的内衣销售商Understance同样停止向美国发货。
而对于美国本土企业来说,它们也在努力探寻应对之策。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某鞋类品牌为了规避高额税费,将库存从加拿大转移到了美国本地仓库。因为一双原本售价175美元的中国制造运动鞋,如果经加拿大发货,需要承担超过300美元的税费。
消费者更是成为了直接的受害者,商品价格显著上涨,物流速度也大幅减慢。一些电商平台的部分产品价格涨幅超过了一倍,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对此怨声载道。专家指出,低收入家庭对价格较低的跨境电商商品依赖程度更高,所以受到的影响也就更为显著。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显示,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将使美国消费者多支出约110亿至130亿美元,人均额外增加34美元至41美元的支出。
正如卡托研究所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所说:这项政策表面上是在对中国展现强硬态度,实际上却是在给美国消费者增加税负,消费者正在为这项政策付出代价。
美国的关税政策,看似是在维护本国自身利益,实际上却使本国的鞋类行业陷入了危机,让消费者不得不承受更高的价格和更差的购物体验,同时还对全球贸易的正常秩序造成了破坏。
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今时代,单边主义的关税政策究竟是“利器”还是“毒药”,答案似乎已经显而易见。美国政府是否会倾听鞋类巨头的呼声,对关税政策作出调整,我们将持续保持关注。